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读书笔记精选15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613492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师读书笔记精选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老师读书笔记精选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老师读书笔记精选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老师读书笔记精选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老师读书笔记精选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师读书笔记精选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师读书笔记精选15篇(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师读书笔记精选15篇仔细读完一本著作后,信任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老师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老师读书笔记1最近我细致拜读了吴放老师的和孩子一起跳舞。书中作者将自己的教化生活以简洁朴实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故事,书信的形式娓娓道来,读起来倍感亲切。书中介绍的一些方法,有时能轻而易举地解决我遇到的一些困惑。看完此书使我感受到了幼儿教化工作的多姿多彩,同时也使我对幼儿老师这份平凡的职业有了新的相识。曾经,在我的脑海中多数次闪过这样的想法:幼儿老师是个辛苦而又不被人理解的职业:每天早上七八点到幼儿园起先劳碌,接

2、待家长、组织活动、开会、学习、看午睡始终忙到了下午四五点钟,有时还要加班布置环境,晚上还要做一些文案工作,做得很苦,做得很累,却有时得不到家长的认同和理解。有些家长甚至会常常埋怨老师没有很好照看好自己的孩子,有时仅仅是为了孩子的裤子穿反了或者是鞋带没有系好。但当我细致阅读了吴放老师的和孩子一起跳舞后,我的想法就彻底改变了。换个角度看待问题,我发觉其实我们并不是这么辛苦、惊慌而又劳碌的工作着,我完全可以让孩子们的所思所想,让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成为我欢乐工作的动力。原来,欢乐的工作是这么简洁的一件事!孩子还是孩子,我还是原来的我,原来苦痛和欢乐只是一个想法的转变,只是那么一点点的变更。当我惊异的意识

3、到后,我真的发觉,我的工作中到处充溢着快乐和甜蜜。有时,当我午餐过后,拿着书在孩子旁看时,不知不觉中,我的身后躲着几个小家伙笑着给我敲背呢;有时,当和孩子们一起到大型玩具处玩耍时,孩子们时常传来叫我一起来玩的亲热叫唤声;有时,当家长们从我手中接过孩子的衣服真诚的对我说感谢这些让我兴奋不已,原来欢乐地工作可以是这么简洁!读了这本书,真的是受益匪浅,我肯定会怀着“我孩子一起跳舞”的情怀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最终,用书中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保持一颗童心,学会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妙。”老师读书笔记2始终以来,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份膜拜,如何能不停的在多从角色中转换,课堂上的老师;生活中的家

4、长;心灵上的挚友;“最美老师”的报道,给了我更多坚持的理由,有了这份坚持,让四周的孩子都能感受到爱。让老师,不再是职业称呼,而是一份爱的代言。“最美老师”的事迹也给我们现行的教化评价机制一个启示。衡量一个老师是否优秀,除了关注老师的教学水平、业务实力、学生成果这些显性指标之外,还应当更多地关注老师的爱心和责任心。爱心和责任心都体现在日常的教化教学工作中,点点滴滴,虽不简单量化和评估,但这却是作为一名老师必需具备和发扬的,也是做好教化工作的前提。其实,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肯定非得追求成为一位“名师”,但应当力求成为一名“最好的老师”: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细致细批改每一本作业,开快乐心组织每一

5、次活动,认仔细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最美老师的故事中,有很多细微环节反射出剧烈的责任感,每一个细微环节都因为老师的“责任”而得到了坚持,最终救下了三条人命。什么是最美老师?怎么样才算是好老师?我的理解是,不放弃、不舍弃每一个学生。在我们的教学中,总会遇到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孩子,但是对 于一名 老师来说,没有坏的学生,只有不懂得教化的老师。每个学生身上都潜藏着优点和才华,作为老师,应当耐性地去发觉、去激励、去关注。我从教15年,教过了许多孩子,我觉得老师这个职业让我很充溢,虽然每天都很劳碌,但和孩子们在一起,是一件快乐的事。特殊是每当一个所谓的“坏孩子”爱上了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果,会有一种特殊

6、华蜜的满意感。最美老师的报道也让我重新思索对于老师这个职业的理解,我觉得每个老师都应当像他们一样有爱心,有责任心,想家长不能想到的,做家长不能做到的。老师读书笔记3我们一直要求学生做听话的乖孩子,做一个敬重老师的好学生,然而反身自问,你敬重他们了吗?现代教化首先要求教化工作者做一个敬重学生的好老师,只有敬重学生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才能让学生真正敬重你。敬重学生首先要敬重学生之间的差异,作为老师应着力去关切每一位学生,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的特点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不同的情感体验与沟通。假如用同一种方法同一种模式同一个标准,去要求每一位学生,毫无区分,其实那就是一种冷眼旁观,不负责任,也是极大的

7、不公正不公允,也是极大的不道德不民主的表现。我们既要敬重学生的差异,也要敬重学生的特长,一个人在社会上吃饭生活,在社会上立足,是靠他的特长,培育一个有特性的学生可能比培育若干个平凡的高校生更有意义。不具备爱心的人当了老师对自己是一种熬煎,对学生是一种苦痛,甚至是一种万劫不复的生命灾难。现代老师的职业道德可以归结和提炼成一个字“爱”,有了爱老师的职业道德便全有了,作为老师爱心比什么都重要。有爱学生就要尽自己的最但努力,爱心和爱的教化往往能创建奇迹 。世界上千千万万种教化方法,爱的教化是一种最宏大的方法,有爱就有希望,有心就有力气。老师读书笔记4“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当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

8、比小孩还要小。”陶行知先生的小孩不小歌。从这首生动的小诗里可以看出,陶行知儿童教化思想的根本点在于正确地看待儿童。和成人比较,儿童小的只是生理,只是年龄,不小的是他的“心”,是他的精神生命;在陶行知先生的心目中,儿童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儿童的精神生命与成人是同等的。陶行知先生奉行教化民主,强调儿童与成人的同等。表现在儿童教化上,特殊强调三个理念1.信任。信任的是潜能。教化学、心理学探讨表明,人类才智充其量开发不足10%,每个孩子,哪怕是残疾孩子,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敬重。敬重的是人格。儿童与成人,在人格上是同等的,应当赐予极大的敬重。在人格结构中,自信是根基。因此教化者应当特别留意爱护和

9、激发儿童的自信念,帮助他们树立胜利者的心态,这才是握住了开发巨大潜力的金钥匙。3.理解。理解的是心灵。人是千差万别的。各人所处的环境也是千差万别。因此,决不能用单一的尺度去衡量每个人的生命价值。胜利的真正含义是各自尽展潜能,人人创建最好的自我。在不承认差异的教化里,大多数儿童是找不到自信的,因而其潜力开发的路径必定被堵塞。差异不仅应当可以接受,而且应当成珍贵的财宝加以开发。在教化改革的今日,许多教化者呼喊的教化同等。“蹲下来看孩子的世界”,这句话或许就能充分体现这个教化理念。现在,我们的班级中,有不少是外来民工子弟,这些学生刚转来时,其中有部分学生基础差且思想、道德与老生有着不小的差异,假如对

10、这些学生有羞辱、讪笑、蔑视和冷漠的现象出现,只会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干扰他们的学习,破坏和谐的教学氛围,只会给教化带来不利的因素。为此,我们将牢记陶行知先生的训诲,树立同等育人的理念,本着“爱满天下”的精神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真正为学生服务,让他们人人得到敬重,人人享有机会,人人有所追求,人人体验到胜利的喜悦。老师读书笔记5有人说:“一本教化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化理念,有切实、详细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化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数学老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好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我结识了小学数学老师,当我看到她时,犹如看到了一本武

11、林秘籍,在经过仔细研读之后,对于数学教学,我有了更加深化地理解。一节校级教研课,我从小学数学老师“植树问题”这篇文章中得到了启发,上出了我从教以来最胜利的一堂课。虽然不算优秀,但是对我来说进步特别大,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教学进度掌控合理,学生比较投入,这都是我以前的课堂中没有做到过的,那一次,我很满意,是小学数学老师给了我这种满意感。如今,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详细的帮助,小学数学老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建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她的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奇,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数学教改的冲锋号。这本书中须要我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做为老师我始终在努力,

12、通过对名师们课堂的学习,使我解开了很多教学中的困惑,教会了我如何和孩子相处,如何在课堂上调控,如何为孩子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和自由健康的成长空间。于是在读书中,我一每天变得充溢,一每天领悟了教化的真谛,一每天感受着教化的神圣。对于我们老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读了小学数学老师,使我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谛:老师的人生,应当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我们要做创新型老师,不但具有无私奉献的师魂,诚恳正直的师德,全面发展的师观,教书育人的师能,严谨求实的师风,而且还应具有开拓进取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勇于拼搏的英气,甘愿奉献的“傻”气,自强不息的骨气。虽老师生活清贫,

13、但我愿把追求完备的教学艺术作为一种人生目标,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国的教化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中。老师读书笔记6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老师的建议,我受到深深感受。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老师的我们有更明确的方向,给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尽管今日的教化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头有很大的改变,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日的教化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刚好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老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老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老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的确让我产生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年轻老师,的确发觉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

14、、写反思等,仰视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给老师的建议这本书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情。他还在书中举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老师上一堂特别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在场的全部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多少时间来打算这节课”时,这位老老师说:“对这节课,我打算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打算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埋怨着时间的消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允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成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一节公开课

15、,花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寻着相关的图片和学问;有时为写一片论文也是费尽心机,趴在电脑前奢侈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常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须要和对学问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胜利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老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学问,才能学会创建性地运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老师所不行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夜以继日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16、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多少书呢?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阅历向我们阐述很多宏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头,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化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变更或消逝。今日,我浅谈读给老师的建议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许多阅历都值得我去一一倾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宝!老师读书笔记7“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书名起得恰到好处,另人对此书很是憧憬。品读其序言,就能够感受到这是一本非常贴近我们一线老师的书,就如作者在序言中提到的“草根化的案例”等语句,到处体现着此书对我们老师的价值。看来,这是一本能够陪伴我们度过漫漫暑假的好书。作者奇妙地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