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化验知识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620754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化验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煤炭化验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煤炭化验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煤炭化验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煤炭化验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炭化验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化验知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炭分析化验知识( 一 )中国从低变质程度的褐煤到高变质程度的无烟煤都有储存。 按中国的煤种分类, 其中炼焦煤类占 2765%,非炼焦煤类占 7235%,前者包括气煤(占 1375%),肥煤(占 353%),主焦煤(占 581%),瘦煤(占 401%),其它为未分牌号的煤(占 055%);后者包括无烟煤(占 10 93%),贫煤(占 555 %), 弱粘煤(占 174%),不粘煤(占 138%),长焰煤(占 1252%),褐煤(占 1276%),天然焦(占 019%),未分牌号的煤(占 1380%)和牌号不清的煤(占106%)。类别:根据煤的煤化程度和工艺性能指标把煤划分成的大类。小类:根据煤

2、的性质和用途的不同,把大类进一步细分的类别。煤阶:又称煤级,煤化作用的深浅程度的。褐煤:煤化程度低的煤,外观多呈褐色,光泽暗淡,含有较高的内在水分和不同数量的腐殖酸。次烟煤:国际煤层煤分类中,含水无灰基高位发热量为等于、大于20 到小于 24MJ/kg的低煤阶煤。烟煤:煤化程度高于褐煤而低于无烟煤的煤,其特点是挥发分产率范围宽,单独炼焦时从不结焦到强结焦均有,燃烧时有烟。无烟煤:煤化程度高的煤,挥发分低、密度大,燃点高,无粘结性,燃烧时多不冒烟。硬煤:烟煤和无烟煤的总称,或者指恒温 (应该是恒湿 )无灰基高位发热量等于或大于24MJ/kg 或小于24MJ/kg 但镜质组平均随即反射率等于或大于

3、0.6%的煤。长焰煤:变质程度最低,挥发分最高的烟煤,一般不结焦,燃烧室火焰长。不粘煤:变质程度较低,挥发分范围较宽、无黏结性的烟煤。弱粘煤:变质程度较低,挥发分范围较宽的烟煤。 粘结性介于不粘煤和1/2 中粘煤之间。1/2 中粘煤:粘结性介于气煤和弱粘煤之间的、挥发分范围较宽的烟煤。气煤:变质程度较低、挥发分较高的烟煤。单独炼焦时,焦炭多细长、易碎,并有较多的纵裂纹。1/3 焦煤:介于焦煤、肥煤、与气煤之间的含中等或较高挥发分的强粘结性煤。单独炼焦时,能生成强度较高的焦炭。气肥煤:挥发分高、粘结性强的烟煤。单独炼焦时,能生成强度较高的焦炭。肥煤:变质程度中等的烟煤。单独炼焦时,能生成熔融性良

4、好的焦炭,但有较多的横裂纹,焦根部分有蜂焦。焦煤:变质程度较高的烟煤。单独炼焦时,产生的胶质体热稳定性好,所得焦炭的块度大、裂纹少、强度高。瘦煤:变质程度较高的烟煤。单独炼焦时,大部分能结焦。焦炭的块度大。裂纹少,但熔融较差,耐磨强度低。贫瘦煤:变质程度高,粘结性较差,挥发分低的烟煤。结焦性低于瘦煤。贫煤:变质程度高、挥发分最低的烟煤,不结焦。风化煤:受风化作用,使含氧量增高,发热量降低,并含有再生腐植酸等性质有明显变化的煤。天然焦:煤受岩浆侵入,在高温的烘烤和岩浆中热液、挥发气体等的影响下受热干馏而形成的焦炭。煤炭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以根据其使用目的总结为两大主要用途:(1)动力煤, (2)炼

5、焦煤。我国动力煤的主要用途有:1) 发电用煤:我国约 1/3 以上的煤用来发电,目前平均发电耗煤为标准煤 370g/(kWh)左右。电厂利用煤的热值,把热能转变为电能。2) 蒸汽机车用煤:占动力用煤 2%左右,蒸汽机车锅炉平均耗煤指标为 100kg/(万吨 km)左右。3) 建材用煤:约占动力用煤的 l0%以上,以水泥用煤量最大,其次为玻璃、砖、瓦等。4) 一般工业锅炉用煤:除热电厂及大型供热锅炉外,一般企业及取暖用的工业锅炉型号繁多,数量大且分散,用煤量约占动力煤的 30%。5) 生活用煤:生活用煤的数量也较大,约占燃料用煤的20%。6) 冶金用动力煤:冶金用动力煤主要为烧结和高炉喷吹用无烟

6、煤,其用量不到动力用煤量的 1%。(2)炼焦煤我国虽然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炼焦煤资源还相对较少,炼焦煤储量仅占我国煤炭总储量27.65%。炼焦煤类包括气煤 (占 13.75%),肥煤 (占 3.53%),主焦煤 (占 5.81%),瘦煤 (占 4.01%),其它为未分牌号的煤 (占 0.55%);非炼焦煤类包括无烟煤 (占 10.93%),贫煤 (占 5.55 % ), 弱碱煤 (占1.74%),不缴煤 (占 13.8%),长焰煤 (占 12.52%),褐煤 (占 12.76%),天然焦 (占 0.19%),未分牌号的煤 (占 13.80%)和牌号不清的煤 (占 1.06%)。炼焦煤的主要用途

7、是炼焦炭, 焦炭由焦煤或混合煤高温冶炼而成, 一般 1.3 吨左右的焦煤才能炼一吨焦炭。焦炭多用于炼钢,是目前钢铁等行业的主要生产原料, 被喻为钢铁工业的 “基本食粮”。(二)人们通常把开发煤炭资源的企业称作煤矿, 把开采出来的煤矿产品称为煤炭。 我国古代曾称煤炭为石涅,或称石炭。它是植物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复杂的生物化学、地球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转化而成的一种固体可燃矿产。 它不仅是工农业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主要燃料,而且还是冶金、化工、医药等部门的重要原料。据统计,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1995 年,生产占 75.5%,消费占 75.0%。在国民经济中,工业、

8、农业、交通运输的发展都离不开煤炭。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煤炭的用途和综合利用价值将会越来越大。可以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都将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矿物原料特点( 一) 煤的物理性质煤的物理性质是煤的一定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的外部表现。 它是由成煤的原始物质及其聚积条件、转化过程、煤化程度和风、氧化程度等因素所决定。包括颜色、光泽、粉色、比重和容重、硬度、脆度、断口及导电性等。其中,除了比重和导电性需要在实验室测定外,其他根据肉眼观察就可以确定。 煤的物理性质可以作为初步评价煤质的依据, 并用以研究煤的成因、变质机理和解决煤层对比等地质问题。1.

9、 颜色是指新鲜煤表面的自然色彩,是煤对不同波长的光波吸收的结果。呈褐色黑色,一般随煤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加深。2. 光泽是指煤的表面在普通光下的反光能力。一般呈沥青、玻璃和金刚光泽。煤化程度越高,光泽越强;矿物质含量越多,光泽越暗;风、氧化程度越深,光泽越暗,直到完全消失。3. 粉色指将煤研成粉末的颜色或煤在抹上釉的瓷板上刻划时留下的痕迹, 所以又称为条痕色。 呈浅棕色黑色。一般是煤化程度越高,粉色越深。4. 比重和容重煤的比重又称煤的密度, 它是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 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 煤的容重又称煤的体重或假比重, 它是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

10、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煤的容重是计算煤层储量的重要指标。褐煤的容重一般为1.05 1.2 ,烟煤为 1.2 1.4 ,无烟煤变化范围较大,可由 1.35 1.8 。煤岩组成、煤化程度、煤中矿物质的成分和含量是影响比重和容重的主要因素。在矿物质含量相同的情况下,煤的比重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大。5. 硬度是指煤抵抗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 根据外来机械力作用方式的不同, 可进一步将煤的硬度分为刻划硬度、压痕硬度和抗磨硬度三类。 煤的硬度与煤化程度有关, 褐煤和焦煤的硬度最小,约 2 2.5 ;无烟煤的硬度最大,接近 4。6. 脆度是煤受外力作用而破碎的程度。成煤的原始物质、煤岩成分、煤化程度等都对煤的脆

11、度有影响。在不同变质程度的煤中,长焰煤和气煤的脆度较小,肥煤、焦煤和瘦煤的脆度最大,无烟煤的脆度最小。7. 断口是指煤受外力打击后形成的断面的形状。在煤中常见的断口有贝壳状断口、参差状断口等。煤的原始物质组成和煤化程度不同,断口形状各异。8. 导电性是指煤传导电流的能力,通常用电阻率来表示。褐煤电阻率低。褐煤向烟煤过渡时,电阻率剧增。烟煤是不良导体,随着煤化程度增高,电阻率减小,至无烟煤时急剧下降,而具良好的导电性。( 二) 煤的化学组成煤的化学组成很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有机质和无机质两大类,以有机质为主体。煤中的有机质主要由碳、氢、氧、氮和有机硫等五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氧占有机质的

12、95%以上。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和其他元素。煤中有机质的元素组成,随煤化程度的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一般来讲,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氢和氧的含量越低,氮的含量也稍有降低。 唯硫的含量则与煤的成因类型有关。 碳和氢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重要元素,氧是助燃元素,三者构成了有机质的主体。煤炭燃烧时,氮不产生热量,常以游离状态析出,但在高温条件下,一部分氮转变成氨及其他含氮化合物,可以回收制造硫酸氨、尿素及氮肥。硫、磷、氟、氯、砷等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含硫多的煤在燃烧时生成硫化物气体,不仅腐蚀金属设备,与空气中的水反应形成酸雨,污染环境,危害植物生产,而且将含有硫和磷的煤用作冶金炼焦时,煤中的硫

13、和磷大部分转入焦炭中,冶炼时又转入钢铁中,严重影响焦炭和钢铁质量,不利于钢铁的铸造和机械加工。用含有氟和氯的煤燃烧或炼焦时,各种管道和炉壁会遭到强烈腐蚀。将含有砷的煤用于酿造和食品工业作燃料,砷含量过高,会增加产品毒性,危及人民身体健康。煤中的无机质主要是水分和矿物质, 它们的存在降低了煤的质量和利用价值, 其中绝大多数是煤中的有害成分。另外,还有一些稀有、分散和放射性元素,例如,锗、镓、铟、钍、钒、钛、铀 等,它们分别以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煤中。 其中某些元素的含量, 一旦达到工业品位或可综合利用时,就是重要的矿产资源。通过元素分析可以了解煤的化学组成及其含量, 通过工业分析可以初步

14、了解煤的性质, 大致判断煤的种类和用途。煤的工业分析包括对水分、灰分、挥发分的测定和固定碳的计算四项内容。1. 水分指单位重量的煤中水的含量。煤中的水分有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和结晶水三种存在状态。 一般以煤的内在水分作为评定煤质的指标。煤化程度越低,煤的内部表面积越大,水分含量越高。水分对煤的加工利用是有害物质。 在煤的贮存过程中, 它能加速风化、破裂,甚至自燃;在运输时,会增加运量,浪费运力,增加运费;炼焦时,消耗热量,降低炉温,延长炼焦时间,降低生产效率;燃烧时,降低有效发热量;在高寒地区的冬季,还会使煤冻结,造成装卸困难。只有在压制煤砖和煤球时,需要适量的水分才能成型。2. 灰分是指煤在规

15、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的固体残渣。它是煤中的矿物质经过氧化、分解而来。灰分对煤的加工利用极为不利。灰分越高,热效率越低;燃烧时,熔化的灰分还会在炉内结成炉渣,影响煤的气化和燃烧,同时造成排渣困难;炼焦时,全部转入焦炭,降低了焦炭的强度,严重影响焦炭质量。煤灰成分十分复杂,成分不同直接影响到灰分的熔点。灰熔点低的煤,燃烧和气化时,会给生产操作带来许多困难。为此,在评价煤的工业用途时,必须分析灰成分,测定灰熔点。3. 挥发分指煤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产生的可燃性气体。 它是对煤进行分类的主要指标, 并被用来初步确定煤的加工利用性质。煤的挥发分产率与煤化程度有密切关系,煤化程度越低,挥发分越高,随着煤化程度加深,挥发分逐渐降低。4. 固定碳测定煤的挥发分时,剩下的不挥发物称为焦渣。焦渣减去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