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安全环境教育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3612449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安全环境教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年级安全环境教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年级安全环境教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三年级安全环境教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三年级安全环境教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安全环境教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安全环境教育教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学路上保安全目标:引导学生认识交通安全事故的危害,培养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展示“警示台”内容:请大家自由阅读这段话,想想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引导学生谈感受,体会交通安全事故给小学生的健康和生命带来的危害与影响。2、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每天都要步行或者乘车往返于学校和家庭之间。随着马路上各种车辆的日益增多,大家的人身安全也越发受到了威胁。如何才能够做到开开心心出门、平平安安回家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上学路上保安全这一课(板书课题)二、真实再现,警钟长鸣1、首先,请大家了解几个与我们小学生有关的交通安全事故案例。请大家阅读课文的“真实再现”部分,想一想,这几个

2、案例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通过读、悟、谈,认识交通安全事故的惨痛教训和提高安全自护意识的重要性。2、你还从课外搜集到了哪些交通安全事故案例?通过这些案例,你又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引导学生展示搜集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进一步深化对交通安全事故危害的认识。3、老师也搜集了一部分关于交通安全事故的资料,请大家观看后在小组内交流感受和体会。播放课件,展示更加丰富的相关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感受和体会。第二课时一、行动在线,情景模拟1、了解了交通安全事故的危害后,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够远离危险,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行动在线”吧

3、!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后交流:(1)我们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容易发生危险?为什么?(2)上学、放学时,我们该如何安全的过马路?为什么?雨雪天要特别注意什么?为什么?(3)乘校车和公共汽车上学、放学时,我们分别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为什么?3小组合作,学生根据课文提示的不同情况自主选择特定情境进行模拟演示,教师引导、学生适时评议并进一步探究缘由。二 拓展延伸,巩固提升1 学生读图,思考:图中提示我们在上学、放学途中,还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除此之外,联系我们自身实际,还有哪些注意事项?2 什么是“马路陷阱”?有哪些“马路陷阱”?我们该怎样预防?先引导学生自己谈理

4、解、谈体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进一步理清认识。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理补充。三 回顾总结,畅谈收获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本课后的感想和收获。2 安全标志要牢记目的:1引导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初步认识各种常用的安全标志,了解他们的特征和作用。2在活动中体验安全标志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境,激情引入师:丁丁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学生,可是在一天的放学路上却因交通事故受了伤,请看(课件)。看了刚才的短片你有什么感想?1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 2教师小结。丁丁因为只顾追蝴蝶而没有注意到红灯信号正提示他不能过马路,结果受伤,多危险啊!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像红灯这样的“不说话”的

5、小帮手,那就是我们随处可见的安全标志。平日多注意观察并记牢安全标志,不仅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最重要的是能使我们免除意外事故的伤害。二 认识标志(一)快乐认标志1 小组交流整理2 小组汇报3 总结(二)趣味识记大比拼活动一:每个学生从课本中的安全标志中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个介绍其特征、作用,并说出自己的记忆方法。在组内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活动二:课件随机出示课本中的安全标志,学生抢答,谁第一个答出即可获奖励一顶“安全帽”。三 总结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二 拓展认知,激发兴趣除了教科书上介绍的这些安全标志,课前老师还让同学们搜集其他的有关安全标志的资料,你能把你搜集到的安全标志介绍给同学

6、们吗?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教师小结。三 帮安全标志找家课件出示高压线、罐装煤气供应站等图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所学给每一幅图配上一个合适的安全标志。四 安全标志伴我行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安全标志,知道了这些标志的作用,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学生谈自己的做法。五 回顾总结、畅谈收获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本课后的感想和收获。卫生安全我做主目的引导学生了解日常卫生保健常识,树立关注卫生安全、关爱自我、珍爱生命的意识。第一课时一 情境导入出示随地吐痰、不正确用眼等画面。引领学生观察后思考:这些行为可能造成的伤害是什么?引出探究主题卫生安全我做主。二 探究学习活动一:了解不良口腔卫生习惯及其危害,学习正确的

7、口腔卫生保健常识。1 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你们想听吗?听时要认真想想自己有没有这种行为,有哪些危害。2 教师讲。3 学生汇报:丁丁牙齿出了什么问题?牙齿损坏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生活中你是怎样保护牙齿的?你还知道哪些好方法?4 教师小结。第二课时活动二:查找生活中的不良卫生习惯,并认识危害。1 谈话:生活中不少人在其他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你们知道哪些呢? 这些不良习惯有哪些危害?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你找到的自己和周围人的不良卫生习惯及其危害,为他们改掉不良卫生习惯提出合理化建议。2 小组交流。3 班级交流。(1)自己和周围的人的不良卫生习惯及其危害。(2)改掉不良卫生习

8、惯的合理化建议。4 教师小结:三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学生基本掌握了一、二年级所开设课程的知识,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环保意识较差,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二、全学年教学目标总要求:(一)双基:1、让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2、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二)思想教育: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2、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

9、识。三、教学内容及重难点:(一)教学内容:1、大树的功劳。2、找寻珍稀动植物。3、纸张的自述。4、画出秋的绚烂。5、滴答滴答下雨了。6、与动物交朋友。7、大树爷爷多少岁。8、感受冬的宁静。9、过个环保的春节。10、聆听春的脚步。11、室内花卉本领大。12、鸟是人类的朋友。13、争做文明小游客。14、玻璃瓶的新生。15、走进昆虫王国。16、是谁阻挡了飞机的起飞。17、拥抱夏的热情。18、节约是一种美德。(二)重点难点:1、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2、学生对动物与人的关系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理解爱护、保护动物的重要性。3、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

10、得到锻炼。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4、体会自然之声的美妙、和谐,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5、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四、具体的措施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5、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五、问题研究与教改设想: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六、执行说明:1、学生组成若干调查小组,选定调查主题。2、广

11、泛阅读报刊杂志,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环境污染及如何保护环境的资料。七、课时安排:本学期教学第19课,下学期教学第1018课。 第一课 大树的功劳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树木与人类的基本关系,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2、引导学生认识大树的价值。3、引导学生关心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关心自然界,培养学生爱护树木的情感。教学准备选取有大树的环境优美的图片、大树底下乘凉的图片、描写大树的诗或者儿歌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树可为人类提供氧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树木有光合作用,树木在光合作用下会释放氧气,就像“绿色工厂”。当我们吸进氧气之后又吐出二氧化碳时,树木会

12、把我们吐出的氧气吸进去,然后释放出清新的氧气,让我们健康、幸福地成长!据统计,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出49公斤氧气,足可供65个成年人呼吸用。由于森林具有遮荫避风、树木呼吸和蒸腾作用,因此有成片树林的地方冬暖夏凉,可以避暑疗养,是我们休息渡假的首选。树木还具有粘附空气中的尘埃的作用,使空气清洁、新鲜。科学测试表明:一亩树林一个月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可吸收尘埃20吨60吨。此外,树木在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特殊空气,能治疗一些疾病,对人体有良好作用,比如,桦树、杨树、桧树等能分泌出植物杂菌素,可以杀死白喉、肺结核、伤寒、痢疾等病原菌。树还可以降低工业区内发出的噪音,

13、在道路两旁栽多种多样的树型、花果和翠绿的枝叶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理想化环境。植树造林对人类生活也很重要,我们的课桌、书柜、纸张等,都是用木材制作的,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的帮助。它还能防止水土流失。在山西、陕西以及边新疆一带,水土流失异常严重!二、转折 由于人们对大树的认识不足,或者由于人类的贪婪导致出现很多毁坏大树的情况。说一说都有哪些?你觉得该怎么办?三、拓展 我们能为大树做什么呢? 第2课 找寻珍稀动植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我国的几种珍稀动植物。2 让学生了解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和措施。3 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植物,加强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植物

14、的教育。4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教材分析本课主要由五个板块构成。1. 开动脑筋,通过展示让学生多多认识珍稀动植物。2. 沉思默想,通过一些数据的对比,引出一些珍稀动植物正在濒临灭亡或者数量急剧减少。为什么会成为珍稀?一个是自然环境的变迁,一个是人类活动的影响。3. 畅所欲言,思考保护濒危生物有什么意义。4. 齐心协力,结合图片,学生从身边做起,如何 保护珍稀生物。5. 走出校园,了解一种珍稀生物的生存现况,提出保护性建议。教学实施1. 教学准备我国珍稀的动植物的图片及生活习性,尤其暗教材中提到的珍稀动植物。2. 教学过程(1)课程引入 课件演示情景,使学生入情入景。A课前唱一个真实的故事第一段。提问 爱看动物世界吗?认识哪些动物?B课件演示,创设情景 我国丰富自然资源以及遭到破坏的情景。教师 看了短片有什么想法?想弄清哪些问题?(2)开动脑筋。教师展示一些珍稀动植物的图片,结合图片让学生认识我国的珍稀动植物。首先认识大熊猫,请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同学们都认识它,请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大熊猫可爱的样子。教师提问:关于大熊猫,你知道哪些?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是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大熊猫体胖,长约1.5米,身体像熊,脸像猫,所以人们称之为熊猫。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