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颗粒物表层沉积物碳同位素氮同位素有机质来源论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3636659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悬浮颗粒物表层沉积物碳同位素氮同位素有机质来源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悬浮颗粒物表层沉积物碳同位素氮同位素有机质来源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悬浮颗粒物表层沉积物碳同位素氮同位素有机质来源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悬浮颗粒物表层沉积物碳同位素氮同位素有机质来源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悬浮颗粒物表层沉积物碳同位素氮同位素有机质来源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悬浮颗粒物表层沉积物碳同位素氮同位素有机质来源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悬浮颗粒物表层沉积物碳同位素氮同位素有机质来源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水源地水体中悬浮颗粒有机质稳定碳、氮同位素研究【摘要】本文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13C、15N),以北京密云水库及其 所在流域、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温榆-北运河为研究对象, 对其水 体中的悬浮物颗粒有机质的来源进行分析,并对水体中N同位素的地 球化学循环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上述研究, 得到以下主要认识:1. 密云水库及其所在流域内冬季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的613C值比夏季 的偏负,其变化范围分别是-30.75%o25.75%o和-29.34%。25.91%。;(5 15N值冬季较夏季偏正,其变化范围是-0.83%o-+9.67%o 和-0.96%。,-+6.73%。,季节性变化较明显。2.表

2、层沉积有机质613C较 悬浮颗粒有机质值偏正,分布范围是-27.25%-21.58%。在短时期内, 悬浮物与表层沉积物在空间上的相互作用并不明显。3. 野鸭湖有机碳 同位素-30.46%-26.70%, 较密云水库及其所在流域的有机碳同位 素的值要偏负;悬浮颗粒物的6 15N值范围是+1.40%。-+7.59%。,比密 云水库及其所在流域的氮同位素的值要高。温榆-北运河有机碳同位 素-30.36% -25.66% ,较白河和密云水库的值偏正,而比潮河偏负; 氮同位素值范围是-5.73%-+2.30%,. 更多还原 【Abstract】 Samples of suspended particul

3、ate matter were collected in water source in Chaobai watershed,Yeya Lake and Wenyu-Beiyun River,analyzed for carbon and nitrogenisotopic compositions. These 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C/N ratios were used to identifying the origins of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The results show that:1.The carbon and n

4、itrogen isotopic ratiosin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were-29.34%o 25.91%oand-O.96%o +6.73%oin summer, while t hey were-30.75% -25.75%oand-0.83%o+9.67%in win ter respec tive.更多还原【关键词】悬浮颗粒物;表层沉积物;碳同位素;氮同位素;有 机质来源;【Keywords】suspendedparticulatematter;surfacesediment; carbonisotope;nitrogenisotope;sou

5、rcesoforganicmatter; 摘要 4-5Abstract 5-6 图表目录9-10 前言 10-11 第一章绪论11-20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 1 - 1 2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02 . 1 .碳同位素研究现状1 2 - 1 52 . 2 .氮同位素研究现状1 5 - 2 0第二章研究区概况20-251.密云水库及其所在流域概况20-211.1.地质地貌201.2.流域水文、气候及植被20-211.3. 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 212. 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概况 21-232.1. 流域地貌 222.2. 流域水文、气候和植被 22-232.3. 污染状况 233.

6、北运河水系概况 23-253.1. 流域水文及气候 23-243.2. 污染现状 24-25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25-301. 样品采集 25-261.1. 密云水库及其所在流域的采样工作 25-261.2. 野鸭湖与温榆-北运河的采样工作 262. 实验分析与测试方法 26-302.1. 样品前处理 26-272.2. EA-MS 27-30第四章 研究区悬浮物及表层沉积物同位素分布 30-451. 研究区悬浮物有机碳氮同位素分布 30-361.1. 密云水库及其所在流域 30-361.2. 野鸭湖与温榆-北运河 362. 研究区有机碳、氮同位素相关关系分析 36-392.1. 密云

7、水库及其所在流域 36-382.2. 野鸭湖与温榆-北运河 38-393. pH 与 DOC 39-443.1. 密云水库及其所在流域pH与DOC 39-403.2. 野鸭湖与温榆-北运河 40-444. 本章小结 44-45第五章 研究区悬浮颗粒有机质物源分析 45-591. 利用POC%、PN%和C/N比值与SPM分析有机质来源45-511.1. 密云水库及其所在流域 45-491.2. 野鸭湖与温榆-北运河 49-512. 利用6(13)c、6(15)N与C/N特征值分析有机质来源51-542.1. 密云水库及其所在流域有机碳来源 52-532.2. 野鸭湖与温榆-北运河有机碳来源 53-543. N 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54-583.1. 密云水库及其所在流域 54-563.2. 野鸭湖与温榆-北运河 56-584. 本章小结 58-59第六章 结论 59-611. 主要结论 59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59-61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