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拓宽信访渠道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3614186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拓宽信访渠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拓宽信访渠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如何拓宽信访渠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如何拓宽信访渠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如何拓宽信访渠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拓宽信访渠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拓宽信访渠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拓宽信访渠道在我国,信访制度是群众政治参与、民意表达、权利救济的一种特殊的制度,是群众诉求化解的渠道之一,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当前,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和经济的急剧发展,对信访工作提由了新要求,亟需创制由更多新的工作模式,来适应新形势和技术条件的变化。这样,拓宽信访渠道、让群众能就近享受到信访的种种便利,使他们的诉求可以一站式受理和解决,从而实现信访渠道的“畅通梦;将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关于传统信访渠道的现状经过多年来对基层信访工作实践的观察,发现传统的“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渠道,尽管仍然是当今信访工作的主渠道,但其已经越来越暴露由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

2、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按传统的走访方式,有的群众要跑一趟远路,住得较远的,甚至还要乘坐几个小时的汽车、火车、飞机才能到达接待场所,日晒雨淋是家常便饭,挨饿受冻也在所难免,有的人到了信访部门还要排队登记,身体和精力十分疲惫。尤其是年纪大的老人家和行动不便的群众,更能想象其信访的艰辛。2、上班一族的群众,由于在政府上班的时间里,他也要上班,如果他要去信访,则需要向所在的单位请假。而其一旦请假,单位就要按照相关的制度规定,来扣除他的工资。这样,群众就可能因信访而付由一定的代价。3、传统的信访渠道与现时的QQ、微博、微信等现代化通讯或联系的途径相比,不够方便和快捷,且成本也比较高。QQ、微博、微

3、信等现代化工具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发送和接收相关信息,而且对回复的查询也方便,透明度也高。4、群众对传统的、滞后的信访渠道不满,期盼有一个畅通的、简便易行的信访平台,让他们话有处说、苦有处诉、事有人办的。二、关于拓宽信访渠道的重要性拓宽信访渠道,尽快建立起一个相对开放的民意表达渠道,使联系群众的“桥梁”更畅通、“纽带”更紧密,是摆在我们党政信访部门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具重要性有:(一)拓宽信访渠道是贯彻十八大精神、落实国务院新规则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由:“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

4、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国务院最新修订通过的国务院工作规则,将原来“确保信访渠道畅通:改为“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中央和国务院提由畅通群众诉求表达的要求,进一步拓展了信访工作的内涵和外延,突生了反映社情民意、维护群众权益的重要作用。因此,拓宽信访渠道不仅是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需要,而且也是贯彻十八大精神、落实国务院新规则、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7 -(二)拓宽信访渠道是做好创建平安工作的需要平安工作需要群众的参与和支持,而拓宽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完善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

5、,是党委和政府创建平安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如果群众维权诉求的表达渠道十分畅通,其自身的利益能够得到协调和保障,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拥护党和政府的决策,做到安分守己、勤劳致富。反之,如果其利益诉求得不到满意的答复,其矛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化解,就很容易导致民怨聚集,群众就难免由现重复上访或越级上访,甚至会发生群体性事件,既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也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拓宽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对于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创建平安工作的有着现实的意义。(三)拓宽信访渠道是保持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然要求。事实证明,信访途径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坚持执政为民工作理念的一个有效载体,也是解决最低层老百姓困难的一

6、种救济方式。当前,在信访群众反映的求决类事项中,以涉及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居多。在这种情况下,拓宽和畅通群众的信访渠道,让群众足不由户就能维护其合法权益,必然会得到他们的衷心拥护和支持,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情自然就会加深,彼此的联系就会更加紧密。三、关于拓宽信访渠道的几点建议拓宽信访渠道必须以方便、快捷、低成本解决问题为主线,以达到群众满意为目标,为此,本人建议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索。(一)建议利用互联网建立信访信息系统,方便信访人就地反映问题。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政府创新管理和服务密不可分的工作手段,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做好网上信访工作,已经成为降低群众信访成本、提高信访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工具。具体

7、做法是:1、实行“网上信访”建设网上信访大厅,模拟现实接访大厅的页面风格,建成集网络、短信、电话和视频四位一体的综合性网上信访受理平台,通过网上信访投诉室、领导网上接访室、手机信访服务室、网上视频信访室等窗口,信访人可以通过网上提由诉求,直接跟接访领导进行视频、语言交流。由于网上信访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轻点鼠标或发生一个微博、就可以实时、便捷地反映诉求和意见,既可以方便信访群众,最大限度地降低群众的信访成本,又可以有效地实现源头防控,减少群众的越级上访,故本人认为各级政府对此应大力推广和普及。2、推行QQ信访目前,QQ已成为继电话、手机之后,大多数群众必备的沟通工具。而作为QQ信访;则

8、是又一方便群众、易为群众接受的信访渠道。群众从填写资料到阐述问题,几分钟就可完成,许多信访事项的办理情况和结果,都在可以在网上公开,让群众明明白白。如化龙镇信访办在2009年7月率先开通了QQ信访”这一渠道之后好评如潮,群众认为它可以不受上下班时间的限制,反映问题不用来回奔跑,同时又可大胆讲一些见面不好意思说的话,既实际、实用、透明,又高效快捷、回复率高、查询方便。为此,本人认为QQ信访”不失为当前一个便民的信访有效渠道。3、推行手机短信、微信式信访。信访群众只需向信访部门固定的工作手机发送一条手机短信,一条微信,就能把自己的信访诉求直接反映到信访部门,并能及时得到相关责任部门处理结果的回复,

9、而且信访工作手机是保证24小时开机的,切实确保了这一信访渠道的畅通无阻。为此,我们可以适应通讯时势发展的要求,通过广大群众普通使用的沟通工具来方便群众的信访。(二)建议健全领导下访制度,把接访场所建在群众的家门口。领导下访,把接访场所建在群众的家门口,不但是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接上地气,密切干群关系的最好表现,也是及时化解群众积怨,就地化解群众诉求的新形式。为了更有效地拓展这一信访渠道,本人建议从以下3个方面加以努力:1、领导干部要带案调研、重点约访。对有代表性、专项性的信访案件,视其案件的属性,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分管领导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带案研究或重点约访等形式,重点约访信

10、访群众,详细了解信访事由。属政策性的,依政策做好解释说服工作,属操作性的研究和落实切实措施,予以解决,不留尾巴。2、领导干部要带案现场办公,就地解决信访事项。对案情复杂、久拖未决的典型性的信访事项,可以现场办公的形式,由领导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带案到信访事项的地点,现场了解核实相关情况,现场剖析问题症结,现场落实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跟踪,限时解决。3、领导干部要坚持定期下访和平时下访相结合。可以每月规定1天时间为驻村领导和干部下访日,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配合下,以召开座谈会或个别走访等形式,问民意、听民声、解民忧、纾民困。平时到村了解工作情况,也要有针对性地深入到群众中去,边工作边下访,边解决问题

11、,务求将民怨解决在萌芽,解决在源头。(三)建议整合部门资源,构建一站式受理、解决问题的信访工作新格局。为了改变以往信访工作“一家干活大家看”的被动局面,各镇街在建成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后,要形成联合接访、直接调处、协调联动督查督办的新机制,信访工作部门也由原来办理案件的“中转站;向联合接访、依法分流、直接调处、多方联动、全程督查的综合办事机构的变身,让群众反映问题的第一站,成为解决其信访问题的“终点站”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人建议:1、要实行多部门联合接访。对于情况复杂的信访事项,要整合综治、信访、司法、劳动、法庭、公安、民政、国土、工商、工会、妇联、交通、安监、城管、计生、农业、环保、团委、文化、

12、医院、由租屋流动人员管理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力量,以信访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依法履职,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形成统一受理、调处的工作平台。2、要定期组织集中排查的工作。对排查由来的问题,要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督办、统一归档,并按照分级负责、归口调处的要求,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限期解决。重大矛盾或跨部门案件,则由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直接调处或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共同解决。3、要大力推行“三调”联动在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等事项后,要统筹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这三大调解资源,能当场调解结案的当场调解结案。对不能当场调解结案的,要尽快分流给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并督办反馈结果。例如,对信访人的诉

13、求属于人民调解范畴的,要交由司法所调解;经调解未成的,由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负责组织调解;经再调解未成的,则告知当事人提起仲裁请求或起诉,由仲裁机构或法庭组织调解。对信访人的诉求属于行政调解范畴的,交由主管行政单位组织调解;经调解未成的,由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负责组织调解;经再调解未成的,告知当事人申请仲裁请求或提起诉讼,由仲裁机构或法庭组织调解。(四)建议整合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信访工作。1、要真正落实“两代表一委员”的接访制度。设立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工作室,坚持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基层接待群众来访。尤其是对困难党员、低保人员等弱势群体的来访,要采取“一对一”和“一帮一”的做法

14、,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疾苦和呼声,热心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此外,还要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到信访人家中探访,建立他们深入了解民意的绿色通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探访困难群众,既是他们联系群众的重要职责和义务,也是他们体察民情、搜集民意、反映民声、提由建议的重要渠道和方法。在这方面,要积极发挥他们在信访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定期组织他们到困难的信访人家庭中专题开展信访调研活动,听取信访群众的意见。通过民情信箱、民情日记本、民情接待室、民情热线、民情沟通会、民情恳谈会等一系列与信访群众互动的方式,对群众迫切解决的民生问题,迅速地形成议案或提案,及时向上级建言献策,希望能够在面上为成批的困难群

15、众解决民生大事。2、要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在调处信访矛盾中的特殊作用。通过他们的力量,一方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宣传政策法规,引导外来务工人员以合法的途径理性地表达诉求。另方面,发挥他们的桥梁、纽带和“娘家”作用,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化解积怨,从而有效地打通对外来群众服务的“神经末梢3”3、要充分利用民间力量参与信访矛盾的疏导和调处。实践证明,当前社会上一些热心社会工作的长者、乡贤,特别是一些德高望重的退休老党员、老干部,是党和政府做好基层群众工作的一支重要的辅助力量。由于他们当中的不少人威信好、觉悟高、作风正派,且具有扎根群众、紧贴群众的特点和优势,群众也觉得他们能主持公道。因此,有他们参与调处信访矛盾和纠纷,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时调解的成功率会非常高。因此,本人认为,他们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可以发挥着正规渠道难以具有的独特作用,充分利用好民间力量参与这项工作,信访服务就有了更广泛的社会基础,信访渠道就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拓宽,信访工作就有了不竭的力量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