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生本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3596834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生本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历史生本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生本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生本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生本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上传: 廖远斌 更新时间:2013-1-19 10:09:18 近年来,时常讲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行生本教育。所谓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它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其灵魂为“以学定教,不教而教”。然而,在这场教学改革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课堂教学场面搞得“轰轰烈烈”,而最终达不到实效性。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长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

2、习惯;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往往只是追随一时的热点,顾此失彼,没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虽然我的历史课堂教学时间不长,但也经历了多次的曲折和反复。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认识到要让学生在生本教学的课堂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一、注重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要使学生对历史知识好学,就必须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然而,由于历史具有“过去性”特点,决定了其内容比较刻板,没有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是不易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的。因此

3、,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要注重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为此,我作了以下尝试:提供历史资料,创设体验情景。在历史生本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丰富的历史图片、文字资料、音像资料等丰富的材料,可以重现一定的历史情景,让学生感受历史、体验历史,这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具体做法是:(1)通过历史歌曲、历史录音、历史图片、电影片断、原始材料,再现历史,以生动教材、丰满教材、补充教材、延伸教材。如让学生从国民革命歌中涉入北伐;从开国大典录音中掀开新中国成立历史的画卷;从南昌起义的电影剪接中,领掠人民军队创造的艰辛。这样就使学生从新的视角审视历史,从而在新奇中增强求

4、知欲和自主学习的兴趣。(2)通过角色变换、介入历史等方法,营造课堂教学新情境。如在讲授“红军长征”一节时,可以让学生充当教师角色,上讲台指图讲解长征胜利的经过;在讲近代史上三次论战即: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维新派和封建顽固势力论战、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时,可以让学生担当论战双方角色,进行论战模拟;在讲授“宋朝商业繁荣”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投映“清明上河图”,要求学生观察图画,想象自己是当时北宋东京的一位市民,说出你在东京会看到哪些情景?学生从“我是教师”、“我是历史人物”的体验中增长了见识。由于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情境,这一活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历史生本课堂教学中创设学习情景,能激发学生自

5、主学习兴趣,使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精神,辅之以教师及时的辅导与点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会得到不断提高,从而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二、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生本教育理念强调多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与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比学到知识重要千万倍。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让学生多动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往往需要从培养学生简单的动手能力开始,因为思行结合,通常会比单纯的思维训练更有效。在历史生本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制作相关的历史知识结构图表、历史大事年表、历史事件示意图、历史知识图表、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示意图等,不仅能

6、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引导学生交流互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与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应该包括学生之间的自觉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历史生本课堂教学中,我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自觉合作探究的能力。结果,学生的学习的效果比以老师讲授或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要好很多,表现在:其一,学生课堂学习气氛异常活跃;其二,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如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中,就有学生提出“为什么北宋社会经济是发展的,还会出现积贫积弱的局面?”等,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历史事件的本质与历史的发展规律。三、 打破“权威”的信仰,培养学生的质疑

7、精神。生本课堂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通过学生自主的合作探究,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质疑、学会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会质疑,进而达到创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让学生对一些问题大胆提出质疑,然后通过师生之间交流探讨获得“真理”。1.对历史教材的某些“权威”观点提出质疑历史学科研究的不断突破创新,使历史教材的滞后性更加明显,特别是一些陈旧的历史观点和结论,已经明显的过时,甚至被证明是错误。在历史生本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历史事物、判断历史结论,大胆地对教材的某些观点结论提出质疑,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和

8、主张,并引用史实加以论证或驳斥,不能盲从“权威”。2.对老师在教学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提出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权威”,但教师的话并非句句是“真知灼见”,由于教师个人知识能力及认识的局限性,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教师不要回避和掩盖,而要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质疑,通过师生交流甚至争论解决问题。甚至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故意设置悬念,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进行课堂讨论,最终问题得以解决。四、 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在历史生本课堂教学中,学生要由被动转为主动,思考方位的转换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可以尝试让学生转换一下角色,站在教师或命题者的角度,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这既是学生创造力开发训练的有益尝

9、试,同时又可以加深对教师或命题者的认识和理解,对学习和考试都有很大益处。鼓励学生对历史事物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提出假设推理,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对史实的了解,必然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认识,进一步可提升到理性高度,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论点。对教材中没有下结论或结论模糊的历史问题,可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或观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同时尝试对一些历史事物的发展可能性作出大胆的推理和假设,可通过与之相类似的历史事物的对比、借鉴来提出问题,比如,假设甲午战争中国获胜,又该如何评价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如果袁世凯不告密,戊戌变法是否会失败?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得到了锻炼,无疑也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总之,在历史生本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而是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而实现真正的“生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