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讲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课后达标检测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3603418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讲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课后达标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讲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课后达标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讲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课后达标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讲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课后达标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讲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课后达标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讲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课后达标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讲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课后达标检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课后达标检测学生用书P127(单独成册)1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尔是化学上常用的一个物理量B某物质含有6.021023 个微粒,含有这个数目微粒的物质一定是1 molC1摩尔氢气分子可以表示为1 mol H2D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 g解析:选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A项错误;如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5 mol,B项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D项错误。2(2017江西重点中学联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18 g CD4中含有NA个碳原子B某无水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5.6 L H2,该无水乙醇中共

2、价键总数为4NAC4.4 g乙醛和丁酸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氧分子的数目为0.25NAD100 mL浓度为1 mol/L的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为0.1NA解析:选C。18 g CD4的物质的量为0.9 mol,故含有0.9NA个碳原子,选项A错误;气体状态未知,Vm不确定,无法计算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乙醇分子中共价键总数,选项B错误;乙醛和丁酸的通式为(C2H4O)n,1 mol (C2H4O)n耗氧量为2.5n mol,则4.4 g乙醛和丁酸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氧分子的数目为0.25NA,选项C正确;因为蔗糖溶液中除了蔗糖分子以外还有大量的水分子,所以100 mL 1 mol/L蔗

3、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远大于0.1NA,选项D错误。3(2015高考海南卷改编)下列指定微粒的数目相等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B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C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和NO含有的质子数D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解析:选B。A.1 mol普通水中含有的中子数是8 mol,1 mol重水中含有的中子数是10 mol,所以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不相等,错误。B.乙烯、丙烯都属于烯烃,通式符合CnH2n,最简式是CH2,所以若二者的质量相等,含最简式的个数相等,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也相等,正确。C.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和

4、NO分子数相同,但是由于每个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不相同,所以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和NO含有的质子数不相等,错误。D.HCl与Fe反应时产生FeCl2,与Al发生反应时产生AlCl3,所以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目不相等,错误。4(2017烟台高三二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44.8 L NO与22.4 L O2反应后的分子数是2NAB12.5 mL 16 molL1浓硫酸与6.5 g锌共热,转移的电子数等于0.2NAC常温常压下,1.8 g甲基(CD3)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AD0.5 mol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2NA

5、解析:选B。A.NO与O2完全反应生成NO2,同时存在2NO2N2O4,故A错误;B.12.5 mL 16 molL1浓硫酸与6.5 g锌共热,0.1 mol的Zn完全溶解,则转移的电子数等于0.2NA,故B正确;C.每个甲基(CD3)含有9个中子,1.8 g甲基(CD3)中含有的中子数为0.9NA,故C错误;D.苯环中无碳碳双键,则0.5 mol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5NA,故D错误。5在甲、乙两个体积不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质量相同的CO、CO2气体时,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入的CO分子数比CO2分子数少B甲容器的体积比乙容器的体积小CCO的摩尔体

6、积比CO2的摩尔体积小D甲中CO的密度比乙中CO2的密度小解析:选D。温度、压强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nm/M可知,相同质量时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的反比,CO、CO2的摩尔质量分别是28 g/mol、44 g/mol,所以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44 g/mol28 g/mol117。A.根据NnNA知,二者的分子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7,所以CO分子数多,A错误;B.根据VnVm知,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以甲的体积比乙大,B错误;C.温度和压强相等,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所以二者的摩尔体积相等,C错误;D.根据M/Vm可知,相同条件下,其密度之比等于

7、摩尔质量之比,所以甲中CO的密度比乙中CO2的密度小,D正确。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100 mL 3 molL1的H2SO4与100 mL H2O混合,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变为1.5 molL1B把100 g 20% 的NaCl溶液与100 g H2O混合后,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C把200 mL 3 molL1的BaCl2溶液与100 mL 3 molL1的KCl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c(Cl)仍然是 3 molL1D把100 mL 20%的NaOH溶液与100 mL H2O混合后,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解析:选B。A错误,100 mL 3 molL1的H2SO4

8、与100 mL H2O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小于200 mL;B正确,w(NaCl)(100 g20%)(100 g100 g)10%;C错误,因为3 molL1的BaCl2溶液中的c(Cl)为6 molL1,所以混合后溶液中c(Cl)大于3 molL1;D错误,因为NaOH溶液的密度大于1 gmL1,加入水的质量等于100 g,所以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10%。7(2017重庆高三模拟)常温下,将0.1 L 0.2 mol/L KMnO4酸性溶液与一定量pH3的草酸(HOOCCOOH)溶液混合,放出V L气体。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3的草酸溶液含有H数目为0

9、.001NAB当1 mol KMnO4被还原时强酸提供H数目为NAC1 mol HOOCCOOH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9NAD该反应释放CO2分子数目为NA解析:选C。A.没有给定溶液体积,无法求算H数目,选项A错误;B.根据反应2MnO5HOOCCOOH6H=2Mn210CO28H2O可知,当1 mol KMnO4被还原时强酸提供H数目为3NA,选项B错误;C.HOOCCOOH分子中含有二个碳氧双键、一个碳碳单键、二个碳氧单键、二个氢氧键,每个分子共有9对共用电子对,故1 mol HOOCCOOH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9NA,选项C正确;D.不是标准状况下,不能用22.4 L/mol计算,无法确定,

10、选项D错误。8下列溶液配制实验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A在容量瓶中先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B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 molL1)通常需要用容量瓶等仪器C配制NH4Fe(SO4)2标准溶液时,加入一定量H2SO4以防水解D用pH1的盐酸配制100 mL、pH2的盐酸所需全部玻璃仪器有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解析:选C。A项,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H2SO4;B项,用浓盐酸配制体积比11的稀盐酸,应用量筒和烧杯;D项,缺少量筒。9将含有2.05 g某高价含氧酸的钙盐的溶液A与含1.20 g碳酸盐的溶液B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5 g

11、白色沉淀C。将滤去沉淀C的滤液蒸发,得到白色固体D,继续加热D时,D分解只得两种气态物质的混合物,在0 、1105 Pa下,体积变为0.56 L,并得到0.90 g液态水,另一种气态物质为气态氧化物R2O。试回答:(1)白色沉淀C的物质的量为_mol。(2)A的摩尔质量为_,B的摩尔质量为_。(3)R2O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生成D的质量为_,D的摩尔质量为_,R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R2O的化学式是_。(4)写出A和B混合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由ABCD知,C为CaCO3,D是一种含三种元素的含氧酸盐,该盐只能是NH4NO3,分解生成的R2O为N2O。A为Ca(NO3)2,B为(N

12、H4)2CO3。(1)C的物质的量为1.25 g100 gmol10.012 5 mol。(2)A、B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64 gmol1和96 gmol1。(3)N2O的物质的量为0.56 L22.4 Lmol10.025 mol, N2O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答案:(1)0.012 5(2)164 gmol196 gmol1(3)122 g80 gmol144N2O(4)Ca(NO3)2(NH4)2CO3=CaCO32NH4NO310含氯消毒剂给自来水消毒后有余氯,Na2S2O3可用于自来水中余氯的测定。测定自来水中余氯含量的方案如下:在250 mL碘量瓶中放置0.5 g碘化钾,加1

13、0 mL稀硫酸,准确量取流动水样100 mL(打开自来水龙头,待水流数十秒后再取水样)置于碘量瓶,迅速塞上塞子摇动,见水样呈淡黄色,加1 mL淀粉溶液,溶液变蓝,则说明水样中有余氯。再以c molL1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至溶液蓝色消失,呈无色透明溶液,记下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2Na2S2O3=2NaINa2S4O6)(1)若该自来水是以漂白粉消毒,能说明水样中有余氯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2)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Na2S2O3溶液V mL,该次实验测得自来水样品中余氯量(以游离Cl2计算)为_mgL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塞上塞子摇动”时

14、动作不够迅速,则测得结果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解析:(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可以将碘离子氧化得碘单质,自身被还原为氯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I2H=ClI2H2O。(2)根据Cl2I22Na2S2O3,可知n(Cl2)n(Na2S2O3)V103 Lc molL1,氯气质量为V103 Lc molL171 gmol13.55Vc102 g35.5Vc mg,故余氯量(以游离Cl2计算)为355Vc mgL1;动作不迅速,空气中的氧气在酸性条件下可把碘离子氧化生成单质碘,消耗硫代硫酸钠的体积会增大,所以结果偏高。答案:(1)ClO2I2H=ClI2H2O(2)355cV偏高11实验室需要配制0.50 mol/L NaCl溶液480 mL。按下列操作步骤填上适当的文字,以使整个操作完整。(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精确到0.1 g)、药匙、烧杯、玻璃棒、_、_以及等质量的几片滤纸。(2)计算。配制该溶液需取NaCl晶体的质量为_g。(3)称量。天平调平之后,应将天平的游码调至某个位置,请在下图中用一根竖线标出游码左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