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602927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学具操作是一种定向的心智活动 ,其方向决定于教学目标 ,其过程和结果要有利于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所以 ,在学生动手操作前安排一个定向指导环节 ,一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例如 ,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 ,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预习:要练说 ,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 ,听得准确 ,才有条件正确模仿 ,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 ,注意听说结合 ,训练幼儿听的能力 ,课堂上 ,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 ,我对幼儿说话 ,注意声音清楚 ,上下起

2、伏 ,抑扬有致 ,富有吸引力 ,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 ,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 ,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 ,抓住教育时机 ,要求他们专心听 ,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 ,培养幼儿边听边记 ,边听边想 ,边听边说的能力 ,如听词对词 ,听词句说意思 ,听句子辩正误 ,听故事讲述故事 ,听谜语猜谜底 ,听智力故事 ,动脑筋 ,出主意 ,听儿歌上句 ,接儿歌下句等 ,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 ,轻松愉快 ,既训练了听的能力 ,强化了记忆 ,又开展了思维 ,为说打下了根底。1、 用什么方法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要练说 ,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 ,听得准确 ,

3、才有条件正确模仿 ,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 ,注意听说结合 ,训练幼儿听的能力 ,课堂上 ,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 ,我对幼儿说话 ,注意声音清楚 ,上下起伏 ,抑扬有致 ,富有吸引力 ,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 ,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 ,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 ,抓住教育时机 ,要求他们专心听 ,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 ,培养幼儿边听边记 ,边听边想 ,边听边说的能力 ,如听词对词 ,听词句说意思 ,听句子辩正误 ,听故事讲述故事 ,听谜语猜谜底 ,听智力故事 ,动脑筋 ,出主意 ,听儿歌上句 ,接儿歌下句等 ,这样幼儿学得

4、生动活泼 ,轻松愉快 ,既训练了听的能力 ,强化了记忆 ,又开展了思维 ,为说打下了根底。2、如果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 ,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 ,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 ,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 ,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 ,何至于此?等等 ,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 ,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

5、师之意 ,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 ,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 ,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 ,不越礼而与人言 ,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然后让学生拿出先准备好的萝卜和小刀 ,引导学生对照教材 ,切一切 ,拼一拼 ,想一想 ,假设失败了 ,再试 ,反复试 ,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讨论、总结。最后重点答复上面的第二问。学生经过亲自切拼 ,亲身体验 ,剧烈的争论 ,共同探索出了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内在联系 ,得出不变的有:体积、底面积、高等;变了的有:侧面积、外表积、底面周长等。不仅如此 ,学生还能轻而易举地说出增加的外表积就是长方体左、右两面的面积 ,也就是圆柱体底面半径与高之积的2倍!学生思维的火花自然而然地爆发出来。教学中这样安排 ,除了能对学生新旧认知进行有效的整合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外 ,还不失时机地渗透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 ,如转化的思想 ,极限的思想 ,变与不变的思想等 ,以及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这种安排 ,这正如罗杰斯所认为的:怎样呈现教材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获取个人意义。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