如何把多媒体技术灵活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363908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把多媒体技术灵活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把多媒体技术灵活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把多媒体技术灵活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把多媒体技术灵活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把多媒体技术灵活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把多媒体技术灵活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把多媒体技术灵活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把多媒体技术灵活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摘要】:多媒体作为一种直观的现代化教学手,它以多种多样和逼真的动态效果,把抽象的语言知识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利用特有的交互功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既优化了课堂结构,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关键字】:小学英语教学,多媒体技术社会发展是影响英语教育内容、目标、教学方式和方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众观历史,英语及其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在当代,英语的影响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成为推进人类文明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从而使得社会也不断对公民的英语素养进而对英语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在我们考虑基础教育中的

2、英语课程问题时,必须考虑社会发展与英语课程之间的关系这样一个重要问题. 当今的世界,由于电脑的强大和其多样的功能,使它进入了几乎人类从事的每个领域.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多媒体技术,这已经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它的运用不但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还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与保持,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多媒体由于具有图、文、声、像并茂这样的特点,所以,它能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而人的兴趣则是在需要

3、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正是由于人们对于某些事物产生了需要,才会对这些事物发生兴趣。多媒体的利用正符合了人的兴趣的产生,它通过图像、声音、动感等吸引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使他们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不仅优化了学生的学习心理,而且使学生能很好地感知所学内容,也正因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例如:我在教学牛津英语3A Unit1这一单元的动物时,利用多媒体展示dog、cat、bird、panda、tiger、zebra、monkey、elephant等动物,用英语简要介绍它们的生活习性,使学生们仿佛走进了大自然,亲眼目睹各种动

4、物。多媒体具有它特有的直观性、形象性,这是任何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动物图片的展示,把该单元的单词放在图文并茂的语言环境中去展现,进行分散、情景、理解记忆;用视、听、说并举的方式,省去了原始的汉英互译和死记硬背的过程,学生既了解了单词的确切意义,又培养了用英语直接思维的能力。这样一来,学生的眼、耳、口、手多种感官一齐动,学得轻松愉快,沉浸于娱乐之中,使英语学习变得简单易学。二、运用多媒体,巧设情境,感受真实,贴近生活。情景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情景化和形象化,结合情景进行言语训练可以创造一个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突破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运用多媒体教学可大大优化

5、教学环境,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色彩鲜明、神情并茂。它改变了以往单调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声、光、电等各种信息,使课堂变得绚丽多彩。真实的情景、动感的画面,创设了视听一体的教学情景,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哪有不积极不乐意的呢?结合本点看小学英语,它是由一个个生活情景构成,而我们学习这些日常用语就是要学以致用,服务于生活。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多创设情景,多媒体正为英语教学提供了这一大方便。例如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1,我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学生开学时的画面,学生通过画面,可以感受到开学的那种气氛,同时仿佛置身其中,及时引出课题a new student,后通过电脑设计引出Ben与Ga

6、o Shan 的出场学习句型Welcome to our school!学生通过看便可及时作出回答,接下去的教学也会顺着多媒体的展示而迎刃而解。三、运用多媒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仅用听觉的学习,三天后的遗忘率是80%,仅用视觉的学习,三天后的遗忘率是50%,听视觉协同合作的学习,三天后的遗忘率是18%。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各种器官共同参与的学习效果最好。因此,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声音、形象相结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增强了学生的感知力。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对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因此它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7、和运用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多媒体的动态画面、缤纷的颜色以及逼真的声音来刺激学生的视、听等多种感官,能够更好的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教牛津小学英语4bUnit3时,我设计了一个个生活小情景,如教doctor,我设计了医院的这个背景,后出现了一个个穿白衣服的人,然后拉出其中的一个医生,配上声音,说:“I am a doctor.doctor.”学生模仿学习,再进行对话:“What is his job?Hes a doctor.”其余有关职业的问答可以利用多媒体慢慢出现,学生通过看,注意力集中了,知识的理解也通过多媒体诠释了,学生在媒体的辅助下很好的运用

8、与记忆了,那学习的最终效果也就达成了。四、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传统的英语教学留在黑板、小黑板、收录机、投影机上。教师讲解语言点,然后用投影机打出例句或把例子写在黑板上,学生做笔记。这种教学模式既费时,同时受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局限在教材里的课文,教师中能依纲靠本按部就班,分单元、分课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很有限,难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优化外语教学过程,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强实践练习的数量,突出教学重点,提高语言信息的活动强度,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加强教学质量。例如:牛津小学英语6BUnit1 Public signs中有

9、许多标志,这些标志的意思只靠教师用语言是很难讲清楚的。我在网上找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的标志,让学生一目了然,并运用做游戏的形式进行巩固和练习。事实证明,这种创造性的、大密度的、快节奏的课堂结构极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获得更多、更广、更系统的知识。同时通过多媒体的设计能让整堂课处在一个自己寻找学习标志的过程中,让课堂效率在感官直观中有了很大提高,让教学质量也充分得到展现。五、运用多媒体,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能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新旧知识的联系与交替不时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中造成冲突。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利用

10、或制造这些矛盾冲突把学生带进问题情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愿望,让学生冲出重围。因而诱发创新欲望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前提。 例如:教“Do Shopping!”时,首先认识了许多水果,然后多媒体显示水果商店,进行购物的教学。在此基础上,显示多个专营商店,出售特色商品,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商店,教师用鼠标点击,多媒体显示该商店情景,营造商业氛围,学生、教师充当买卖双方,进行口语交际。学生急欲表现,兴致极高,效果极佳。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还从多媒体网络中寻找购物的情景对话,真正做到运用媒体寻找信息,利用信息资源自主探究。又如:教学牛津英语6BUnit5Seasons

11、这一单元时,我设计了sunny、windy、rainy、snowy、cloudy几幅画面,配以体现其不同的天气特点的音乐和语言,用映入眼帘的图画,形象生动的语言,扣人心弦的音乐建立起多角度信号联网,真可谓历历在目,声声入耳。在学生们的语、形、声建立了较为牢固的信号联网之后,看着生动的图像,便能复述不同天气的特征,反复多次,最终达到能独立复述的目的,教学效果甚佳。让学生们边学边用,学以致用,去实践、去创造、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总之,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同时也使教学内容、教材形态、教学方法发生了重要变革.如计算机多媒体个别化交互式学习系统完全改变了传

12、统的教学方式,其教学重心由“教”转向“学”.使学生完全由老师控制的,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自定步、双向自由交流的状态的新形式.既有省时多变的优势,也可加大课堂容量,增强信息反馈,提高了练习技能,把课堂空间还给了学生.上课时教师轻松,容易控制上课进程,教师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学生思维上,题型多样、趣味性强、由浅入深的基本训练题、目标达成题、能力拓展题、层层递进,达到了因材施教,适用个别化教学需要,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参考文献:1. 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3. 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 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5. 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