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二冲,冷镦机操作手册簿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634416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模二冲,冷镦机操作手册簿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一模二冲,冷镦机操作手册簿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一模二冲,冷镦机操作手册簿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一模二冲,冷镦机操作手册簿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一模二冲,冷镦机操作手册簿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模二冲,冷镦机操作手册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模二冲,冷镦机操作手册簿(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一模二冲打头机,冷镦机操作手册作业名称使用基准治理要点1作业检杳(1) 检查各部份的螺栓、螺帽是否松弛.(2) 注入所规定的润滑油.(3) 将飞轮用手或瞬动大约转动二次,以查看 是否顺利的转动.(1)使用空气设备的机 械应该查看是否正常.2应准备的模 具及手工具调整用工具(1) 开口扳手 8-10,10-12,14-17,24-27(2) 梅花扳手 8-10,10-12,14-17,24-27双头扳手11,13,19,21活动扳手300MM(5) 加长六角扳手(9件)2.5mm-8mm(6) 十字螺丝起子(7) 铁锤(8) 钢丝钳测定器具(检查用)(1) C型分厘卡尺(2) 游标尺(3)

2、各种量规 制造用工具(1) 主模(2) 主模顶棒(3) 剪模(4) 剪刀片(5) 一冲模壳(6) 一冲活动模(7) 一冲垫块(8) 弹簧(9) 二冲模瞉(10) 二冲顶针3材料之准备 与矫正(1) 将线圈放线架上面.(2) 用钢丝钳将线圈的结线切断.(3) 用剪刀将线头先端的异常部份切断,然后 用锉刀并将端面加以锉圆.(4) 将线头(约2-3公尺)处矫正成直线,线径 如太粗者用矫正机施行之.(5) 经由矫正轮再矫正直线.材料的规格与订购单 的材质尺寸之对照,切 断的长度通常以30-70mm为佳.4材料输送轮 安装(1) 放松输送轮装配螺丝,且安装输送轮.(2) 输送轮的沟尺以使用合于密合于材料

3、直 径或稍大者.5主模、剪模、 剪刀片的装 配(1) 将剪刀轴退至最后.(2) 剪模与主模固定孔以擦拭保持干净. 将弹簧(外径18长度25L)装入剪模孔再用剪切断材料的切口为:(1)良好.将剪模放入.(4)主模与主模顶棒配合并装入主模孔,并装 主模固定螺丝加以紧固. 剪刀片配装内六角螺丝(M10*30L)与垫片 (外径28厚度4mm后,略为固定.(6) 将另一支主棒顶插入主模孔内,剪刀片送至主模孔,松开剪刀滚轮轴固定螺帽,调 整剪刀调整螺丝,直至剪刀片抬住主模顶 棒,销紧剪刀片后再微调调整螺丝,使其中央对准.(7) 剪刀轴后退并松开剪模固定螺丝,让剪模 与剪刀片贴紧后再锁紧螺丝.(8) 调整定

4、奌盖上的四角螺丝,使剪刀片距剪 模孔约0.5mm(9) 将挡刀夹片调整,使刀夹片距剪模孔约 0.5mm(10) 装配完毕后,试行运转,看材料是否能正 常出料与剪断.固定螺丝*(2)注意.剪刀模或剪刀的剪 口不够铅利.不良.剪刀模与剪刀之间 隙太大.主模的底面应密着 于本体.(5) 主模面在剪刀片前 进时不可碰着.(6) 主模顶棒的前端后 端的面应滑且与轴 心应成直角.(7) 主模固定螺丝须上 紧,否那么在顶出时 主模将会冲出.冲棒主模座7/#主 模 底 板F台身116一冲模的装 配(1) 将冲模座的冲模装配孔加以擦拭.(2) 将一冲模、冲模顶棒、弹簧、垫块、垫圈, 如图2般加以装配而插入安装孔

5、用手或寸 动将飞轮旋转以使冲模前进而把挡用的 衬垫放入冲模与底模之间且密着于支持 架的底面如此的装入方法是比拟方便.(3) 将一冲模锁紧螺丝加以固定锁紧.(1)冲模固定螺丝须紧 固,否转行时会有脱离 之危险.7二冲模的安装与一冲模之装配方法相同.参照图 2.8材料切断长 度的调整(1) 材料长度为杆长加上头部未变形之素材 长度.(2) 将图3的调节螺丝加以旋转,且将挡料板 调整到所需的长度,然后固定螺丝锁紧.(1) 将切断后材料长度 加以测定,必须为 所疋的长度.(2) 以目视来确认切口 的良好与否.(3) 挡料螺丝接触面不 佳时,那么切口亦会 发生不佳现象.文档rn1=1短长 -材料输送之

6、长度调整(1) 材料输送的长度即为変更材料送料轮的 旋转角度以便调整.(2) 如图4所示,调整的地方有二个,调整长度 不大时,以调整螺丝A调整之.假设不够长 时,将拉料轴换至下一孔位.(3) 输送长度比切断长度稍长,假设材料碰上挡 料螺丝,那么送料轮会空转(约2mm为佳).(4) 送料时间的调应把固定螺丝加以松弛且 旋转拉料盘的位置(前后),然后查看剪刀 与一冲模的适当时间之后,再锁紧调整螺 丝.9文档10剪刀之定时(1)适当时间的调整就是在夹住所切断的材 器的调整料时,用一冲模推入主模的孔内.同时不使与一冲活动模相碰,而能把剪刀后退.(2) 剪刀停留时间长短需调整长螺帽,松开停 留时间短,缩

7、短那么停留时间长.(3) 剪刀运动时间提早或延后那么需转动花盘,朝顺时钟方向为提前,逆时钟方向为延 后.文档1211头下长度及 敲出量的调 整(排出量)(1) 主模顶棒调整到所需产品杆部长度调整 时松开撞击螺帽再行调整撞击螺丝,顺时 钟杆部长度缩短,逆时钟杆部长度加长. 如图6.(2) 顶出时间需配合,二冲模后退时间与剪刀 送料时间.时间调整为改变打出凸轮位置.顺时钟调整顶出时间延后,逆时钟那么 顶出时间提早.(3) 顶出距离那么调整打出螺丝,调整时需松开 螺帽.主模顶棒长度需大于 主 模 长 度0.2mm-0.3mm,不可短 于主模长度在调整顶 出位置时,当顶出最高 点时,只需调整主模顶 棒

8、与主模面平而不凸 出乃可.兰 1=1文档二冲上下一冲上下冲模与主模一冲模之中央调整:(1)头形压造的形状中央调整(1)将飞轮以手动或寸动加以旋转,将材料送 至主模查看材料是否能用一冲模推入主 模孔内.一冲模的中央调整是将如图8的一冲模上 下调整螺丝及一冲模左右调整螺丝加以 旋转调整.一冲模的前諯与主模的间隙约为良好1.5mm-2.5m m但是应适合于产品所规定 的一冲活动模,一冲模之前后调整是将垫 圈的厚度改变而调整.不可一、二冲模之 中央调整及 上下冲模模 座固定滑板 的调整(4) 一冲模的调整时,大部份多是由二冲模取 下而调整.二冲模之中央调整:(1) 二冲模的中央调整是将图8的二冲模上下

9、 调整螺丝及二冲模左右调整螺丝加以旋转而调整,调整后应确实的锁紧冲模座的 螺丝.(2) 二冲模之前后的调整是将垫圈的厚度改 变而调整.判断头部的偏差方向应利用剪料时的斜 口其形状是切断材料的刀具运行的前进.(4) 一冲模与二冲模在调整的时后与主模卡 住时请将中柱螺帽松开并用铁锤敲击中 柱使其向下滑落即可.冲模座上下距离的调整:(1) 上下距离是将弹簧座上下移动而调整将 其上调整距离加大往下调整距离缩小.(2) 上下受力调整是将四个锁紧螺帽前后调整,顺时钟调整二冲压力加大,逆时钟调 整一冲压力加大.判断头部的偏差方向应利用剪料时的斜 口日月形状,其形状是切断材料的刀具运 行的前进侧.(4) 一冲

10、模或二冲模在调整的时后与主模卡 住时请将中柱螺帽松开并用铁锤敲击中 柱使其向下滑落即可.冲模座上下距离的调整:(1) 上下距离是将弹簧座上下移动而调整将 其上调整距离加大往下调整距离缩小.(2) 上下受力调整是将四个锁紧螺帽前后调整,顺时钟调整二冲压力加大,逆时钟调 整一冲压力加大. 不可注:的情形锥形部 的体积过多.的情形锥形部的直 径过大.任何情形皆以 产品所需头形为最重 要,故必须注意.(2) 一冲头形状最恶劣 时,会引起断头因应以 打击试验加以查看.(1)四个锁紧帽需自我 锁紧,不可直接压缩弹 簧.13连续旋转反复前述之手续假设中央调整完成,启动机械, 连续运转有了充份的惯性再开始输送

11、材料.14打头成品的 检杳(毛胚)打头作业之制品的检查为以初品点检 ,中间 点检,最后点检为三阶段,其点检工程,测定 方法,判疋基准于附表1中有所规疋.15模具更换时 期工具更换时间为依下面之基准:(1) 主模在使用中磨耗,且成为规格以外时,及产 生破裂或缺陷时.(2) 冲模依材料之更换而不能成形为所要之形状,或磨耗破损时.(3) 二冲模由于磨耗而变成规格以外时或外观尺寸 破损.(4) 剪刀及夹具不能正确的夹持材料时,切断面不良或破 损时.(5) 剪刀模切断面变坏或破损时.16打头制品异 状判定方法对于操作打头时可能产生的异状为探讨其原 因,以附表2做为判定方法及采取对策之标 准.17平安(1

12、) 注意调整机械时,不可按下开关,开动马达,尤其是以两人以上调整大型机械时,必须充份的订好手势默契或检查.(2) 作业中有工具之破损飞溅之可能,尽可能 盖上罩子.附表1.六角螺帽毛胚制品之检查标准检杳工程测定基准判定基准检杳个数检杳时期初次检杳中间检杳最终检杳头部直径游标尺工作图*头部高度*轴部直径分厘卡*螺栓毛胚之径“a*头部长度游标尺*轴部长度a*头下之圆形情 形投影机或目 测*底面之倾斜间隙计仪*头部之倾斜偏心测定器目测*外观目测外观限度样 本*(1) 把检查时期栏中*记号之工程加以检查.(2) 计测器之用法,各工程之测定方法另定.(3) 更换材料、工具或调整操作时之检查,必须为初次产品之检查.(4) 检查发现之不合格品处理方法另定.附表2打头制品异状判定方法异状内略图_容1 头部狈寸 面裂痕*查看线图外表.*查看材料之硬度抗张 力,扭曲.*再检讨加工过程.*检查一冲活动模模形 是否正确.判定原因(1) 材料受伤或裂 开(2) 材料过硬(3) 超过加工限度(4) 一冲模形状不 适合处理对策2 头部偏心3 头部体积缺乏(1) 水平或上下冲 模座滑动间隙 松弛.(2) 冲模安装孔之 松弛.(3) 一冲模形状不 良.(4) 压造变形量过 大.(5) 二冲模加工面 之粗糙度过 佳.(6) 林料切断长度 不整洁.(1) 材料切断长度 不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