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考试重点复习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3635869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整理考试重点复习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土地整理考试重点复习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土地整理考试重点复习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土地整理考试重点复习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土地整理考试重点复习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整理考试重点复习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整理考试重点复习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市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为依据,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等措施,对土地利用现状进展调整改造对土地利用现状进展调整改造,及对田、水、路、林、村进展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合理利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广义,土地开发整理特点:具有技术性、动态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特点 类型:A利用状况:土地整理狭义耕地为主的整理,土地复垦,是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在生产建立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和自然灾害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进展整治,恢复利用的活动土地开发,是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

2、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将未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活动。B整理对象:农地整理非农地整理村镇用地整理,是对村镇拆迁、拆并和就地扩建的土地资源进展整理C投资主体:中央投资地方投资其他投资土地整理土地整理工程是指为实现土地整理目的而采取的各项物理性工程措施的集合。为便于工程的实施和管理为便于工程的实施和管理,一般的工程容可以逐级分解为:单项单位分部分项工程。道路桥、涵洞土方、石方等土方人工土方,机械土方。类型:土地平整、道路、农田水利、拆迁、农田防护,其他工程特点:根底设施属性、工程等级低蓄水小于10万方,道路,田间道以下、权属主体多重性镇村组户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是指以批复的土地整理工

3、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规程,对土地整理区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拆迁、农田防护等工程的实施进展调查研究和技术经济综合分析,说明在既定地点、时间和投资标准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提出作为施工依据的设计文件及图纸的全过程。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是对土地整理工程进展全面布局和系统设计,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组织工程实施的依据,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依据;是工程招投标与施工监理工作的根底和依据,是工程检查、监视和竣工验收的依据。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变更是指在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展设计交底会审中决定对原设计图纸进展较大修改,或在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发现原设计有过失或与实际情况不符,

4、以及施工条件变化、工程使用意图的变化、用料变化等原因不能按原图纸施工时对设计文件的修改。1、土地整理原则:a因地制宜 b经济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结合c系统性 d整体性2、土地整理任务1在农村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数量和质量改变土地权属关系,适应土地生产力开展要求。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2在城镇通过对土地进展整理解决城市开展用地 改善城镇生活居住条件,减少城镇外延占地3、土地整理的容农地整理:1调整农地构造、归并零散地块2土地平整及道路、沟渠等根本建立3农地改造农地整理4复垦废弃土地、开发宜农荒地5农村建立用地整理6规划地界、确定权属7改善环境

5、,维护生态平衡城镇用地整理:1部挖潜,集约利用土地,充分利用建成区的闲散地2对已被利用的土地结合产业构造调整和提高城市功能3在用途、布局与产出率等方面重新进展优化配置4、土地整理的意义A. 土地整理是贯彻实施的重要措施B. 土地整理是解决我国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C. 土地整理是加强农业根底地位的“绿箱政策绿箱政策措施D. 土地整理是促进农村经济开展的有效途径E. 土地整理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直接表达5、我国土地整理总体开展趋势1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出发点,大力开展根本农田整理,促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者统一;2积极实施重大工程,促进工程布局相对集中;3促进资金合理配置,向重大工程和粮食主

6、产区、根本农田保护区倾斜6、我国土地整理总体开展方向1管理规化管理规化2筹资多元化3经济产业化4保障法制化7、土地整理工程建立程序:工程可行性研究工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前准备工程施工工程验收8、作业与思考:结合你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和你平时的积累,试分析制约我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将越来越少,则,我国的土地开发整理未来开展的趋势和开展空间又是什么是什么?第二章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根底及程序一、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根底1、立项依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立项批复文件国家级省市级2、根底资料根底资料1法律法规和规定2标准和规主要规程、规3区域根底资料3、设计机构1

7、具备法人地位2具有从业资格3专业配备合理涉及水利、道路、桥涵、预算等二、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程序1、前期工作1成立工程设计专班。协调领导小组协调领导小组,设计专班设计专班2熟悉工程可研及其批复意见3开展实地踏勘(很重要,初步设计后还要公示,征询意见,核实)。设计的必须前提;保证设计合理性、可操作性4收集设计资料。针对性、现势性、有效性5提出工程初步布局方案2、根底分析1经济、社会与自然条件分析2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及适宜性分析3水土资源分析4新增耕地潜力分析5土地利用问题分析6公众意见分析;3、拟定设计标准1新增耕地率。开发不低于60%,复垦不低于40%,一般整理不低于10%,根本农田不低于3%2灌溉

8、设计标准。灌溉设计保证率灌溉设计保证率,抗旱天数抗旱天数3除涝设计标准。*一设计频率暴雨重现期的几日暴雨在几日排除4道路设计标准田间道,3.58米;生产路不大于2米三、土地整理工程布局与方案比选1工程布局原则: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经济开展需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因地制宜工程总体布局应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导下进展,工程配置应工程配置应与土地利用布局严密结合;制定工程技术措施时要考虑其适用性与经济性;尽量防止或减少土地权属调整。2工程布局的根本次序:道路,灌溉排水,田块,农田防护3工程布局方案比选:技术可行性、运营本钱、使用便利性、投资效益土

9、地平整方案的选择;坡改梯中修筑田坎类型的选择;排灌方式的选择;道路、蓄水池形状,材料类型等四、工程设计1工程设计依据:土地整理的政策、法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评审与批复意见评审与批复意见;工程布局图及其说明;工程设计标准;相关行业技术标准与规2工程设计容:道路,水利,土地平整,农田防护,典型田块3工程设计步骤:根据布局图,列出设计工程名称、设计标准、位置;熟悉设计对象,收集资料;参数选取和计算,单体工程设计;计算单体工程设计工程量4工程设计成果:工程现状图、工程布局图、单体工程设计图册、设计报告五、土地利用构造平衡分析与工程量汇总1土地利用构造比照分析:各地类有增有减,尤其是耕地增加,来源

10、哪里,道路、水利要占地,占了哪些,要进展整理前后比照分析2预算工程量汇总:根据预算编制要求,做到分项分类统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土地整理工程施工、统筹施工全过程的重要技术经济文件1、施工组织设计容1、施工总体布置,包括施工场地划分,水电管线布置,场交通,各项施工机械设备,材料数量等;2、主要工程施工工艺与设备安装;3、施工总进度2、成果整理:1编绘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图册:工程总体布局图、单项工程布局图、典型田块设计图、单体工程设计图,道路、沟渠等线性工程横断面和典型纵断面图等2编写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报告3需要提交的重要设计资料装订成册农民意见、评审意见,回复意见3、作业与思考根据你的理解,在踏勘现场

11、时应该涉及哪些方面的容?踏勘人员应该注意些什么?踏勘现场的目的和作用主要是什么踏勘现场的目的和作用主要是什么?做一个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工程需要那些具体步骤?第三章土地平整工程土地平整工程是指采用机械或人工对上下不平或者有一定坡度的土地进展挖高填低,并修筑田土坎,实现增厚土层,防治水土流失,到达改善生产条件等一系列工程的总称。1、土地平整工程作用与意义:平原区:土地平整工程是进展农业机械化生产和农田水利、道路等根本建立的实施根底,目的是要到达便于机械化耕作,发挥机械效率,提高机耕质量,灌水方便均匀,利于压盐、排水、改进土壤等,满足作物高产稳产对水分及土质的需要。山地丘陵区:防治水土流失、改进土壤增

12、厚土层,保水保费半机械化作业提供条件,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土地平整工程容1土壤改进:各地应因地制宜,提出符合当地条件的土壤质量改进要求,增厚土层,增施有机肥,酸碱中和等2田块田面高程设计:田面高程应按照因地制宜、挖填土方量最小以及与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相结合的原则确定3梯田田坎设计梯田田坎要按照平安稳定、占地少、用工省、因地制宜选择田坎材料的原则进展设计3、土地平整根本原则:A、因地制宜B、综合考虑C、讲求效益4、田块布局的根本要素:长度 宽度 规模 形状 方向 高程5、梯田布局原则:1梯田布置在25以下的坡耕地;2统筹兼顾;3田面长边应沿等高线布设,梯田形状呈长条形或带状;4要尽

13、量适应机械作业和灌溉要求;5便利耕作,埂坎稳定,少占土地和节省劳力;6梯田规格及埂坎形态应因地制宜。6、土地平整的根本方法根据地形纵向变化情况分:(1)平面法:将设计地段平整成一近似水平面。一般多用于水稻田的平整,土方量大。(2)斜面法:将设计地段平整成具有一定纵坡的斜面。(3)修改局部地形面法:对设计地段进展局部的适当修改,而不是全部改变其原有地形面貌,只是将过于弯曲、凸凹的地段修直平顺。根据平整的精度分:大平 粗平 细平7、土地平整的根本方法按平整的方式分:结合耕作平整 大平大整 放淤平整 机械平整8、土地平整的根本要求:(1)土地平整后的地面坡度应满足灌水要求平原地区 (2)适宜机耕平原

14、地区 (3)平整土方量最小 (4)必须保存一定厚度的表土2030cm,一般约25cm(5)留有一定的虚高虚土沉陷9、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土地平整的常用方法有横断面法、方格网法和散点法。横断面法:适用于地形起伏较大和挖填深度较大又不规则的地区;方格网法:适用于地面坡度变化均匀和能够找到挖填分界限的地块;散点法:适用于非均匀变化的凹凸不平地面和挖填分解不明显的地段。9-1-1计算横断面面积计算横断面面积:积距法 求积仪法 计算机法9-1-2计算土方量式中:V相邻两横断面间的土方量,m3;F1、F2、Fn相邻两断面的挖(或填)方断面面积,m2;l1、l2、ln相邻两横断面的间距,m。9-2-1划分方

15、格网:把需要平整的区域分成假设干个方格网,方格边长一般为2050m,根据地形图上的测量高程,用插值法确定方格顶点高程。9-2-2计算田面平均高程和计算零点位置:根据方格顶点自然高程与田块平均高程的关系,确定填方区与挖方区的分界限。*1、*2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 h1、h2相邻两角点的与平均高程差(绝对值),m a方格网的边长,m9-2-3计算平均高程时的土方量V挖挖方量m3, S方格方格网面积,m2h角挖为角点挖深之和(角点自然标高与平均标高之差的和),mh边挖为边点挖深之和(角点自然标高与平均标高之差的和),mh中挖为中点挖深之和(角点自然标高与平均标高之差的和),m10、土方调配:在田块设计高程、挖填方位置、面积、挖填土方量算出来后,对挖土的利用、堆放和填土取得三者之间的关系进展综合协调的处理11、梯田类型按修筑断面形式分:阶台式梯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