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系列)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362095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滴系列)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水滴系列)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水滴系列)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水滴系列)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水滴系列)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滴系列)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滴系列)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新人教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滴系列)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新人教版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 原子能的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兴起、生物工程和航天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科技成就。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二、课程标准 以计算机网络等问题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三、教学目标: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进步与发展。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难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异同。五、教学流程设计说明(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神舟五号神舟十号宇宙飞船 学生:看图片,说出宇航员的名称学生: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就是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行的学生:神七宇航员翟志刚迈进太空的第一步,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个全新的开始。我国的航天技术也是日新月异教师:中国的航天事业完成了1999年的无人飞船到2003年载人飞船的跨越,再到2013年的天神对接、空中实验的完美展现,主要得益于第几次科技革命?学生: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师:航天技术的主要成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的标志之一。除了航天技术这一成果

3、,第三次科技革命还有哪些成果?有哪些特点和影响?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设计意图:通过中国的航天事业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原航天技术取得发展,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教师:同学们,在我们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常常发出这样的感慨:我要是生活在那个时代就好了!今天,我们的学习就不会有这样的遗憾,因为我们现在就生活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之中,同学们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怎样兴起的吗?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提炼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点(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起源地、主要标志、主要成果和核心)。学生展示:时间:20世纪四五十

4、年代以来 地点:美国领域(标志):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特征: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设计意图:此环节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点。)教师:通过以上内容,同学们想一想,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学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师: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会催生第三次科技革命呢?请同学们看以下材料。展示: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社会条件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致信罗斯福总统,建议试制原子弹。1941年12月美国政府作出制造原子弹的决定。为了实施“曼哈顿工程”计划,美国政府动员了50万人力,投资22亿美元,耗费了全国电力生产的1/3,才保证

5、了试制成功。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也是由于战争的需要。对于核裂变和弹道的计算都需要有更高效的计算机。当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电工系与阿伯丁弹道实验室协作,为陆军计算炮击表。200多名计算员用机械计算机计算一张火力表要两三个月,远远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于是,莫希莱提出了研制电子计算机的方案,得到军方的支持并最终获得成功。德国同样是出于战争的需要而在波罗的海的庇纳门德建立了火箭研制中心。在冯布劳恩主持下,1942年10月V2远程液体燃料火箭研制成功,为未来宇航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布劳恩被俘后,为美国服务,成为美国的“宇航之父”。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教师:阅读课本102页小字部分,

6、结合以上材料,总结其深刻的原因和背景。学生:第三次技术革命兴起的原因1.二战后,军用技术转为民用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自然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并取得突破3.科学技术社会化,成为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社会保证.4.国家是科学事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分析材料,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教师:科技造福于人类。你能找出与之对应的科技领域吗?探索人类新能源 原子能技术改变人类生活技能 计算机技术探索人类生存空间 航天技术延长人类寿命 生物工程学生:1、原子能技术展厅展示: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美国在二战中投向日本的两枚原子弹教师:中国的奥本海默是谁?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哪

7、年试爆成功?原子能什么时候转为民用?学生:“两弹元勋”邓稼先。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学生: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这是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开始展示: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中国第一颗氢弹教师:原子能作为一种新的能源进入到生活和生产领域,我们要和平合理的运用原子能,防止核扩散和核污染的蔓延。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教师:电子计算机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已离不开电子计算机,让我们来了解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展示:1、第一台计算机 2、 现在的计算机教室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查阅,介绍它的诞生情况。学生: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

8、,价格越来越低,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正朝智能化(第五代)计算机方向发展。教师: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在以下几个主要应用领域: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实时控制。4、计算机辅助系统。5、网络应用。6、人工智能。7、生活和工作。你来说一说计算机是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学生:上网浏览新闻、查阅资料、聊天、玩游戏、看电影、购物等。展示:信息技术已成为过去10年里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更快的生产周期、更高水准的产品质量和低通货膨胀等特点的主要贡献力量。 比尔盖茨思考:比尔盖茨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学生:说明信息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力量。教师:既然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

9、的核心,而信息技术又称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那么,谁掌握了最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谁就占据了经济发展的先机和制高点。展示: 杰出人物启示录 比尔盖茨教师:同学们了解比尔盖茨吗?学生:他与人合作联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他创立了微软公司,普及了个人电脑的应用。教师:比尔盖茨还创造了一个财富神话。展示:比尔盖茨比尔盖茨,美国微软公司的董事长,曾任微软CEO和首席软件设计师。微软公司是为个人计算机和商业计算机提供软件、服务和Internet技术的世界范围内的领导者。1995年到2007年的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中,比尔盖茨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富。2012年9月19日,福布斯2012年

10、美国富豪排行榜发布,比尔盖茨第19次蝉联美国首富桂冠。2012年3月,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发布,比尔盖茨位列第二。2013年5月1,比尔盖茨超越墨西哥富豪卡洛斯斯利姆,在2007年之后首次夺回了世界首富宝座。他的财富价值约为727亿美元。2014年12月22日,福布斯发布美国富豪400强榜单显示,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以810亿美元的财富,连续第21年蝉联美国首富宝座。2015年3月,比尔盖茨以792亿美元的财富成为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一名。教师:比尔盖茨的财富神话说明了什么?学生:说明了科技创造价值,科技创造财富。知识就是财富。教师:因为比尔盖茨创立的微软公司占据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地位,因此才

11、创造出令人炫目的财富神话。展示:电视和计算机的推广使人们比以前更便利和更快地分享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位美国历史学家教师:根据以上材料,同学们想一想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把人们推进到什么社会?学生:信息化社会。3、太空世界出示图片:让学生了解人类航天的历程教师:现在各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迅速。那么是哪个国家首先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学生:1957年,苏联。教师:世界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学生:1961年,世界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苏联加加林。教师:美国在这次科技大潮中,不甘落后。而且在航天史上实现了飞跃。你能说出是什么超越吗?学生: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

12、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学生: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阿姆斯特朗教师:中国在哪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学生:1970年。教师:太空对我们来说是神秘的,人类已经和它紧密相连。要想真正驾驭太空,还需要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因此第三次科技革命还没有结束。4、生物工程展示: 名星“多利” 学生:介绍多利。教师:同学们知道“多利”羊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人们在哪一领域取得的成就吗?学生:生物工程。教师:“多利”羊是生物工程中的什么技术的重大突破?学生:克隆技术。(说一说克隆技术)展示:生物工程生物工程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初,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微生物工程)

13、四个部分。基因工程(又称遗传工程)是其中的核心技术,而在基因工程的发展中,克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1953年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建立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DNA即脱氧核糖核酸,是一种起遗传作用的高分子化合物。它的每一片段都储存特定的遗传信息,称作基因。60年代,科学家又发现了构成DNA的64个遗传密码。1973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科恩和博耶成功地进行了DNA重组技术的试验。接着,应用这种技术生产出胰岛素、生长激素和干扰素。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将是生物世纪,生物技术有可能成为下次技术革命的核心技术。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展示:克隆的动物探究:如何看待克隆

14、?践行活学:知识抢答(设计意图:通过知识抢答,再一次巩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内容。)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合作探究,认知科技教师:通过我们对这四大领域的探讨,我们发现第三次科技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请同学们阅读以下材料,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何特点。展示:材料一: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第一次蒸汽机84年第二次电动机65年第三次原子能6年移动电话4年激光2年电子计算机每2年甚至半年换代一次教师:以上材料说明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什么特点?学生: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教师:可简单概括为速度快。同学们能不能举例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这一特点?学生:电脑、手机的更新换代非常快 ,许多新科技成果很快融入产业链。教师:说到手机的更新换代,同学们都会想到乔布斯和苹果手机。苹果公司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得益于什么?学生:得益于苹果公司能够不断创新。苹果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就是巨额财富积累的过程。学生:在苹果公司,科学技术很快转变为物质财富。展示:材料二: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新材料和火箭技术是空间开发的基础,空间开发又服务于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也促进了计算机的更新换代,而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