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一轮复习学案带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3595875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一轮复习学案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一轮复习学案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一轮复习学案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一轮复习学案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一轮复习学案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一轮复习学案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一轮复习学案带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一、考纲规定35 生态系统规定1、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2、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二、考点梳理考点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信息的种类类别概 念传递形式实例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 传递的信息物理过程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 信息素行为信息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可以通过其 特性传递的信息植物或动物的异常体现及行为2、信息传递的作用作用或应用举例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莴苣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干萌发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个体雪兔和猞猁的关系3、信息传递的特点: 思考: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关系项目区 别联系来源

2、途径特点范畴能量流动太阳能共同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种统一整体,并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生物或无机环境多种途径例1、.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辨认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此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 ( ).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变式1、(海南卷,2)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级的甲、乙两种

3、昆虫和蜘蛛。甲、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食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请回答:(1)上述现象中,X分别在 之间进行传递。 (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 和 。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 。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运用的信息种类是 。 (3)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天敌和乙昆虫天敌数量的变化是 。变式、(潍坊质检)下面左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构造简图,“”表达碳的流动方向,右图表达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变化曲

4、线。()(1)AE和D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分别是_。(2)若消耗生产者1000kg,位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最多可增重_kg。(3)左图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性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阐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右图中,在t时期种群的年龄构成为_型,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将_。()在牧业生产中,为保护优良牧草,连年使用同一种化学杀虫剂,常导致害虫再度大爆发。其重要因素是:_ _ _; _ _。考点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构造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可以从如下几种方面理解:(1)构造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

5、中动植物的种类及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一般有关种群数量呈现周期性变化,可用如图曲线表达:(2)功能的相对稳定:生物群落的能量输入与输出相对平衡,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之因此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本是 。3、稳定性的比较抵御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区别概念核心抵御干扰、保持原状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影响因素一般地说,生态系统中物种 ,营养构造 ,抵御力稳定性越高一般地说,生态系统中物种 ,营养构造 ,恢复力稳定性越高联系()一般呈相反关系:抵御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差,反之亦然(2)两者是同步存在于同毕生态

6、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互相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例2、图示中,两条虚线之间的 部分表达生态系统功能 正常的作用范畴。y表达一种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畴的大小;x表达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 )A.在正常作用范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对同一种生态系统来说,y值和x值之间呈正有关C.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无关D.TS值越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低变式3、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能提高区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是A.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

7、增长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使该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D减少该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种类考点3、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 (1)含义:当生态系统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她成分浮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现象。其中涉及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2)负反馈调节作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本,能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和稳态。成果:克制和削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实例:森林中的食虫鸟和害虫的数量变化。(3)正反馈调节作用: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成果: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

8、的变化。实例:若一种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由于其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类死亡。因此,由于正反馈的作用,污染会越来越重,鱼类的死亡速度也会越来越快。例3、下列实例可以阐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是( )A.植食性动物数量增长,导致植物数量减少,从而引起植食性动物数量增长受到克制.豆科植物供应根瘤菌有机养料,并从根瘤中获得含氮养料C山区植被遭到破坏后导致水土流失D.废弃耕地上杂草丛生变式4、生物个体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稳态都是通过反馈调节来实现的,据此回答问题:(1)生命系统普遍存在着反馈现象,其稳定性的维持重要是通过_(正,负)反馈来实现的。请以文字、箭

9、头分别构建一种个体稳态和生态系统稳态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个体稳态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以血糖调节为例)。生态系统稳态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生态系统以水稻田生态系统为例,水稻田中的重要生物有水稻、食虫鸟与害虫)。()某大型湖泊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水质迅速恶化,呈_(正、负)反馈状态。为减缓其污染,应当控制哪些污染源?(至少2点) _ _ 考点4、设计并制作生态缸及观测其稳定性1制作小生态缸的目的:探究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条件。.小生态缸的设计规定及分析设计规定有关分析生态缸必须是 的避免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 、 和 )生态缸中可以进

10、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一定期期内保持稳定生态缸的材料必须 为光合伙用提供光能;保持生态缸内温度;便于观测生态缸宜小不适宜大,缸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便于操作;缸内储藏一定量的空气生态缸的采光用较强的 光避免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例4、下面有关“设计生态瓶”应遵循原理的论述中不对的的是( )A.瓶内多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B瓶内多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C.应定期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D生态瓶放在有阳光的地方以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变式5、为观测生态系统稳定性,设计4 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 各瓶内的构成和条件见下表。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 发现甲瓶是最稳

11、定的生态系统。请回答如下问题:(1) 乙瓶中, 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因素是_ _。(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因素是_ _。(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_,因素是_ _。()根据观测成果,得出结论:_ _; _。三、高考再现1、(天津卷)图a、b分别为农村和都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论述对的的是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构造均由3个营养级构成.都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御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新课标卷)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论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构成成分中具有非生物成

12、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期无能量的输入和散失.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负反馈调节有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3、(四川卷)6.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重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精耕稻田和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别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4、(重庆卷)欧洲兔曾被无意携入澳洲大草原,对袋鼠等本地生物导致极大威胁。据题图回答问题: (1)0(起始年)a年,欧洲兔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若起始年种群数量为4只,则a年种群数量N= ;若不加以防治,将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的 锐减。(2)年引入狐狸防治兔灾。据ab年欧洲兔和袋鼠数量的变化推测,狐狸和袋鼠的种间关系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