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五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3590980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五文言文阅读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五文言文阅读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五文言文阅读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五文言文阅读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五文言文阅读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五文言文阅读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五文言文阅读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强化练(五)文言文阅读(分值:76分时间:8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元孚,字秀和,少有令誉。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聪、司徒崔光等见孚,咸曰:“此子当准的人物,恨吾徒衰暮,不及见耳。”累迁兼尚书右丞。灵太后临朝,宦者干政,孚乃总括古今名妃贤后,凡为四卷,奏之。迁左丞。后拜冀州刺史。孚劝课农桑,境内称慈父,邻州号曰神君。先是,州人张孟都等八人,皆屯保林野,不臣王命,州郡号曰八王。孚至,皆请入城,愿致死效力。后为葛荣所陷,为荣所执。兄祐为防城都督,兄子礼为录事参军。荣欲先害子礼,孚请先死以赎子礼,叩头流血,荣乃舍之。又大集将士,议其死事。孚兄弟各诬己引过,争相为死。又孟

2、都等数百人皆叩头就法,请活使君。荣曰:“此魏之诚臣义士也。”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平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颢平,封孚万年乡男。永安末,乐器残缺,庄帝命孚监仪注。孚上表曰:“昔太和中,中书监高闾、太乐令公孙崇修造金石,数十年间,乃奏成功。太常卿刘芳请别营造,久而方就。复召公卿量校合否,论者沸腾,莫有适从。登被旨敕,并见施用。往岁大军入洛,戎马交驰,所有乐器,亡失垂尽。臣至太乐署,问太乐令张乾龟等,云承前以来,器象差位,调律不和。臣今吹律求声,叩钟求音,损除繁杂,讨论实录。今量钟磬之数,各以十二架为定。”奏可。于时搢绅之士,咸往观听,靡不咨嗟叹服而反。太傅、

3、录尚书长孙承业妙解声律,特复称善。孚性机辩,好酒,貌短而秃。周文帝偏所眷顾,尝于室内置酒十瓨,瓨余一斛,上皆加帽,欲戏孚。孚适入室,见即惊喜,曰:“吾兄弟辈甚无礼,何为窃入王家,匡坐相对?宜早还宅也。”因持酒归。周文帝抚手大笑。迁太傅。薨,帝亲临,百官赴吊。(节选自北史列传第四)注葛荣:北魏时期河北起义军领袖。瓨:长颈的瓮坛类容器。1.【提分攻略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平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B.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平/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

4、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C.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平/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D.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平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答案C解析“平”,平定。“平”的主语是“荣”,即葛荣,所以“平”后应断开,排除A、D两项;“入洛”的主语是“元颢”,所以“元颢”前应断开,排除B项。2.【提分攻略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丞”和“右丞”为尚书令及仆射的属官,从文中看,尚书左丞官职应高于尚书右丞,与古代以右为尊位不同。B.“农桑”指耕种和种桑

5、养蚕等,泛指农事;“劝课农桑”即勉励、督促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在古代有重要意义。C.“表”和章、奏、议都是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但功用略有区别:表以陈情,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议以执异。D.文中“金石”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属;金石学是对古器物的研究,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答案D解析“文中金石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属”错,此处“金石”是指钟磬一类乐器。3.【提分攻略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孚享有美名,深受他人赞赏。他年少时,游肇、高聪、崔光等人就夸奖他会成为榜样人物,他的敌人也称赞他是魏国的忠臣义士。B.元孚关心时局,治政赢得民

6、心。朝政混乱时,他通过献书想匡救时政;担任冀州刺史时,一些原先对抗官府的人也都主动为他效命。C.元孚履职尽责,工作得到肯定。任职监仪注,他实地调查,亲自校验,解决了乐器缺损的问题,连通晓音乐的官员也称赞他做得好。D.元孚机敏善辩,妙语解除窘境。他身材矮小且秃头,喜欢喝酒,在周文帝想借此戏弄他的时候,他巧妙避免了兄弟无礼带来的尴尬。答案D解析“巧妙避免了兄弟无礼带来的尴尬”错,“兄弟无礼”只是元孚的善辩之语。4.【提分攻略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孚兄弟各诬己引过,争相为死。又孟都等数百人皆叩头就法,请活使君。(6分)译文:(2)于时搢绅之士,咸往观听,靡不咨嗟叹服

7、而反。(4分)译文:参考答案(1)元孚兄弟各自诬蔑自己招引过错,争着去送死。另外张孟都等几百人都叩头愿受死刑,请求留下使君性命。(2)这时士大夫们,都前去观看听演奏,无不叹息佩服而返回。解析(1)诬己,诬蔑自己;引过,揽错;就法,处死;活,使活命。(2)搢绅之士,士大夫,官员;靡,没有,无;咨嗟叹服,叹息佩服。参考译文元孚,字秀和,年轻时有美好的声誉。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聪、司徒崔光等人见到元孚,都说:“这个孩子必当成为榜样人物,遗憾我们老了,来不及见到了。”元孚多次升迁到兼任尚书右丞。灵太后临朝听政,宦官干预政事,元孚于是综合记述古今著名的王妃贤明的皇后,共四卷,献上去。元孚升任左丞。后来元

8、孚被任命为冀州刺史。元孚勉励督促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境内称他为慈父,邻州称他为神君。在这以前,州中人士张孟都等八人,都屯聚在山林,不服从君王的命令,州郡称他们为八王。元孚到达,(八王)都请求进城,愿意拼死效力。后来,城池被葛荣攻陷,元孚被葛荣捉住。哥哥元祐担任防城都督,哥哥元子礼担任录事参军。葛荣想先杀死元子礼,元孚请求处死自己来赎回元子礼,叩头到流出血来,葛荣才放了元子礼。葛荣又大量召集将领士兵,商议处死元孚的事。元孚兄弟各自诬蔑自己招引过错,争着去送死。另外张孟都等几百人都叩头愿受死刑,请求留下使君性命。葛荣说:“这是魏国的忠臣义士。”一同被囚禁的五百人,都得以免死。葛荣平定,元孚仍被授任冀

9、州刺史。元颢进入洛阳,授任元孚为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元孚封上元颢叛逆的书信送交朝廷,得到皇帝的称赞。元颢被平定,封元孚为万年乡男。永安末年,乐器损坏缺失,庄帝命令元孚监察仪法。元孚上奏疏说:“从前太和年间,中书监高闾、太乐令公孙崇修造乐器,几十年间,才宣告成功。太常卿刘芳请求另外修造,很久才完成。又召集公卿计量考校合适与否,议论的人众说纷纭,无所适从。立刻接到诏令,(两套乐器)共同被使用。往年大军进入洛阳,战争频繁,所有乐器,丢失得差不多光了。臣下到太乐署,询问太乐令张乾龟等人,说是继承前代以来方式,全都物象错位,调律不和谐。臣下现在吹律管而求声调,敲黄钟求音响,去掉繁杂程序,论定实际效验。现

10、在计量钟磬的数目,分别以十二架为准。”上奏后被批准。这时士大夫们,都前去观看听演奏,无不叹息佩服而返回。太傅、录尚书事长孙承业非常了解声律,又格外加以称赞。元孚性格机敏善辩,喜欢饮酒,身材矮小而头顶光秃。周文帝格外垂爱他,曾经在房内放酒十瓮,每瓮剩一斛,上面都加上帽子,想戏弄元孚。元孚刚进房内,见到后就惊喜,说:“我们兄弟十分没有礼节,为什么偷偷进入王的家中相向端坐?应该及早回到家中。”于是拿上酒返回。周文帝拍手大笑。后来升任太傅。去世后,皇帝亲自前往,百官前去吊祭。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虞寄字次安,少聪敏。及长,好学,善属文。性冲静,有栖遁之志。弱冠举秀才,对策高第。起

11、家梁宣城王国左常侍。侯景之乱,寄随兄荔入台,除镇南湘东王谘议参军,加贞威将军。京城陷,遁还乡里。时陈宝应据有闽中,得寄甚喜。承圣元年,除和戎将军、中书侍郎,宝应爱其才,托以道阻不遣。及宝应结婚留异,潜有逆谋,寄微知其意,言说之际,每陈逆顺之理,微以讽谏,宝应辄引说他事以拒之。寄知宝应不可谏,虑祸及己,乃为居士服以拒绝之。及留异称兵,宝应资其部曲,寄乃因书极谏。及宝应败走,夜至蒲田,顾谓其子扞秦曰:“早从虞公计,不至今日。”扞秦但泣而已。宝应既擒,凡诸宾客微有交涉者,皆伏诛,唯寄以先识免祸。文帝寻敕都督章昭达以理发遣,令寄还朝。寻兼散骑常侍,聘齐,寄辞老疾,不行,除国子博士。顷之,又表求解职归乡

12、里。高宗即位,乃除东中郎建安王谘议,加戎昭将军,又辞以疾不任旦夕陪列王于是特令停王府公事其有疑议就以决之但朔望笺修而已十一年卒,时年七十。寄少笃行,造次必于仁厚,虽僮竖未尝加以声色,至于临危执节,则辞气凛然,白刃不惮也。自流寓南土,与兄荔隔绝,因感气病,每得荔书,气辄奔剧,危殆者数矣。前后所居官,未尝至秩满,才期年数月,便自求解退。常曰:“知足不辱,吾知足矣。”及谢病私庭,每诸王为州将,下车必造门致礼,命释鞭板,以几杖侍坐。常出游近寺,闾里传相告语,老幼罗列,望拜道左。或言誓为约者,但指寄便不欺,其至行所感如此。(选自陈书卷十九,有删节)5.【提分攻略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

13、一项是(3分)()A.又辞以疾不任/旦夕陪列/王于是特令停王府公事/其有疑议就/以决之/但朔望笺修而已/B.又辞以疾/不任旦夕陪列/王于是特令停王府公事/其有疑议/就以决之/但朔望笺修而已/C.又辞以疾不任/旦夕陪列/王于是特令停王府公事/其有疑议/就以决之/但朔望笺修而已/D.又辞以疾/不任旦夕陪列/王于是特令停王府公事/其有疑议就/以决之/但朔望笺修而已/答案B解析“又辞以疾”是状语后置,正常语序是“又以疾辞”;“不任”的宾语是“旦夕陪列”,所以“以疾”后应断开,排除A、C两项。“有”的宾语是“疑议”,所以“疑议”后应断开,排除D项。6.【提分攻略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14、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是取士考试的一种方式。B.结婚,古代为缔结婚姻关系。此处指陈宝应与留异两家结为儿女亲家。C.国子博士,学官名,由操行纯正、通明经义者担任,负责教授国子学生学业。D.秩,指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和品级。秩满,指俸禄和品级已到最高等级。答案D解析“秩满,指俸禄和品级已到最高等级”错,秩满,意为官吏任期届满。7.【提分攻略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虞寄心怀大义,有先见之明。他发现陈宝应有叛逆之意,在劝说不果的情况下,拒绝为陈宝应做事;陈宝应被擒后,他因此免遭杀身之祸。B.虞寄淡泊名利,

15、不迷恋仕途。文帝和高宗都曾任命、提拔他,他总是寻找理由推辞;他前后做官,都只任职一年半载,便自己要求解职。C.虞寄聪敏有才,备受敬重。朝廷授任他中书侍郎时,陈宝应惜才,假托道路不通不让他去;每当诸王任州将,必定下车步行到他家门拜访来表达敬意。D.虞寄仁慈厚道,德高望重。他因与兄隔绝而伤感成病,以至于多次有生命之危;他退居期间外出,乡人便互相转告,老幼成群,在道旁叩拜。答案C解析“下车步行”错,“下车”意为“刚到任”。8.【提分攻略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每陈逆顺之理,微以讽谏,宝应辄引说他事以拒之。(5分)译文:(2)虽僮竖未尝加以声色,至于临危执节,则辞气凛然

16、,白刃不惮也。(5分)译文:参考答案(1)虞寄经常陈述叛逆和忠顺的道理,隐微地婉言规劝,陈宝应总是转说其他事来拒绝他。(2)即使家中童仆也未曾用严词厉色来对待他们,至于面临危险需要坚持节操时,就义正词严,刀剑加身也不畏惧。解析(1)每,经常;微,暗中;讽谏,委婉劝谏;引说,转说。(2)虽,即使;声色,语气和脸色;执节,坚持节操;惮,畏惧、害怕。参考译文虞寄字次安,年少时聪慧敏捷。等到长大,虞寄好学,擅长于写文章。他性情冲和淡泊,有避世隐居之志。弱冠之年荐举为秀才,策试金榜题名。初任梁宣城王国左常侍。侯景之乱,虞寄随兄虞荔住进台城,授官镇南湘东王谘议参军,加任贞威将军。京城陷落后,他逃回乡里。当时陈宝应占据闽中,得到虞寄后非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