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596640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时间:45分钟 分数: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5X4 = 60分)读图,完成第1题。1. 图1、图2两图中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点及原因是()A.沿河谷分布,地形平坦 B-沿山脊分布,路程较短 C.沿海岸线分布, 地形平坦,易于修建 D.沿等高线修建,坡度小,工程量小 解析 从图中可知,图1为台湾岛,图2为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地区。两地受山脉 地形的阻挡,铁路线基本沿海岸线分布,主要原因是沿海平原地形平坦,易于修 建铁路;沿海人口、城镇分布较多,促进沿海经济发展。答案C 读“塔里木盆地”图,回答23题。2. 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大部分聚落已移向地势高的地方,其原因

2、主要是() A.洪水泛滥B.坡地开发C.交通线增多D.荒漠范围扩大3. 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A.网状分布B.“之”字形分布C.点状分布D.环状分布23.解析 第2题,由于人类过度利用水资源,我国西北沙漠化从历史时期以 来不断扩展,为了生存,人类不得不迁往地势较高,而水源较充沛的地方,所以 选项D正确。第3题,交通线包括铁路、公路等,从图中发现交通线从整体上看 呈环状。答案2.D 3. D读图,回答第4题。4.有关图中古道的区位分析,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是() A.地形是影响较大的自然因素B.可与该地河流运输实行联运C.人口与聚落 的分布对其影响很大D.多分布在河谷地带解析 该地河流落差大

3、、水流急,内河航运不发达。答案B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第5题。5.图中昆明以西的地区几乎没有铁路,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该地区()A.森林茂密,施工困难B.保护旅游资源,防止生态破坏C.地形、地质条件 复杂,多高山峡谷D.资源贫乏,人口稀少 解析 昆明以西地处横断山区与云贵高原相接处,河流、高山、峡谷相间,地质 条件复杂。答案C阅读图文资料,据此完成第6题。材料一 风水学是中国古文化的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其积极意义是引导民众在 山河大地之间选择一处适合生存的环境。古代将河流的凸岸称为讷位。材料二 某河流分布图(图1)。材料三 弯道水速示意图(图2)。6.图1中最适宜古代人建筑居住场所的是()A.

4、acd B. abc C. bcd D. abd解析由图2可知,凸岸水流速度慢,以堆积作用为主,地形较为平坦,适合人 类居住。答案A右图是2009年12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这条曲折“摇摆”在贵州省晴隆县山地的公路被称作“二十四道拐”。据此回答第7题。7. 山区交通运输线首选公路,是因为()A.公路运输速度快B.公路建造难度较小C.公路运输量大D.公路运输价格 低解析 山区的地势起伏比较大,建造交通线的难度和造价较高,建造公路难度相 对较小。答案B8.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 市,最主要的条件是()A.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B.周围地貌多样,风景

5、优美C.地势平坦开阔,交通方便D.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解析 图示显示甲处地处宽阔河谷地带,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这是甲成为该区域最大村落和集市的最主要条件。答案C下图为我国某地乡村聚落环境示意图。据图回答第9题。9. 依据图中信息,与自然环境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建在丘陵北坡地带,多地形雨B.顺应地势特点修建,便于排水C.临近河流,聚落呈团块状分布D.植被破坏导致荒漠化日趋严重解析该区域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南坡为迎风坡,故南坡降水多;沿河流聚落 呈条带状分布。答案B(2011 -全国)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 500千米,右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1011题。1

6、0. 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A-地形B.地质C.气候D.水文11. 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1011 .解析第10题,高速行驶的列车要想平稳运行,需要较平坦的地形,一 旦起伏较大,就容易出现脱轨事件;而地质、气候、水文条件是针对小范围区域 需要考虑的因素。第11题,高速铁路占地面积广,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 式,以桥代路,主要是减少对耕地的占用。答案10.A 11. B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今,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据此回答12 1

7、3题。12. 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是因为 地势较 高,可避免洪水之患雨热同期,气候优越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渔 猎便于搬迁和居住A.B.C.D.13. 关于高原地区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大多分布在河谷两岸狭窄的 河漫滩平原上大多分布在山前的洪积扇平原上大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 高原面上多呈条带状沿河流两岸发展A.B.C.D.1213.解析 第12题,河流具有供水和运输功能。河流沿岸地势平坦,土壤肥 沃,水源充足,近河,便于农耕、畜牧、渔猎;居住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可防止 洪水之患。第13题,高原地区地势高,气温低,而河谷地区可以避风,且气温较高,水源 充足,土壤肥沃

8、,利于聚落分布。答案12.C 13. D读图,回答第14题。14.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该岛地形最可能是以 什么为主()A.平原B-山地C.高原D.盆地解析 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该岛地形可能以山地为主,平原仅分布在沿 海地区,山地地区铁路修建应尽量避开陡坡,线路走向大致与等高线相一致。答 案B15. 读某区域的等高线图,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 落”的原则,该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A.甲B.乙C.丙D.T解析乙地等高线较为稀疏,地势较为平坦;乙地靠近河流,取水方便;乙地海 拔较其他三地高,无水患洪灾。答案B二、综合题(共40分)16. 读“某山区交通线与居

9、民点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图中公路AH段线路的分布特点是,其目的是了避开。(2)公路AQB段线路大体上是沿 分布,它与APB方案相比,具有的优势是。(3)一般来说,在山岳地区修建铁路和公路时,人们通常优先修建,在 线路选址时,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答案(1)呈“之”字形分布 陡坡(2)等高线 坡度小,工程量小(3)公路 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17. 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交通运输十线类型 最大限制坡度 公路79铁路3 材料二 交通线示意图。与平原比较,山地相对高度比较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 的选择、交通运输 的分布

10、和延伸方向影响比较大。山地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以 为主,原因是(3)若该地选择了山地地区主要的交通线,那么从交通线示意图看,在a、b两处 弯曲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a 处,理由 。 b 处, 理由该交通线绕道经过甲、乙两地,原因是答案(1)方式线路(2)公路建设成本低、难度小(3)不合理地形平坦,通向大城市应选最短线路 合理 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4)增加交通运输 量,方便甲、乙两地客货集散18.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2010年12月22日,湖北宜昌至重庆万州的宜万铁路正式通车。宜万铁 路平均每千米造价两倍于青藏铁路,修建耗时7年,年均进度仅50千米。(1)分析说明宜万铁路工

11、时长、造价高的自然原因。下图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 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随着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扩建居民点。若只考虑沿着山前公路扩建,试比较 说明在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建设民居条件的差异。答案(1)跨越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或穿越巫山山脉),河流、峡谷 众多,地势高差大(地势起伏大或山高谷深),经过喀斯特地貌区,地质条件复杂 (或经过地质灾害多发区或所经地区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东北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狭窄,相邻山坡比较陡,有峭壁,存在洪 水、滑坡等灾害的隐患。南偏西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宽阔,可以使用 的建筑用地较多,相邻山地比较和缓,一般不存在洪水、滑坡等灾害的隐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