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资源MicrosoftWord文档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3628595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传资源MicrosoftWord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传资源MicrosoftWord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传资源MicrosoftWord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传资源MicrosoftWord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传资源MicrosoftWord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传资源MicrosoftWord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传资源MicrosoftWord文档(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荷花教学设计枣阳市刘升镇枣林中心小学 张登华设计理念:在观察想象的同时,师生互动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教师主导解难与点拨,学生在教学设计中提炼实践活动。是师生互相参与,评价,探讨与交流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新时期小学教学指南中指出:注重教法转化为研究学法,有利于因材施教,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无需要教”和“无师自通”的效果。设计特色:以“读”、“看”、“想”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以抽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训练为思想主线。以引导和更改为教学主导思想。让学生自由、自主、自强、自在、轻松、愉快的情境氛围中有所创新与评价。教学范文实例:荷花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流程:第

2、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扣住“荷花”的独特之处。1设疑。师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荷花吗?它们一般生长在哪儿?生长在水中的花儿可否见过?2揭题。激趣,荷花的叶子叫什么?荷叶,又叫“莲叶”。(板书:莲叶)荷花还会结果呢,它的果实就是“莲蓬”。(板书“莲蓬”)好!在这孟夏之季,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迷人的画卷,一起欣赏给你这水中芙蓉吧!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被花的神采、清香、高洁所倾慕,所陶醉!3学生互相说一说,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能说多少说多少。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深层阅读,激发阅读欲望,让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这样进行个性化阅读,有助于构建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会阅读的能力。

3、二、略读课文,感悟类容。1精读课文,(出示一幅彩色的荷花图,并且向学生提出看图学文的要求。)师问:作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到了什么?怎样的情况下去看的?(学生置身于情境,快速阅读第一自然段。)2交流与反馈。玩的同时,闻到了清香才跑出去看的。学生A:时间?(清晨),地点:(公园),看到了:(荷花),起因:(玩得同时,闻到了清香才跑出去看的。)老师:板书。闻清香看(荷花)3自学讨论,理清层次。(1)“我”去看荷花。(2)“我”看荷花。(3)“我”看荷花时展开的美妙想象。(4)“我”又回到看荷花的情景中。综合板书:我去看看着想着看着三、图文结合,理解类容。(启发学生把这幅图当作真的荷花,使学生进

4、入想象的境界,置身于情境之中。)1精读课文,互动学习。启发:同学们,你们再看这幅图,画上的荷花多美,我们看着,觉得它就是真的荷花。现在我们就把它看作一池真荷花,边看边想象,好像看到什么?闻到什么?2指点:课文一开头就是这样写的。“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就把荷花的特点写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带着想象读课文的第一节。3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问:“作者跑出去看到了什么样的荷花?请同学们细读以下两段话。”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再争议。教师:作者看到了什么样的莲花?学生B:“看到了全部绽开的荷花!”老师:“是吗?”学生C:“老师,应该说是形状各异的荷花!”老师:“谁能说得具体一点,让大家听听。”学生D

5、:“作者先写叶,再写花。写叶,挨挨挤挤,像一个个大圆盘。写花,分类写。有的已开出两三片花瓣儿,有的全绽开了,有的才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老师“说得很好!那位能否把叶子的形状特点和花开的三种类型再简练一下?”学生:E(举手):叶子的形状是“密”,形状是“圆”。学生F(举手):写花有三种类型;半开的,全开的,未开的(花骨朵)。老师:“这两位同学总结的十分恰当!请大家在想一想,作者用什么的手法或者说方法将这荷花写得如此神妙,形象,逼真?”学生G:“作者写叶时,用运了比喻的手法。”老师:点头赞许。学生H“:作者写荷花时是从嗅觉和视觉的角度来写的。”老师:点拨归纳。“这两位归纳的真是准确!老师认为作者写

6、得如此传神,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细节描写更精彩!清同学们把描写动作和神态的词或者句子画出来!”(细读“荷花已经开了不少看起来饱胀得像要破裂似的。”)学生I:(疑问)“荷花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是描写荷花的动作还是神态?老师:请全班同学思考!“荷花像大圆盘,荷花挨挨挤挤。”是什么描写?又是什么修辞?全体学生:(异口同声)神态,既是比喻又是拟人。”过渡质疑,学习第3,4自然段。老师:“如此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画卷,我们是怎么感想的?凭着自己的想象说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学生J:“我想象自己成为一名画家,描绘着美丽的景色”学生K:“我想象自己变成一条小鱼,在这碧绿的帐篷下自由的穿梭”学生L:

7、“我想自己变成一名摄影师,留住这动人的瞬间”学生M:“我想象自己和青蛙为朋,蝴蝶为友,与荷花永结成姐妹,翩翩起舞”学生全体:(哈哈大笑)老师:“说得好,说得妙!此种感想就在下两段,请集体朗读!”学生全体:(“我突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4板书提纲,进行整理。5. 指点:“冒”出荷花亭亭玉立的样子。“露”来是躲在下面的,而现在显露出来了,好像把头探出来了,露出来了,这个“露”把小莲蓬写得可爱极了。(板书“看着”加上“冒”、“露”、“美“三个字)。 6有感情读全文播放视频,再次欣赏荷花的美丽,配乐读设计意图:阅读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提倡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表达出自己对文本的感悟,正是要让

8、学生自主地融入到文本之中,旨在为学生提供自我发现,自我充实的阅读机会,满足学生多样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心理的独特性,从而体现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四、教学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完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之后,感想如何呢?相信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少,特别是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形象逼真的写作手法,给人以身临奇境的感觉!课后,我们把观察和阅读作为长期的写作素材吧!第二课时一、复习题要,转入主题。1质疑,探讨。同学们,昨日学完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之后,对我影响颇深。今天,谁能说说叶圣陶爷爷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把荷花观察的透彻入微?学生A:“从高到低,由外到内!”老师:摇头,示意不确切。学生B:“俯视!俯视!”老师:

9、“何以见得?”学生C:因为文中字里行间没有“茎”,“杆”的描述,只有“花”和“叶”的写照!老师:“有道理,有没有其他意见?”学生D:“有,瞧!叶圣陶爷爷站在很高的桥墩上,正在向下俯视池塘里的荷花呢!”学生全体:(哄堂大笑)老师:点头肯定,再次激发。这种写法在说明中叫什么顺序?(空间顺序)“二位说得均有独到之处,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看看新发现。”图文结合,情景交融。老师:谁来先“添加”一笔仰视所看到的情景?学生:“我添!我添一笔有关茎的句子!”老师:“什么样的茎和杆?说出来!”学生F:“笔直的茎和杆!”老师(引申):“这时的叶又像什么呢?”学生G:“像手!”老师:“说生动点嘛!回味一下叶圣陶

10、爷爷写出了叶子的什么特点?”学生H(举手抢先回答)“像像像一双一双宽大的手掌!”老师:“比喻的好妙啊!我认为应该说成像一双双暴出青筋的玉掌更贴切!同学们再仔细想想,这时的茎和叶连起来又像什么呢?”学生I:“像点点白帆”老师(弥补):“像点点的白帆拉起一艘艘绿色的网船!”学生(全体)拍手称绝。二、鼓励创新意识,提高写作欲望。老师:想不到同学们把这“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水中芙蓉写得如此绝妙,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啊!学生:“我们能否仿写一下!” 老师:“好啊!还不快拿出本子动脑动手!”学生(全体):发出沙沙的书写声。(老师巡视学生的笔下生花)学生1写道:“怒放的荷花,露出嫩黄色的小黄

11、莲,如典雅文静的小公主,庄重高贵”学生2写道:“含苞欲放的荷花,娇娇滴滴,舞动着它丰满的身姿,露出含情脉脉的睡眼,犹如羞红脸蛋的少女走出沐浴的澡池”学生3写道:“望着这超群脱俗的荷花,我自己仿佛也变得玉肤冰洁,晶莹无暇了!”学生4写道:“未绽开的花骨朵像妙龄少女抹上了淡淡的胭脂”三、拓展延伸,积累内化此时此刻,你最想做什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1、我会写: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呀!我也要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花。2、我会说:交流有关描写荷花的文章、诗文、体会。3、我会做:上网收集相关视频、画面、文字资料、制做有关荷花的网页。4、我会背: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试背。5、我会种:有兴趣、

12、有条件的同学可在水盆中养观赏性荷花,体验实践的乐趣。设计意图:安排此项分层作业,是顾及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更是为了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实现课内向课外的开放。四、总结要点,归纳整理。今天,我们在互动教学中,同学们参与课堂活动,师生共讨课题,留心观察图文,丰富联想题材,在总结写作特点的同时,不断激发自身的创作灵感,今后我们继续学习钻研新课题,新教法。五、教后反思教学本课,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与思考:(一)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教学荷花一文时,针对学生对荷花的有关情况不是太了解的实际情况,课前鼓励学生自由查找资料,增加感性认识,开课伊始,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颜色不同,姿态各异的荷花创设情

13、境来激起学生内心向往美的情感,使学生顺利走进文本和作者一起品赏美丽的荷花。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热情地去读,独立地去读,欣赏性地读,从而发现语言文字中蕴含的美,然后利用网络优势,进入情境,让学生在一个相对独立自由的阅读环境中和文本、和作者、和教师、和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探究并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对文本进行合理想象。利用多种表达方式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促使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二)重视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荷花一文,语言简洁,想象丰富,富于感染力,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浓浓的热爱荷花,热爱自然的感情。我引导学生多层面地了解文本内容,通过欣赏荷花美,品读荷花美,边读边想象荷花美,个性体悟荷花美等方式方法使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了共鸣,坠入了文中优美的画境之中,领悟到荷花的神韵,获得了审美体验,反复品读欣赏后,随着对荷花形象理解的深入,情感的交融,学生的情感被激活了,无穷无尽的赞叹充塞于胸腔,他们不容自遏地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教师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一言一语饱蘸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