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各专业设计说明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3591885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各专业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整理)各专业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整理)各专业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整理)各专业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整理)各专业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各专业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各专业设计说明(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专业设计说明暖通方案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一 1999(2003年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寒冷地区) DBJ41/062-2005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2009版二、设计范围1、住宅集中采暖;2、地下车库设机械排烟系统;3、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防烟楼梯间和电梯间合用前室,设置机械

2、加压 送风防烟系统。三、室内外气象参数1、新密室外气象参数:冬季:冬季大气压力 10155kPa冬季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8C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5.7C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2C冬季平均室外风速 2.4ms最多风向 NE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C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0.9C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7.53C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30.1C通风相对湿度59%夏季平均室外风速 2.2ms夏季大气压力9891kPa2、室内设计参数:客厅、餐厅、卧室、书房18C,厨房15C,带淋浴设备卫生间25C。四、采暖系统1、热媒及参数:热源采用市政热力管网,由小区换热站提供二次采暖热水0/5

3、5C作为热媒;采暖热水系统的补水和定压由换热站统一解决。2、系统形式:住宅建筑面积约170820m2,采暖热指标30W/m2,总热负荷为5124KW。单体建筑采暖系统,在每栋楼的地下室热力入口内设置热计量装置;暖井内共 用立管采用双管下供下回形式,实行分户热计量,各户的热力入口装置锁闭调节阀、 平衡阀、热量表、过滤器设置在暖井内。3、采暖设备:采用钢制柱型散热器,连接支管上安装温控调节阀。4、管材及保温:管井内及室内明装管道采用镀锌钢管,埋地部分采用B管;管道在不采暖房间、管井内及易被冻结的地方采用离心玻璃棉保温。五、通风系统地下车库换气次数为6次/h,配电室4次/h,水泵房5次/h,换热站、

4、电梯机 房15次/h,公共卫生间10次/h。六、防排烟系统1、防烟系统: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满足自然排烟条 件时,利用可开启外窗采用自然排烟方式,否则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防烟楼梯间每隔2或3层设置一个加压送风口;前室、合用前室每层设置一 个加压送风口;风口采用自垂式百叶风口,并在加压风机压出段上设置防回流装 置或电动调节阀;机械加压送风机置于地下风机房或屋面,并加防护措施。2、排烟系统:面积超过2000m2的地下车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平时排风兼火灾时排烟,排 烟风机的排烟量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计算确定,排烟支管上设置当烟气温度超 过280C时能自动关闭

5、的排烟防火阀,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C时能连续工作 30min;当车库无直接通向室外的疏散出口时,同时设置补风系统,送风量不小于 排风量的50%。地下内走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平时排风兼火灾时排烟,同时设置补风系统, 送风量不小于排风量的80%。七、节能设计 居住建筑按河南省节能设计标准执行,各围护结构具体传热系数如下:1、屋面:kW0.6w/(m2. k)2、外墙:kW0.75 w/(m2. k)3、楼梯间隔墙:kW1.65 w/(m2. k)4、户门:kW2.7 w/(m2. k)5、外窗:kW2.8w/(m2. k),气密性性能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4级水平。6、地面:kW0.52 w/

6、(m2. k)7、接触室外或不采暖空间上部的地板:kW0.5 w/(m2. k)电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 建筑概况:见建筑专业说明2. 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3. 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要求:4. 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及相关行业规范、规程及地方的有关标准:一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_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_lO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_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_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一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一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

7、00年版);一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B5006797;一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一 1999(2003年版):一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5162008: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一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5162008; 一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 一其它相关的规范、规程及规定等。二、设计范围1本设计包括建设红线内的以下内容: 一高低压变配电系统(仅供参考,须当地供电部门确认): 一动力系统;一工作照明系统; 一应急疏散照明系统; 一安全及防雷接地系统;一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一电话系统;一宽带网络系统; 一有线电视系

8、统; 一可视对讲系统(含住宅户内可视对讲、安防及可燃气体泄漏报警): 2本工程智能化深化设计需建设方委托专业设计公司承担。三、本工程变配电系统1. 本工程内二类居住建筑的消防设备用电属二级负荷,普通客梯、生活水泵及二 类居住建筑的消防设备用电属二级负荷。2. 本工程高压供电电源要求采用lOkV两路电源供电由附近变电站提供两路lOkV 电缆电源。3. 本工程在地下车库区设置lOkV开闭站;共设置2个10/0. 4kV变配电室四、动力系统及照明系统1本工程在地下车库设置消防泵房。分别由变配电室所引来。两路专用220/ 380V电源供电,末端自动互投:两路电源分别引自变电室内不 同母线段。2内消防设

9、备等重要用电负荷按一级负荷设计:双电源供电,末端互投;普通客 梯等重要用电负荷按二级负荷设计,双回路供电:住户配电负荷等级按三级负荷设计。3. 按高层设计,220 / 380V照明/动力电缆分别引入设在楼座地下一层的配电间, 在各层设置电表箱。4在塔式及一类通廊式高层住宅楼内的楼梯间、走道及电梯前室设应急疏散照明 应急疏散照明采用EPS电源供电。5居室配电:(1) 用电负荷标准、电度表规格及设计标准:依据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6年版)、结合北京供电局文件要求, 住宅用电容量按照表一进行设计:每套住宅的电气设计标准按表二进行设计:每户设户配电箱:表一用电负荷标准及电度表规格户

10、型建筑面积m2用电负荷标准(kW)电度表规格(A)进户线截面2mm2备注一室一厅60410(40 )BV 一 3x10二室二厅60120610(40 )BV 一 3x10三室二厅120 150815(60)BV 一 3x16四室二厅1502001015(60)BV 一 3 x16四室二厅2002401220(80)BV 2x25+1x16表二电气设计标准房间名称二、三孔(各一)插 座组10A空调器 专用插座 10A 或 16A 三孔)洗衣机专用 插座10或 16A(带开 关、三孔)电冰箱 专用插 座10A (三 孔)电热水 器插座 16A(三 孔)排烟罩插座10A(三孔)起居室341主卧室23

11、1次卧室21餐厅l一21厨房23111卫生间111主阳台1(1)注:(1)卫生间插座选用防溅、防水型。(2)居室照明灯具仅设E27裸灯座,以便业主入住后更换灯具;卫生间、厨房、 阳台应配防潮裸灯座;(3)空调电源插座、普通电源插座与照明分设回路;厨房电源插座和卫生间电 源(含电热水器)插座分别设置独立回路;(4)除分体空调电源插座外,各种电源插座回路柜式空调电源插座及弱电专用 回路设置漏电保 护器装置;(5)户内照明支路导线采用Bv-2. 5mm普通插座支路,厨卫及空调插座支路 导线均为BV-4.0mm4. 楼座各单元采用ZRYJVlkV电缆,以树干式向各层电表箱配电,各层电气竖井 内设电缆T

12、接端子;消防电梯、消防设备采用两路专用回路末端自动互投自复 方式配电。5. 各楼电源进线在配电室总进线柜内主进线或配出断路器处设00mA漏电保护器。6本工程照明灯具均选用节能型,并配置电子镇流器,工率因数达0.9, 7常用房间及公共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均为满足照明节能要求,公共区域的照 明开关除电梯前 室外,均选用节能自熄开关,住宅楼梯灯采用声光控开关。五、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1在本工程弱电监控管理中心内设置消防控制室。2本工程内高层楼(按照消防规范需要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汽车库设置火灾 自动报警系统。汽车库设置感温火灾探测器、其他部位按照消防规范要求设置 感烟火灾探测器、手动报

13、警器及相应的消防紧急广播系统。3对排烟、加压风机及消防水泵设置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除采用自动控制方 式,同时对以上消防设备还设置直接拉线后备手动控制方式。4. 除以上控制外,严格按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B501 1698及相关 消防规范上的有关条文进行设计。六、电话系统1本工程电话、宽带网络中心设置在14号楼一层。2本工程内每户电话按照两线预留,每户宽带网络按照一点预留。3各住宅楼内地下一层弱电设备间设电话、网络总接线箱:电话、宽带网络系统 干线部分应分别设置,分别敷设电话电缆及双绞线。各层设电话接线箱,各单 元底层设宽带网络接线箱,由网络接线箱采用超五类4UTP直接敷设到各户。每 户设

14、一个电话、网络接线箱,户内各电话、网络点均由该箱配给。七、有线电视系统1设有线电视系统,接收地区的有线电视节目。2本工程弱电监控管理中心内设置电视光接点专用机房,各栋单体楼座内设放大 箱、分配箱、过路箱、终端盒。3系统采用双向邻频传输方式,所有器件均应满足双向传输要求,电缆采用四屏 蔽电缆,均穿钢管暗敷设。4住宅楼电视系统(1) 每户起居室、主卧室设有线电视终端盒:(2) 系统采用分配一分支一分配系统,在各层设分支器,每户设分配器(户弱电接线箱内安装)供用户使用;用户电平要求684dB,图象清晰度应在四级以上;八、可视对讲系统1设置黑白可视对讲机,门禁方式采用密码形式。2住宅楼单元门口处设置对讲主机,每户设室内对讲分机,每层设接线箱;各户可视对讲信号可集中送至弱电监控管理中心。九、安全及防雷接地系统 :1防雷保护:(1) 本工程各楼均按照第三类防雷措施设防。(2) 在各座屋顶设避雷带(网)作防直击雷的接闪器,利用建筑物结构柱子阿的主筋作防雷引下线,利用结构基础内钢筋网作接地体。(3) 为防雷电波侵入,电缆进出线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