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3631582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姓名: 班级: 学号: 第一部分 基础积累与运用(40分)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zh h hun h xn s xing shu ( ) ( ) ( ) ( ) qun tou jio k tu mo shu guan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恰( ) 缓( ) 恼( ) 垫( )给( ) 暖( ) 脑( ) 热( )掩( ) 输( ) 默( ) 推( )淹( ) 偷( ) 墨( ) 稚( )三、词语填空。(6分)( )颜( )色 ( )出( )外 左( )右( )一( )不( ) ( )( )无 声 诚( )诚( )四

2、、给线的字选择正确的义项。(6分)1、沉:A、沉入水中 B、重,分量大 C、深入,程度深(1)一个大浪铺天盖地打过来,小船沉了。( )(2)爸爸的话引起我的沉思。( )2、撑:A、支,支持 B、用篙使船前进 C、使张开(1)下雨了,快把雨伞撑开吧!( )(2)他尽力地支撑着不使自己倒下。( )3、抽:A、从事物中提出一部分 B、植物长出C、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1)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 )(2)他从信封里抽出信纸,展开来读。( )五、选词填空。(6分)神气十足 垂头丧气1、打了胜战的公鸡( )昂首挺胸迈步。2、唉,又犯错误了!小明( )地回家。异口同声 七嘴八舌1、看到精彩的表演,人们( )

3、地喊:“好!”2、看到那辆小车撞倒了行人却狂奔而去,人们( )地议论着。竭力 卖力 用力1、阮恒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 )制止哭出声来。2、这是你出的主意,难怪你那么( )地宣传呢!六、默写古诗。(1+3+2分)游子吟_,_。_,_。_,_。请你用一两句话赞美一下你的母亲。_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一)阅读课文片断,回答下面问题。(15分)输血迫在眉睫。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有几名未受伤的孤儿却可以给她输血。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噢 谢

4、谢你 医生说 你叫什么名字“阮恒。”1、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1分)2、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3分)3、“迫在眉睫”这个词的意思是_。课文中说“输血迫在眉睫”,那是因为如果不及时给小姑娘输血,她就会因为_ _ 。(2+2分)4、“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说明阮恒_。(3分)5、“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放下去”说明阮恒_,但后来“又举起来”,是因为他想到_。(2+2分)(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面问题。(15分)1975年8月的一天,朱德同志到青岛市工艺美术厂视察。工人们为了表达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爱戴之情,把朱德同志最爱看的那幅三峡夕行的贝雕画,精心包装起

5、来,趁他去参加的工夫,放到了轿车上。 回到住地,朱德同志见到这幅画,问明了原因,就让康克清把画送回去。康大姐奉命带着画到了工厂,亲切地解释说:“工厂同志们的心意,朱德同志收下了,但这幅画要退给你们。朱德同志让我转告大家:第一条,党中央有规定,不准收送礼物。第二条,咱们国家正在建设,应当拿去换外汇”康克清同志走后 工艺美术厂负责人韩志兰捧着这幅画 来到工厂中间激动地说 同志们 朱委员长把这幅画送回来啦“为啥要送回来?”工人们都惊异地问。“朱委员长让咱们拿去换外汇!”多么好的朱德同志啊!每没贝雕工作看到三峡夕行这幅画,就想起朱德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的崇高品德。1、本文共有( )个自然段。(1分

6、)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亲切( ) 惊异( )3、在第4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3分)4、文中加横线的“工人同志们的心意”指的是什么?(2分)5、朱德同志送回画的原因的什么?在原文画出相应的句子。(3分)6、工人送画给朱德同志,是为了表达 _,朱德把画送回去表现了他_。(2+2)第三部分:习作(30分)写一两件你和父母之间发生的感人的事。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挚。 附送:2019年新课标下如何教好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难点,也是重点之一。解决分数用用题的方法有两种,即方程法和算术法。为了搞好小学与初中在数学方面的衔接,教学中应以方程法为主,以算书法为辅。

7、但两者相互渗透,不能截然分开,因为算术思想是方程思想的基础。那么,新课改下,如何针对不同的学生正确处理好方程思想与算术思想的关系,从而教好小学六年级数学呢?我的做法是:一、学好新课标,加强算术法教学,为方程法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学好新课标,实施分层教学,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加强算术法教学,促进向方程法过渡的前提。1、学好新课标,是搞好算术法教学的基础。用算术法解决分数应用题的难点是分清“单位1”,即分清标准量。知道哪是标准量哪是比较量,哪是分率。这也是解决分数应用题教学的难点和关键。那么,我在教学中,是如何解决这个难点和关键的呢?新课标指出:让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进度

8、、以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方法,去学习不同的数学。为此,新教材是这样贯彻这条“人性化原则”的:练习题进行了分层设计:第一层:数量大,难度小,面向全体学生,由易到难,突出了以学生为主题的思想;第二层:数量只有二、三个,但是题目的单独并不是太大,这是照顾中等学生的,照顾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第三层:有一定的难度,解决起来需要有坚实的数学基础、运用一定的技巧、经过独立的思考,优等生完全可以独立地做出来,满足了优等生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我认为:贯彻新课标的这个“人性化原则”,不仅仅是在学生方面,在习题的数量上以及在练习题的难易程度上作相应区分,进行分层教学;更重要的是在教师方面,在教法上以及在学法指导上

9、给予应有的重视,即在教法上、在学法上进行分层次教学。2、运用新课标,以人为本,是搞好算术法教学的根本方法。对于如何确定单位“1”,优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悟性,使用自己的方法来确定,哪怕在别人看来是“笨拙”的,我也认为这是他的“好方法”,这就是新课标所说的“不同的方法”。而对于中等学生以及以下的学生,他们找不出自己的方法,不能感悟,怎么办呢?我引导他们进行总结归纳,用“生硬”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单位1”如何确定呢?先看分率在哪一句话中,这句话中的“比”字的后边是标准量,“是”字的后边是标准量,“占”字的后边是标准量,“的”字的前边是标准量,有的题目这些“显眼”的字隐藏了,我们要把它们找出来。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去感悟,并在课前引导学生反复练习,通过学生的口说出来。3、让学生感悟用算术法解题的方法。学生学会找标准量之后,要引导学生感悟用算术法解题的方法。教师通过“求标准量”和“求比较量”的适量的例题和适量的练习题,进行学情观察:优等生掌握了分数应用题的算术解法,思路各不相同。但中等生及以下学生,有的有时混淆,有的总是混沌,怎么办呢?教师引导他们对比以上两类题的解决方案,引导他们总结出来:求比较量用乘法求标准量用除法但是应注意“数量”与“分率”的对应性。这样一来,绝大部分学生能用算术法解决分数应用题。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新课标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