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广场挡土墙施工方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3593260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心广场挡土墙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心广场挡土墙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心广场挡土墙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心广场挡土墙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心广场挡土墙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心广场挡土墙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广场挡土墙施工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施工组织设计文件龙州湾云篆山水公租房项目(下沉广场场地挡墙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龙州湾云篆山水公租房二组团第二项目部日期: 2013年11月20日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第一章 编制说明和依据第一节 编制说明下沉广场场地重力式挡土墙工程,是本项目较重要的一项分项工程。其中重力式挡土墙总长为190m左右,墙高度为5m左右,挡土墙材料采用C15毛石混凝土,毛石参量不大于总体积的30.挡墙底部设100厚C20垫层,宽出底部100。第二节 编制依据1.通过现场实地调查研究所得到的自然条件、施工条件、社情环境等2。我公司相似工程施工中成熟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及相关项目管理办法。3. 挡土墙图集“04

2、J008”第二章 本工程难点、特点及应对措施本工程为公用设施,位于下沉广场场地四角,其主要通过路段均已铺设完成沥青路面,结合本工程的难点和特点,本工程在施工期间势必会比正常环境下发生更多的措施及各种协调工作,其主要措施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 加工场,材料堆场的设置 第二, 施工人员的临时住宿场所及厕所位置设置第三, 住宿环境及施工环境的保护第四,由整体工程已处于交房状态,施工条件复杂其相关措施的采用第五,临时排水(使用现有管网)第六,临时用电,用水。第七,造价措施第八,辅材消耗第九,茶楼位置开挖第十,混凝土浇筑 现根据上述措施要点,逐一编制具体详细措施:1、加工场、材料堆场的设置 关于材料的加

3、工场地的设置,由于其体量小,故采用场外加工然后运至现场的方式,因此不设置场内加工场.辅材堆置场地暂设在靠十字路一侧,随施工的进行随场转运,二次三次转运需现场签证。堆置前以钢管架做底辅以竹胶板和花胶布垫底集中堆放(需现场签证)。2、施工人员的临时住宿场所及厕所位置设置 关于施工办公区和工人临时住宿的搭设,根据上级领导指定,工人宿舍设置在B17号楼背面一层(采用上下铺钢丝床作为临时床位,其产生的的运费,搭设,清洁等费用均需现场签证计价)办公区暂不设置,厕所则统一使用在B16号楼背后搭建的临时公厕,其产生的清洁及保护费用采用计工方式进行签证.3、住宿环境及施工环境的保护由于周围各环境工程均已完善,工

4、人上下班路上易对草皮,苗木等造成破坏,应加强工人对成品保护的意识,多对工人进行相关的教育。同时,由于主要通过路段均已完成沥青路面的铺设,在渣土外运时采用花胶布铺于路面,待车辆冲洗干净后再倒入甲方指定地点,经测,运渣距离约为800m(现场签证)。4、由于整体工程已处于交房状态,施工条件复杂其相关措施的采用道路维护:设置专人对出施工场地的车辆进行冲洗,对路面进行清扫(计时工和用水量按实签证).5、临时排水根据现场的情况,设施工期间的排水均先排入沉淀池中,再从沉淀池抽出排入就近的4号路雨水管井中.待施工完成后再对4号路雨水管井进行冲洗。(抽水台班需按实签证)6、临时用电,用水在临时水电未停止供应的情

5、况下,我部生活用电拟采用由甲方指定的位于B17号楼后面,工人宿舍门口的变电箱作为临时用电接口,接入的同时安上电表.施工用电考虑到距离问题,拟采用B16号楼2楼的一个变电箱作为施工用电接入口,接入的同时,安上电表.临时生活和施工用水则使用位于中心广场靠近十字路口的保安亭旁边的接入口,接入的同时安上水表.7、造价措施由于该工程相对于主合同的工程条件已发生改变,上述措施需按实际发生办理签证计取费用且工程量小,劳动力、设备、周转材料和采购材料均相对零星,费用相较正常情况均高于市价百分之二十.我部希望在材料计价时按照施工期间造价信息不参与下浮,工程造价不下浮。8、 辅材消耗 由于本工程为环境工程,对于施

6、工对象外观要求高,需采用全新模板等,而我部库存辅材较多,再购买的话将造成材料堆积,由此将产生一定的损耗和损失,希望上级部门予以一定的补偿。9、 茶楼位置开挖 茶楼位置为高填方开挖,高度约为7m,开挖时需分层分阶段开挖,造成大量土方多次转运,约分为3次(现场签证)。同时,由于茶楼图纸未出来,回填量不明确,如需外运,同样需要转运数次才能实现装车(外运量按时签证)。10、 混凝土浇筑 由于主材属于甲供,而现施工阶段,混凝土公司已拆场,加上该工程体量小,浇筑点分散,故只能采用车载臂架泵进行浇筑,无形中将提高相应的费用,希望上级领导部门予以一定的补偿。第三章 施工方案及保证措施一,施工准备1。图纸审核及

7、原地貌复测,发现图纸有误或现场与设计不符的及时上报相关人员进行复查。2,搭建临设,通水通电及备料。二,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槽开挖-地基承载力检测立模加固-安装泄水孔-做滤水层-浇筑混凝土-拆除模板-养护。三,施工方案1,测量放线,定出开挖边界线.2,除挡墙用地范围内的杂草、垃圾等所有障碍物;在基槽周围挖设排水沟,排除地表水。3,基槽开挖采用挖掘机进行基槽开挖,开挖长度根据现场地质情况进行分段开挖,每段10或20米.机械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30cm时,重新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开挖正确不偏位的情况下改用人工进行基底清理,严格采用人工清理,确保基底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开挖前,作好场地临时

8、排水设施。基础的各部分尺寸、形状以及埋置深度,均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基坑开挖尺寸,应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基坑底面一般大于基础外缘0.51.0m,以免影响施工.基坑开挖不得破坏基底土的结构,如有超挖或扰动,应将原土回填,且必须夯实或作换填处理。4,基础施工4。1基坑完成后,按基底纵轴线结合横断面放线复验,确认位置、标高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基础浇筑。基础施工前,试验室进行基底承载力试验,若试验承载力达到设计承载力继续施工基础,若试验承载力达不到设计承载力要求,则对基底进行重新处理使承载力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4。2浇筑基础混凝土采用沿槽浇筑,浇筑过程中,选用C15商品混凝土,严格控制配合比。4。

9、3采用插入式50型振动棒进行振捣,混凝土振捣密实,振捣过程中快插慢抽.无漏振,无蜂窝麻面等。4。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现场取样制作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28天后送中心试验室检测。5,墙身施工5。1基础浇筑完成后,根据设计图及现场高程放出挡墙墙身浇筑边线。5.2模板安装(1)模板采用胶合木模板,禁止使用有缺角、破损的模板。(2)保证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各部分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正确;(3)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负荷。(4)模板的接缝不得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5)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

10、膜剂,但不得影响模板结构性能。模板使用后应按规定修整保存。(6)模板之间粘贴双面不干胶带,以减小模板缝防止漏浆,以保证混凝土面的观感质量.(7)模板采用M14500螺栓与预埋钢筋拉结配D483。5钢架管横、竖龙骨加固,并配以大号蝶形卡紧固,对拉螺杆按1000500的间距布置,设置时将泄水孔位置与螺杆紧贴布置,紧贴模板的竖向龙骨间距不得大于500。 5.3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a)制定浇筑工艺,明确结构分段分块的间隔浇筑顺序(尽量减少后浇带或连接缝)b)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研究确定必要的防温防裂措施。c)施工前应仔细检查模版、预埋件的紧固程度。(2)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

11、列要求:a)混凝土采用沿槽浇筑,浇筑过程中,选用C15商品混凝土,严格控制配合比。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若分几次浇筑,施工缝处插入片石,以连接两次浇筑的混凝土。b)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胶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c)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d)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减少泌水.g)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模板稳定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移

12、位时应及时处理。e)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从高处直接倾卸时,混凝土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 (3)混凝土振捣a)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采用插入式50型振动棒进行振捣,混凝土振捣密实,振捣过程中快插慢抽。无漏振,无蜂窝麻面等。b)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止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漏浆。c)采用机械振捣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

13、未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2)当振捣完毕需要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时,应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振动棒,不得将振动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不得用振动棒驱赶混凝土.3)表面振动器的移动距离应能覆盖已振动部分的边缘。4)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5)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d) 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抹面时严禁洒水,并应防止过渡操作影响表面层混凝土的质量。尤其要注意施工抹面工序的质量保证。5。4 墙背回填,泄水孔及沉降缝设置5.4

14、。1最低一排泄水孔以下用透水性材料进行回填,每层填土厚度15cm,回填30cm,用人工分层夯实。5.4。2当墙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进行挡墙墙背回填,以确保片石混凝土墙体的质量。5.4.3墙背回填材料采用透水性填料,按30cm一层分层填筑夯实.5.4。4墙身于地面以上部分,每隔2米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泄水孔。应严格控制泄水孔位置,保证其位置准确,横平竖直.孔内预埋10cmPVC管伸入墙背10cm,端部20cm处用土工布包裹。最底排泄水孔下部及墙顶以下0.5米的范围内设夯填黏土防渗层.同时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泄水孔5的流水坡度,并保证泄水孔向外排水顺畅。5.4。5挡墙沿墙身方向结合墙高每

15、隔10m设一道伸缩缝,缝宽2cm,挡土墙沿墙顶内外三边填塞沥青麻筋,填塞深度20cm。5。5混凝土养护5.5.1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洒水养护,并保持暴露面持续湿润,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5.5.2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通过喷淋洒水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至失水干燥。为了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浇筑2448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至拆模后.5。5.3在任意养护时间,若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5。5。4混凝土养护期间,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做详细记录,并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5。6混凝土拆模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5.6。1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表面季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失,方可拆除。5。6.2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除需考虑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