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教学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3606037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教学设计课题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授课教师工作单位东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教材版本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 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杨彩然、董汉英主编的兽医基础教材分析本课是兽医基础第三章病原微生物第一节微生物学基础内容,教学要求是“掌握细菌的形态、排列和结构”。细菌的形态与结构,除能作为细菌的分类和鉴定细菌的依据之一外,还对理解细菌的生理功能、致病、传染免疫、遗传变异、消毒灭菌、预防和诊断畜禽疫病等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这些知识对以后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专业学习奠定基础。课型新授课课时1授课时间月 日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知识

2、技能目标(1)、了解细菌的的大小、计量和表示;(2)、理解细菌的形态和排列;(3)、理解细菌的基本结构,掌握细菌的特殊结构;(4)、能将细菌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教具准备和课上展示才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运用分组合作,培养团队意识,竞争意识;(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思想教育。(2)通过“知识延伸”板块,坚定学好专业技术,为养殖户服务的信念。教 学重 点(1)、细菌的基本排列;(2)、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教 学难 点(1)、细菌的排列。(2

3、)、细菌的特殊结构。(3)、细菌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和“读议讲演练”教学法即:读书指导法、讨论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议讲演练”:分“课前导读议”和“课上议讲演练”两大环节。学习方法小组学习法是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为五个小组,各组相对集中而坐,方便课上讨论。教具多媒体、图片、视频、网络和学生自制教具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思路课前准备把本课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分配给各组上网查询资料、自制教具、阅读、讨论通过学生上网查询资料、自制教具和阅读、讨论,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书,为课上展示才华做准备。新课

4、导入(3分钟)1、请同学们猜猜这几幅图片是什么?【多媒体展示图片,设疑】2、细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其广泛,江海河湖、空气、土壤、人类、动物、植物的体表,以及人、动物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尤其是消化道)中等,都有多种多样的细菌,那么细菌有多大?它的形态和排列如何?它的结构如何?3、展示课题: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学生观察、思考、猜测、抢答导言是一堂课的开始,应具有激发性和启发性。先通过设疑,待学生回答后进行解疑,使学生产生新的疑惑:这是细菌吗?紧接着用一连串的疑问继续设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明确学习内容,导出本节课题。新授课(30分钟)新授课(30 分钟)一、细菌的大

5、小(3分钟)1、细菌是一类个体微小、形态与结构简单,多为二分裂繁殖的单细胞微生物,属原核生物界。那么细菌究竟有多大? (多媒体展示视频)2、出示问题,才华展示(1)、细菌的计量单位:微米(2)、细菌大小意义:在一定条件下,各种细菌的大小是相对稳定的,并具有明显的特征,可作为鉴定细菌种类的一个重要依据。学生观察(第一组学生展示)学生阅读、分组讨论、归纳为了使学生理解细菌的大小,先课件展示在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的情况下,针尖上细菌大小的一段视频,从而使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紧接着在“才华展示”版块,在学生课前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出细菌的计量、表示等有关知识。二、细菌的形态(2分钟)这

6、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菌的几种形态,请你认真观察,并尝试将它们进行分类。学生观察、分类(第一组学生展示)这部分是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和难点。在“细心观察”版块,学生通过细心观察,直观得出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从而得出细菌应该有球菌、杆菌、螺旋菌。“才华展示”版块,主要由学生根据上面观察分类,结合课前阅读和课上讨论,二组学生对细菌的排列方式进行“才华展示”;老师适时点评、补充讲授、展示相关图片,从而突破第一个难点,使学生对细菌排列分类由抽象变为具体,容易掌握。三、细菌的排列(7分钟)“才华展示”版块1、细菌都是以简单的横二分裂方式繁殖,形成一定的排列方式。2、细菌的排列方式(1)、球

7、菌(2)、杆菌(3)、螺旋菌【教师适时点评、补充讲解,多媒体展示有关细菌排列图片。】学生阅读、讨论、归纳(第二组学生展示)学生展示才华四、细菌的基本结构(8分钟)1、下面两副图片分别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你认真观察,填写结构名称。【多媒体图片展示】2、下面是细菌结构示意图,请你认真观察,填写细菌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名称。【多媒体图片展示】(1)、细胞壁(2)、细胞膜(3)、细胞质(4)、核质第一组学生填写结构名称;第三组学生讲解细菌基本结构知识这是本节的第二个重点和难点。在“观察与思考”版块,三组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回答问题;在“请你观察”版块,三组学生在课前阅读、复习已学知识和分析

8、讨论的基础上,很容易填出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在“请你探索”版块,学生在课前导读议和课上分析讨论的基础上,由四组学生讲解“细菌基本结构”知识;五组学生讲解“细菌特殊结构”有关知识;教师对学生的讲解适时点评,补充讲授有关知识,展示相关图片,加深学生对细菌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的理解与掌握,从而突破本节第二个难点。注意强调细菌特殊结构的定义和作用,突出重点。五、细菌的特殊结构(10分钟)细菌除了具有上述基本结构外,某些细菌还具有一些特殊结构,请说出是什么?【展示有关图片并补充说明】1、荚膜2、鞭毛3、菌毛4、芽孢 第四组学生分析、讨论、讲解细菌特殊结构知识知识延伸(3分钟)细菌的结构有何实践意义?

9、在养殖场如何根据细菌的结构特征来消灭有害菌?学生讨论、各组抢答为了将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指导生产实践,在“知识延伸”版块出示问题。通过学生分析、讨论和抢答,教师适时点评、说明,突破本节第三个难点。让学生学以致用,在生产实践中注意消毒灭菌,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反馈练习(5分钟)“智慧闪光我能行” 版块出示反馈练习题1.测量细菌的单位是( )A.纳米 B.微米 C.毫米 D.厘米 E.纳米和微米2.细菌的基本类型有( )A.球菌、杆菌、弧菌 B.双球菌、分支杆菌、弧菌 C.球菌、杆菌、螺旋菌D.弧菌、螺菌、杆菌 E.球菌、弧菌、螺菌 3.不是细菌结构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荚膜 D

10、.鞭毛 E.细胞核 4.属于细菌特殊结构的是( )A.细胞壁 B.鞭毛 C.细胞质 D.核质 E.细胞膜 5.维持细菌固有形态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荚膜 D.芽孢 E.细胞质 6.细菌抵御动物吞噬细胞吞噬的结构是( )A.细胞膜 B.鞭毛 C.芽孢 D.荚膜 E.菌毛 7.革兰染色与细菌的( )有关。A.荚膜 B.细胞膜 C.细胞壁 D.芽孢 E.鞭毛 8.与细胞膜共同完成菌体内外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A.胞浆膜 B.芽孢 C.细胞壁 D.菌毛 E.细胞质9.控制细菌的各种遗传性状的是( )A.细胞膜 B.细胞壁 C.细胞质 D.细胞核 E.核质10.与细菌运动有关的结构是

11、( )。A.细胞壁 B.细胞膜 C.鞭毛 D.荚膜 E.菌毛11.构成菌体表面抗原的是( )A.荚膜 B.芽孢 C.细胞壁 D.菌毛 E.鞭毛12.细菌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壁 D.核质 E.芽孢13.关于芽孢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细菌的特殊结构 B.是细菌的繁殖体 C.是细菌体内折光性强的小体D.营养缺乏时易形成 E.在合适温度、营养条件下可以生成繁殖体14.观察荚膜使用什么染色方法( )。A.革兰氏染色法 B.美蓝染色法 C.荚膜染色法 D.芽孢染色法 E.姬姆萨染色法学生思考后各组抢答为检查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出示反馈练习题。通过各组讨

12、论、抢答,对答对的学生所在组奖励一个“乳酸菌”,最后看哪个组的“乳酸菌”最多。通过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归纳总结(3分钟)教师引导1、 细菌的大小:2、细菌的基本形态可分为三类:球菌、杆菌和螺旋菌。(flash课件展示)3、细菌都是以简单的横二分裂方式繁殖的。4、细菌的结构(flash课件展示)(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核质(2)、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孢学生与教师一起归纳各组抢答为了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并让学生进一步领悟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通过flash课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本节知识要点,从而达到总结回顾、拓

13、展信息的目的。课后作业(1分钟)1、名词解释:荚膜、芽孢2.细菌基本形态可分为哪三类?3、细菌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如何?4、荚膜、芽孢、鞭毛、菌毛的功能如何?5、预习“细菌的营养、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和细菌的致病性”知识,利用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探讨如何在生产实践中消灭有害细菌。学生课下完成第14题的目的是巩固训练本课的知识点;第5题的目的:(1)、训练学生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2)、预习下节知识,进行课前导读议,为下节课做准备;板书设计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细菌的大小二、细菌的形态和排列1、球菌2、杆菌3、螺旋菌三、细菌的基本结构1、细胞壁2、细胞膜3、细胞质4、核质四、细菌的特殊结构

14、1、荚膜2、鞭毛3、菌毛4、芽孢教学后记本节课在设计过程中,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采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获取知识。通过“小组展示组间互补教师讲评”的方法,利用师生或生生互动的形式,完成各模块教学。这样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热情。并通过小组评价手段来增强集体荣誉感。本节课的引入和细菌的大小、形态部分,通过精心设疑,展示有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细菌的结构,引导学生回顾生物及畜禽解剖生理中所学内容,温故而知新,自然导出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对于“知识延伸”部分,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归纳。从而突破难点。 对于本节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