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练习10 (2)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597434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练习10 (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单元练习10 (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单元练习10 (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单元练习10 (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单元练习10 (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练习10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练习10 (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测验10一判断题(下列各题,正确的请在前面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 ()(1)如果某种排序算法不稳定,则该排序方法就没有实用价值。()(2)希尔排序是不稳定的排序。()(3)冒泡排序是不稳定的排序。()(4)对n个记录的进行快速排序,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O(nlog2n)。()(5)堆排序所需的时间与待排序的记录个数无关。()(6)当待排序的元素个数很多时,为了交换元素的位置要占用较多的时间,这是影响时间复杂度的主要因素。()(7)快速排序在任何情况下都比其它排序方法速度快。()(8)对快速排序来说,初始序列为正序或反序都是最坏情况。()(9)采用归并排序可以实现外排序。()(10)采用希尔

2、方法排序时,若关键字的排列杂乱无序,则效率最高。()(11)快速排序算法在每一趟排序中都能找到一个元素放在其最终位置上。()(12)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O(n2)。二填空题(1) 大多数排序算法都有两个基本的操作: 比较 和移动。(2) 评价排序算法优劣的主要标准是 时间复杂度 和算法所需的附加空间。(3) 根据被处理的数据在计算机中使用不同的存储设备,排序可分为: 内排序 和外排序。(4) 外排序是指在排序过程中,数据的主要部分存放在计算机的 外存 中。(5) 对n个关键字进行冒泡排序,其可能的最小比较次数为: n-1 次。(6) 在最坏情况下,在第i趟直接插入排序中,要进行 i-1 次关

3、键字的比较。(7) 对n个关键字进行冒泡排序,时间复杂度为 O(n2) 。(8) 快速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是 O(n2) 。(9) 对于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归并排序,所需要的平均时间为: O(log2n) 。(10) 对于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归并排序,所需要的附加空间是 O(n) 。(11) 若原始数据接近无序,则选用 快速排序 最好。(12) 在排序前,关键字值相等的不同记录,排序后相对位置保持 不变 的排序方法,称为稳定排序方法。(13) 在插入排序和选择排序中,若初始数据基本正序,则选用 插入排序 较好。(14) 当增量为1时,该趟希尔排序与 直接插入 排序基本一致。(15) 第一趟

4、排序后,序列中键值最大的记录交换到最后的排序算法是 冒泡排序 。(16) 依次将每个记录插入到一个有序的子文件中的排序方法称为 直接插入 排序。(17) 在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和归并排序中,排序是不稳定的为: 选择排序 。(18) 在对一组记录(54,38,96,23,15,72,60,45,83)进行直接插入排序时,当把第7个记录60插入到有序表时,为寻找插入位置需比较 3 次。(19) 两个序列分别为: L1=25,57,48,37,92,86,12,33 L2=25,37,33,12,48,57,86,92。 用冒泡排序法对L1和L2进行排序,交换次数较少的是序列: L2 。(20)对一组

5、记录(54,35,96,21,12,72,60,44,80)进行直接选择排序时,第四次选择和交换后,未排序记录是 54,72,60,96,80 。三选择题(1)排序是根据( A )的大小重新安排各元素的顺序。 A关键字 B数组 C元素件 D结点(2)评价排序算法好坏的标准主要是( D )。A执行时间 B辅助空间C算法本身的复杂度 D执行时间和所需的辅助空间(3)直接插入排序的方法是( B )的排序方法。 A不稳定 B稳定 C外部 D选择(4)直接插入排序的方法要求被排序的数据( B )存储。 A必须链表 B必须顺序 C顺序或链表 D可以任意(5)排序方法中,从无序序列中选择关键字最小的记录,将

6、其与无序区(初始为空)的第一个记录交换的排序方法,称为 ( D )。 A希尔排序 B归并排序 C插入排序 D. 选择排序(6)每次把待排序方的区间划分为左、右两个区间,其中左区间中元素的值不大于基准元素的值,右区间中元素的值不小于基准元素的值,此种排序方法叫做( C )。A冒泡排序 B堆排序 C快速排序 D. 归并排序(7)快速排序在( C )情况下最易发挥其长处。A待排序的数据中含有多个相同的关键字 B待排序的数据已基本有序C待排序的数据完全无序 D待排序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悬殊(8)下述几种排序方法中,要求内存量最大的是:( D )。 A插入排序 B选择排序 C快速排序 D. 归并排

7、序(9)直接插入排序的方法是从第( B )个元素开始,插入到前边适当位置的排序方法。 A1 B2 C3 Dn(10)堆的形状是一棵( C )。A二叉排序树 B满二叉树 C完全二叉树 D平衡二叉树(11)内排序是指在排序的整个过程中,全部数据都在计算机的( A )中完成的排序。 A内存 B外存 C内存和外存 D寄存器(12)快速排序的方法是( A )的排序方法。 A不稳定 B稳定 C外部 D选择(13)下列排序方法中,关键字比较次数与记录的初始排列次序无关的是( A )。 A选择排序 B希尔排序 C插入排序 D冒泡排序(14)下述几种排序方法中,平均时间复杂度最小的是( A )。 A希尔排序 B

8、插入排序 C冒泡排序 D选择排序(15)对有n个记录的表作快速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 B )。AO(n) BO(n2) CO(nlog2n) DO(n3)(16)冒泡排序的方法对n个数据进行排序,第一趟排序共需要比较( C )次。 A1 B2 Cn-1 Dn(17)对个不同的排序码进行冒泡(递增)排序,在下列( B )情况比较的次数最多。A从小到大排列好的 B从大到小排列好的 C 元素无序 D元素基本有序(18)用直接插入排序法对下面的四个序列进行由小到大的排序,元素比较次数最少的是( B )。 A,94,32,40,90,80,46,21,69 B21,32,46,40,8

9、0,69,90,94 C32,40,21,46,69,94,90,80 D90,69,80,46,21,32,94,40(19)一组记录的排序码为(25,48,16,35,79,82,23,40,36,72),其中含有5个长度为2的有序表,按归并排序的方法对该序列进行一趟归并后的结果为:( A )。 A,16 25 35 48 23 40 79 82 36 72 B16 25 35 48 79 82 23 36 40 72 C16 25 48 35 79 82 23 36 40 72 D16 25 35 48 79 23 36 40 72 82(20)一个数据序列的关键字为:(46,79,56

10、,38,40,84),采用快速排序,并以第一个数为基准得到第一次划分的结果为:( C )A(38,40,46,56,79,84) B(40,38,46,79,56,84) C(40,38,46,56,79,84) D(40,38,46,79,56,84)四排序过程分析1 已知数据序列10,8,18,15,7,16,写出采用直接插入算法排序时,每一趟排序的结果。解: 10 8 18 15 7 16第一趟结束时结果: 8 10 18 15 7 16第二趟结束时结果: 8 10 18 15 7 16第三趟结束时结果: 8 10 15 18 7 16第四趟结束时结果: 7 8 10 15 18 16第

11、五趟结束时结果: 7 8 10 15 16 182 已知数据序列18,17,60,40,07,32,73,65,写出采用直接插入算法排序时,每一趟排序的结果。解: 18 17 60 40 07 32 73 65第一趟结束时结果: 17 18 60 40 07 32 73 65第二趟结束时结果: 17 18 60 40 07 32 73 65第三趟结束时结果: 17 18 40 60 07 32 73 65第四趟结束时结果: 07 17 18 40 60 32 73 65第五趟结束时结果: 07 17 18 32 40 60 73 65第六趟结束时结果: 07 17 18 32 40 60 73

12、 65第七趟结束时结果: 07 17 18 32 40 60 65 73 3. 已知数据序列17,18,60,40,7,32,73,65,85 请写出采用冒泡排序法对该序列作升序排序时每一趟的结果。解: 17 18 60 40 7 32 73 65 85第一趟排序结果: 17 18 40 7 32 60 65 73 85第二趟排序结果: 17 18 7 32 40 60 65 73第三趟排序结果: 17 7 18 32 40 60 65第四趟排序结果: 7 17 18 32 40 60第五趟排序结果: 7 17 18 32 40第五趟排序过程中已无记录交换,排序结束。4 已知数据序列80,18,9,90,27,75,42,69,34 请写出采用冒泡排序法对该序列作升序排序时每一趟的结果。解: 80 18 09 90 27 75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