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 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361340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 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 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及其定性的关系。 2、通过阅读表格了解不同材料的电阻特性。 3、了解金属导体的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和超导现象。 4、了解电阻大小的改变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经初步分析能猜测影响电阻的一些因素。 2、知道在与一个物理量的相关因素较多时,能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方案设计。 3、能根据实验思想设计需要的实验方案。 4、能从实验结果定性得出导体电阻与其长度、粗细和组成材料之间的关系。5、能设计实验来探究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加学习活动。 2、感受科学

2、知识、科学方法可应用于科学技术领域,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二、教学重点从实验结果得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粗细、材料之间的关系。三、教学难点根据实验思想设计需要的实验方案四、教学准备演示实验工具:电流表、小灯泡、温敏电阻(金属材质)、电源、开关、导线; 学生实验工具:9组学生实验器材五、教学过程课程导入: 老师家的电风扇坏了,经检查是其中的一根导线断了,手头上有铜线、铁线、铝线,用哪一根会比较好?铜丝 为什么? 铜丝的导电能力好真的是这样吗?一、探究导体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猜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还有哪些?生答:导线的粗细、长度、温度等有这么多因素在影响着电阻大小,实验过程中该用到怎样的实验探

3、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时,设置对照组有哪些注意事项? 只让被研究的因素改变,其余因素控制不变。【设计电路图,用于测量电阻大小】1、根据课堂生成学生自主评价各电路图的优缺点完善电路图; 2、该电路图如何判断电阻大小?小灯泡亮暗和电流表示数 3、从灯泡的亮暗,电流表示数大小可以感知到电阻的大小,我们把这种科学方法叫做?转换法。【设计实验方案】 1、与温度的关系 变量?温度 如何改变温度? 一个常温,一个加热 需控制哪些因素相同?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如何判定电阻大小?灯泡暗,电流表示数小,电阻大。【进行演示实验】准备已连接好的电路,先看一看常温下灯泡的亮度,以及电流表示数。接着

4、用酒精灯加热,看看变化,并记录。【得出结论】温度会影响电阻大小,温度越高,金属导体电阻越小。合作学习:1、请同学们挑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因素,设计关于研究它的实验方案; 2、各组交流实验方案; 3、教师提示实验注意事项; 4、各组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得出规律。二、不同材料电阻的特性科学家也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通过定量分析,测出了不同材料的电阻。查表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生:得出不同物质的导电能力不同;银的导电性能最好,其次是铜、铝;师:还可以获得哪些信息?仔细看表格的上面一行数据。科学家控制长度1cm,横截面积为1毫米,温度为20,进行实验,也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解决问题】 为什么电风扇中的导线用铜

5、丝呢? 铜丝是电阻小。三、补充阅读:超导体的知识:1、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金属的温度降低时,它的电阻减小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在测定水银在低温下的电阻值时发现,当温度降到-269左右时,水银的电阻变为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 超导体: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质,叫做超导体(注意:不是所有物体都会发生超导现象)2、超导体的应用前景 因为超导体在很低的温度下才会发生超导现象,目前超导体还不能在常温下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只应用于科学实验和高新技术中如果能应用于实际,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好处举几例如下: 输电导线利用超导体,可以大大降低输电的电能损耗 如果把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线圈用超导体

6、制成超导线圈,可以使发电机和电动机的质量减小,功率增大,效率提高 利用超导体可制造出磁悬浮列车。这种列车行驶起来后,由于超导体中强大电流的磁性作用,列车受到向上的推力而悬浮,使列车与路轨之间脱离接触,不产生摩擦。这种磁悬浮列车的运动时速可达几百千米,从北京到上海,只需几个小时。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发言,教师归纳。)五、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物理教学的价值目标取向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物理教学活动中,了解物理的价值,增强物理的应用意识,获得物理的基本思想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综合上述观点,我在探究导体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这堂课中注意到以下几

7、点: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新课标中指出:“物理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在课题的引入上,创设“为什么用铜丝做导线”的问题情境,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回答这样的问题是很简单的,如果能进一步追问“铜做的导线是不是一定比铝做的导线电阻小?”这样在引入上可能更顺畅一些,与本节课的知识关联性更强一些。 二、本节课对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科学方法进行了很好的的渗透,通过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学生掌握了控制变量的基本方法,通过用小灯泡亮度体现电阻的大小使学生对转换法有了进一步认识。 在探究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依据问题设计电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内涵创造了条件,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搭建了舞台。从学生的检测和调查反馈情况来看,就学生的学习这一块的目标基本达到,应该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三、利用生活情景来作教学内容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的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