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卷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600929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竞赛测试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Ca:40 I:12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A氟氯烃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B等质量的同种煤粉和煤块完全燃烧,放热量前者大于后者C液氯泄漏事故发生时,应该朝顺风方向逃逸或向避风的沟塘低洼处转移 D火箭发动机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作液体燃料时,充分燃烧后可生成CO2、N2和H2O 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CS2 BPCl5 CHClODBeC

2、l23已知I2易溶于KI溶液中,HF易溶于NaF溶液中,即某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通过缔合易溶于该元素的化合物中。下列叙述中属于上述情况的是( )ABr2易用于溴苯中 BS易用于CS2中 CS易溶于Na2S溶液中 DAgF易溶于水中4在盛有AgCl沉淀的试管中加入KI溶液,振荡后可观察到白色沉淀逐渐变为黄色沉淀。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说明的是( )AI的还原性比Cl的强 BCl的半径比I的小CAgI的溶解度比AgCl的大 D实验过程中,溶解平衡AgCl(s) Ag+ Cl不断向右移动5零排放燃料电池曾被美国时代杂志列为21世纪改变人类生活 的十大新科技之首。其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下

3、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B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2H24e= 4H+C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H2+O2=2H2OD导电离子:H+(质子)由正极定向移动至负极6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 AlO2 SO42 NH4+ BNH4+ Al3+ K+ ClCMnO4 K+ NO3 Mg2+ DFe2+ NO3 Na+ SO427现有反应X(g)+Y(g) 2Z(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右图表示从反应开始到t1秒时达到平衡,在t2秒时由于条件变化使平衡破坏,到t3秒时又达平衡。则在图中t2秒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A增大压强

4、B使用了催化剂C降低温度D减小了X或Y的浓度81体积pH3.5的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该碱溶液的pH为( )A9.0 B9.5 C10.5 D11.0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四面体型的分子结构中键角均为10928B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C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D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等,则它们不可能是带异性电荷的离子10利用某些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换可以贮存太阳能,如原降冰片二烯(NBD)经过太阳光照转化成为四环烷(Q)的反应为 ; H = 88.62 kJmol-1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NBD的内能比Q的内能高 BNB

5、D和Q互为同分异构体 CQ的一氯代物只有3种 DNBD的二氯代物可有9种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1 Al65Cu23Fe12是一种具有凸多面体规则外形的固态物质,它具有合金的某些优良性能。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l65Cu23Fe12的硬度比金属Al、Cu、Fe的硬度大BAl65Cu23Fe12中三种金属的化合价均可视作零CAl65Cu23Fe12不可用作长期浸泡在海水中的材料D1mol Al65Cu23Fe12溶于过量的硝酸时共失去265mol电子12已知反应(1)2NaIMnO23H2SO42NaHSO4MnSO42H2OI2和反应(

6、2)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 均可得到I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aI 和NaIO3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I2 B氧化性:MnO2IO3I2SO42Mn2 C两个反应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的电子数相等DI2在反应中是氧化产物,在反应中是还原产物1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Mg与足量O2或N2反应生成MgO或Mg3N2均失去2 NA个电子B7.1 g氯气与足量NaOH溶液生成次氯酸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AC常温时,44 gCO2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2 molD在浓度为1 molL的某酸溶液中,c(H

7、+)1 molL14向0.2 L 0.1 mol/LNaOH溶液中通入448 mL(标准状况)H2S气体,已知NaHS溶液显碱性,则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a+)+c(H+)=c(HS-)+c(S2-)+c(OH-) Bc(Na+) =c(H2S)+c(HS-)+c(S2-)+c(OH-)Cc(Na+)c(HS-)c(OH-)c(H2S)c(S2-)c(H+) Dc(S2-)+c(OH-)=c(H+)+c(H2S)15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8、,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t1+10)min时,保持容器体积不变,通入稀有气 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D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4 mol/L A、0.4 mol/L B和0.2 mol/L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 16在右图所示曲线中,前半支表示芒硝(Na2SO410H2O)的溶解度曲线,后半支表示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时Na2SO4在B点的溶解度大于在C点的溶解度BA点表示Na2SO4溶液尚

9、未达到饱和,但是降温或加入Na2SO410H2O 都能使它达到饱和C在C点时Na2SO4溶液降低温度或升高温度都可以使溶液变浑浊D在t时配制Na2SO4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可以析出芒硝17下列实验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SO2B用加热的方法提取NH4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碘 C用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D用pH试纸鉴别pH=5.1和pH=5.3的两种NH4Cl溶液18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达菲(Tamiflu)作为应对可能的禽流感大流行的储备用药,合成达菲的主要原料是莽草酸(shikimicacid)。莽草酸和达菲的结构式如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0、 )A莽草酸的分子式为C7H10O5 B达菲在热的NaOH溶液中能稳定存在 C莽草酸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达菲则不能 D莽草酸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后可形成五元环或六元环19利用相关数据作出的推理或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用键能大小的数据,可判断分子的稳定性 B用原子半径的数据,可推断元素的主要化合价C用沸点数据,可推测能否将一些液体混合物用分馏的方法分离开来D用溶解度数据,可判断煮沸Mg(HCO3)2溶液所得产物是Mg(OH)2还是MgCO3 20石灰氮是由Ca、N、C等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其含钙、碳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0、15%。(1) 石灰氮的完全水解反应的产物是A和B,其中B可方便地制成一种

11、氮肥。(2)A在高温下分解生成C和D,通常状况下,C为气体。(3)B的催化氧化产物为E和F;(4)E遇到D生成唯一产物G,G与C反应重新生成A和E.(5)F再被氧气氧化后的产物遇到E可以制备常用的一种强酸H;(6) B、C、E混合反应生成一种常用的氮肥I。以下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石灰氮是化学式为Ca(CN)2 B(2)、(5)、(6)为有关工业生产过程的反应原理C1molB经过催化氧化生成E和F的过程中有3 mol电子发生转移D足量B和C与饱和氯化钠溶液反应可以制得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三、实验填空题:21.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红色消失,甲同学认为是过氧化氢具有弱酸

12、性中和了氢氧化钠,使酚酞褪色;乙同学认为是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破坏了酚酞的分子结构,使红色消失,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甲乙两个同学的说法哪个正确_ 。22新制氯水中含有多种粒子,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其性质,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完成:(1)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HCl和O2。请设计实验证明有O2生成 。(2)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对于使红色布条褪色的物质,同学们的看法不一致,认为氯水中存在的几种粒子都有可能。请你设计实验,得出正确结论。提出问题收集资料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氯水中何种物质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氯气有强氧化性氯气与冷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有

13、强氧化性_。 _。_。 H2O使布条褪色实验:把红色干布条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布条不褪色;实验:_。 实验:把红色布条放在水里,布条不褪色。 _ (3)平衡常数表明了封闭体系的可逆反应在给定的温度下进行的程度,对于同一个类型的反应,平衡常数越大,表明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H2CO3 HCO3 + H+ Ka1(H2CO3) = c(HCO3)c(H+)/c(H2CO3) = 4.45107HCO3 CO32 + H+ Ka2(H2CO3) = c(CO32) c(H+)/ c(HCO3) = 5.611011HClO H+ + ClO Ka(HClO) = 2.95108请依据以上碳酸和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写出在下列条件下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将少量的氯气通入到过量的碳酸钠溶液中_;氯气和碳酸钠按照11的比例恰好反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