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十分钟教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619060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间十分钟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间十分钟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间十分钟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间十分钟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间十分钟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间十分钟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间十分钟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间十分钟教案课间十分钟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2、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并在与同伴、小学生的互动中大胆表达。3、向往小学生活,渴望成为一名小学生。活动准备:1、参观小学并与小学生对话,对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有所了解。2、录像课间十分钟,邀请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活动过程:1、认识小学生,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们一起活动。你们看,他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小学生?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请出小学生,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通过小学生的书包、红领巾等特征进行判断。)(2)请小学生自我介绍,师幼共同欢迎小学生。2、迁移参观经验,

2、理解”下课”的意思。(1)小学生哥哥在xx小学上学。你们还记得去这所小学参观的事情吗?那天、你们在小学里看到了什么?(师幼共同回忆参观小学的情形,鼓励幼儿交流在小学校园内的所见所闻。)(2)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和我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呢?(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再请小学生介绍、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每天上午要上四节不同的课。每节课都是四十五分钟,每上完一节课就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这十分钟就是下课时间。学校里会有铃声或音乐提醒大家上课和下课。)3、观看录像课间十分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作用。(1)课间十分钟有什么用呢?你看到小学生在下课的十分钟里会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积极回忆,大胆想象,主动表述

3、。)(2)小学生哥哥给我们带来了课间十分钟的录像,我们来看看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播放录像,师幼共同观看。)(3)幼儿自由结伴讨论、交流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做些什么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教师鼓励幼儿有疑问时去问问小学生。初步引导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是小学生入厕、喝水、换课本和游戏的时间。4、实践活动。学习安排课间十分钟。(1)如果你是小学生,你会在课间十分钟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试着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当评委。看看谁安排得合理。(2)幼儿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了解幼JL的课间活动内容。5、交流、讨论,知道要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1)谁愿意来介

4、绍自己在课间十分钟做了些什么?(请幼儿互相交流,大胆介绍自己课间十分钟做了哪些事。鼓励幼儿主动了解同伴对课间十分钟的安排。)(2)我们来听小学生哥哥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小学生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让幼儿知道课间首先要解决入厕和喝水的事、学习上的事,如果有时间再和同伴游戏。)课间十分钟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课间活动的丰富多彩,体会同学们的欢乐心情。2通读课文,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3理清课文思路,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片断写具体的方法。教学重点从课文叙述中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片断的方法。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通读课文,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5、二)理清文章思路。(三)了解课间活动的丰富多彩,体会同学们的欢乐的心情。二、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了解课间活动的丰富多彩,体会同学们的欢乐心情。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课间十分钟”对于我们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了。那么,在课间十分钟里,你们都开展过哪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自由发言)读读课文,想想课文描写的场面在你们身边是不是也经常出现。(二)通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讲了哪几项活动?学生通过自由读课文,不难答出: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2快速读课文。看课文还写了哪几项活动?学生也不难答出:跳皮筋、跳绳、踢毽子、老鹰捉小鸡。3看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讨论答出:

6、同学们活动的时间和地点。4通观全文,课文可分为几个段?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归纳:全文可分为两大段:第1段就是第1自然段。讲课间活动的时间和地点。是全文的总起。第2段是第25自然段。具体描写课间活动的内容。(三)再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要求看清字形,读准字音。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教师要注意听学生的读音是否准确。本文中有两个多音字,教师可采用“选音”的形式作为巩固练习加深印象。如:喝彩(h5h8)小将(ji4ngji1ng)3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如敏捷、纵身一跃。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如:海底捞月、沸腾。(四)讲读课文。1指名读第1自然段。谁能用概括、准确

7、的语言说说第1段的段意。因为第1段比较简单,教师可利用它考查一下学生前面知识掌握的情况。指名答:下课了,同学们到操场参加自己喜爱的课间活动。2自由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先讲的什么?后讲的什么?(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作者先介绍活动地点,再对活动内容进行具体叙述。3自己再读读活动内容那部分,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样进行具体介绍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观众“围满”“喝彩”衬托出了比赛的激烈、精彩;乒乓小将“你推我挡”“十几个回合”说明乒乓小将打球认真,水平高。4指名朗读这一段。5看看第3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指名答:都是先介绍活动地点,再具体叙述活动内容。6按照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小组学习第3自然段。7汇报学习结果。重点汇报作者是怎样具体叙述一个小同学是怎样爬竿的?“纵身一跃”、“像敏捷的猴子”、“迅速”、“不一会儿”都说明小同学动作灵巧、熟练。“他笑着向下张望”写出了小同学那种高兴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