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选】秋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3631641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精选】秋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推荐精选】秋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推荐精选】秋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推荐精选】秋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推荐精选】秋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精选】秋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精选】秋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李仕才第二章 第一节 基 础巩 固一、单选题(山东胶州模拟)浓雾发生时,有些居民进行地膜覆盖,以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据此完毕12题。1.浓雾使( )A.大气逆辐射削弱 B地面辐射增强C能见度减少 D太阳辐射增强2.浓雾发生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提高地温,其重要原理是( D)A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取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削弱了地面辐射【解析】 第1题,浓雾发生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使太阳辐射削弱;浓雾使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获取的太阳辐射量减少,地面辐射削弱;使大气能见度减少。第2题,地面辐射的能量重要集中在波长较长的

2、红外线部分,地膜可减少红外线能量丧失,将能量保存在地膜如下,削弱了地面辐射。下图为“某地区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量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3题。图中不能显示的降水规律是()山顶日降水量不小于河谷盆地山腰日降水量不小于山顶河谷盆地夜雨多D.山顶昼雨多4.产生图示降水日变化差别的主线因素是( )A地形 B.太阳辐射C风向D.坡向与河谷盆地相比,山顶白天多雨重要是由于()A.气温低 B气压低.山风D.谷风【解析】第3题,图中没有显示出山腰地区降水量的数值。第4题,地形的不同位置热力性质不同,导致气流在昼夜运动的方向不同,是导致降水差别的主线因素。第题,山顶白天多雨是由于白天山顶气温高,气压低,盛行上升气

3、流。读图,回答67题。6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如下说法对的的是(A )A.引起热力环流的因素是地面冷热不均B温度:BCD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D气压:DBC7如果此图表达的是山沟风示意图,那么形成上升气流的表达的也许是( )白天的谷地 白天的山坡夜晚的谷地 夜晚的山坡A. B. C. 【解析】第题,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朴的形式。处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处空气受热上升形成低压。因此,就气压而言,应是ABCD,就温度而言,应为BAC。第7题,在山区,白天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气流上升,谷底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夜晚山沟中因有较

4、厚的大气保温,大气温度减少幅度小;山坡上的空气由于热量散失多,温度减少幅度大,密度增大,因而气流沿坡下沉流入谷地,形成山风。(郑州质检)下图是“东亚局部地区某日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Pa)”。读图回答89题。8.图中两地气压差最也许是(B )A.2 hPa B.1 hPa 14 ha 1 Pa9.此时,台湾海峡的风向是( A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解析】 第8题,由图可知,图中档压距为2 hPa,地气压应为 010hP,地气压应为1 0221 02 hPa,两地气压差应为12hP。故B项对的。第9题,由图可知,台湾海峡西部为高压,东部为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

5、压,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的影响,台湾海峡吹西北风。故A项对的。二、综合题10.下图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读后完毕下列规定。(1)图中表达大气辐射的是_,属于短波辐射的是_A_,属于大气逆辐射的是_B1_。(2)图中_1_和_B_对地面起了增温和保温作用。(3)图中A2仅占A的很少一部分,是由于大气对A的吸取具有选择_性。(4)达到地面的A1要比大气上界的少,是由于_一部分被大气中的3、CO和水汽所吸取,如紫外线、红外线;部分被大气反射_。(5)图中C占了C的绝大部分,是由于_大气能强烈吸取地面放射出的长波辐射_。11.读“华北地区某都市月13日20时的气温(单位:)实况图”,回答问题。(

6、1)此图反映了都市所具有的_热岛_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不考虑其她因素,当晚城郊之间风向应当是_由郊区吹向城区_。(2)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重要因素是( ).城区生产和消费活动释放大量热量.城区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C.城区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城区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3)城区上空多云和雾的因素是_城区空气做对流上升运动;地区凝结核多,水汽容易凝结_。()在下图中画出城区与郊区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面示意图。_如图_【解析】 本题以某都市等温线分布图为切入点,考察热力环流的成因及其影响。第()题,城区气温高,而郊区气温低,反映了都市具有的热岛效应。第(2)题,形成都市热岛效应的重

7、要因素是都市生产和生活活动中释放大量的热量。第()题,城区多云和雾与城区空气做对流上升运动及烟尘多有关。第(4)题,近地面:城区等压面向近地面弯曲,郊区相反。高空:城区等压面向高空凸出;郊区等压面向近地面弯曲。综合 提 升 一、单选题(年浙江嘉兴一中期中)下表为1月8日北京、拉萨、三亚三地的天气资料。读表完毕12题。都市白天晚上气温()最高最低北京(纬度399N海拔50 m)2012拉萨(纬度.N海拔3658 m)196三亚(纬度1.N海拔7m)751.该日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最强的是(D )A北京晚上 B.拉萨白天C拉萨晚上 D.三亚晚上该日北京比三亚气温日较差大的重要影响因素是(C)A纬度

8、 B.海拔 天气D季节【解析】第1题,阴天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根据表格分析,该日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最强的是三亚晚上,D项对。北京晚上晴天,保温作用弱,A项错。拉萨白天大气重要是削弱作用,B项错。拉萨晚上是晴天,保温作用弱,C项错。第2题,根据表格信息,该日北京是晴天,三亚是阴天,北京比三亚气温日较差大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天气,C项对。纬度、海拔、季节不是气温日较差的重要影响因素,A、B、D项错。(天津模拟)读图,回答34题。3判断此时P地的风向为( A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4甲、乙、丙、丁四地中的气压也许与地相等的是( D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 第3题

9、,P地西侧为高压,东侧为低压,结合北半球地转偏向力,P地吹西北风。第4题,Q地在海洋上,为一低压中心,Q地外围一条等压线数值应为1 ,Q地气压介于 0251 005百帕之间,与丁地相等。 (浙江嘉兴一中期中)读山东半岛7月陆风转海风(A)与海风转陆风(B)时间分布。完毕题。 5.有关山东半岛海陆风的说法,对的的是( D )北岸转向时间较迟.东南部2时陆风强度最大.从沿海到内陆转向时间逐渐提早D北岸海风风向与南岸陆风风向大体相似图中a、b、c、四地,海陆风转向推动速度最慢的是(A) Bb C.Dd【解析】第5题,读图,根据图中海风、陆风转向时间判断,北岸转向时间较早,A项错。东南部21时开始转为

10、陆风,23时陆风强度最大,B项错。从沿海到内陆转向时间逐渐推迟,项错。北岸海风风向与南岸陆风风向大体相似,D项对。第6题,图中档值线代表的是时间,等值线密集,阐明用时长,向内陆扩展的慢。图中a、c、d四地,a地等值线最密集,用时最长,阐明海陆风向内陆扩展最慢,项对。其他地点等值线较稀疏,阐明扩散较快,B、项错。(山东淄博实验中学一月)下图中档值线为日最高温等值线(一天中最高气温相等的地方所连成的曲线),实线和虚线分别代表某月相连的4日和5日的日最高温等值线,且该区域这两天都为阴天。读图,回答题。长江流域在该时段的盛行风向为( C )A.东北风 .东南风 .西北风 D西南风8判断地和地的气温,并

11、分析因素( D )A.地气温低于23,因素是地处沿海B地气温高于2,因素是该地海拔低C.地气温低于23,因素是地处高原D地气温高于23,因素是盆地北部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解析】 本题组考察等温线的判断。第7题,据图可知,国内南方地区日最高温也只有23左右,因此是北半球的冬半年,此外材料中说这两日为阴天,阐明是冷锋过境,长江流域位于东亚季风区内,此时盛行风向为西北风,对的选项是C。第8题,地的闭合等值线为3,根据纬度越低,气温越高,此地南面的等值线应不小于3,根据不小于大值、不不小于小值的原则,地气温应当低于23,由于此地是武夷山区,海拔高,气温低。同理,地北面的等值线应当不不小于23,地气温应

12、当高于23,由于此处为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和大巴山的阻挡,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小,气温高。结合选项,答案为D。二、综合题.(内蒙古赤峰二中月考)读下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下图示意国内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国内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因素。_甲地以绿洲分布为主,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夏季增温较绿洲快,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即甲地(近地面)气压高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_()从地形特性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风的重要因素。_甲地位于两山之间的谷地,且谷地为西北东南走向。盛行的西(北)风受狭管效应的影响,速度在谷地加快,导致风大。_【解析】第(1)题,冷热不均是形成热力环流的主线因素,地表受热较多的地方,气流膨胀上升,形成低压,地表冷却的地方,气流冷却下降,形成高压,在近地面上形成从高压吹向低压方向的风。图中甲、乙两地的下垫面不同,两者分别为绿洲和沙漠,夏季受热状况不同,导致两者之间的气压差别,从而形成从甲地吹向乙地的西北风。第(2)题,从甲地向东和向西海拔高度增长,因此该地为谷地地形,呈西北东南走向;该地处在国内西北地区,接近冬季风源地,西北风强劲,加之狭管效应的影响,风速在谷地加快,导致此地多大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