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延线七标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3590939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 页数:117 大小:2.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延线七标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北延线七标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北延线七标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北延线七标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北延线七标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延线七标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延线七标施工组织设计(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管理目标1. 编制依据广州市猎德大桥系统北延线土建七标、E通道联接线天寿路广园东路节点改造工程之一招标文件、设计文件.根据施工现场及周边实际情况。本工程执行的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和国家及相关部门的有关法规等。我单位人员、设备等综合实力情况.1。2 编制原则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按照IS902质量体系标准对本工程进行质量管理,科学组织施工,把好各施工工序的施工质量,以高标准的工序质量来保证全部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坚持以设备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的原则。以先进的施工设备保证先进的施工工艺,以先进的施工工艺保证施

2、工质量,从根本上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确保施工按期完成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满足施工工期的要求,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应用网络计划技术合理安排各项工程的施工,搞好工序衔接,实行平行作业、流水作业相配合,交叉组织施工,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确保工期,均衡生产。搞好环境保护,实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优化施工方案,采取网络技术组织措施和管理措施降低工程造价。1。3 安全、质量、工期、文明管理目标满足合同文件所要求的、我公司所坚持的安全质量目标。安全目标人身安全目标:杜绝死亡、重伤事故,杜绝重大交通、重大火灾事故,轻伤率控制在2以内,责任事故死亡率为零,争创“广州市安全文明双优工地”。工程安全目

3、标:地下管线不断不裂,确保正常使用;地上建筑物及环境稳定,各种变形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质量目标达到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优良标准,且工程质量评定为广东省优良样板工程,创金杯奖或鲁班奖。工期目标确保合同文件规定的工期要求并力争提前。文明施工目标受政府部门通报批评率为零,达到广州市文明工地,争创广东省文明工地。达到广州市卫生城市的要求.环境保护目标受地方政府部门书面投诉率为零.、工程概况2。1工程地理位置猎德大桥系统北延线(天河北天河东路节点改造工程、天寿路广园东路节点改造工程位于广州市天河区,设计主线自华旭街以北,沿天河东路、天寿路、接入东莞庄路,由于沿线分别相交天河北路、广园东路两条主干道,工

4、程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节点:天河北天河东路节点和天寿路广园东路节点。沿线与之相交的次干道有:林乐路、天润路、粤垦路等。2工程范围及内容猎德大桥系统北延线七标D、E线通道联接线(天寿路广园东路节点改造工程之一)包含道路工程、隧道结构、隧道基坑支护、隧道附属工程(含通风、消防工程),排水工程、施工期间交通疏解工程、沥青路面、交通工程、绿化工程、照明工程附属工程.2.2.1工程范围土建七标、E通道联接线(天寿路广园东路节点改造工程之一)主线由天寿路组成,南接天河北、天河东路节点设计止点,北至广园东路既有东莞庄立交高架北侧约50米处;主线设计里程Z3+4K3+995。20,全长。54公里。工程还包括对广

5、园东路交叉口进行渠化改造.2.2.工程规模工程在广深铁路位置设置下穿铁路通道桥D线、线,两车道分别为西往南和南往东的右转通道,设计车速线、E线均为2公里/小时。D线隧道为单向三车道,结构宽度为15.米(承担西往南右转和西往北左转的交通转换),长435米,E线通道桥结构宽度为2.6米,长42544米。下穿广深铁路范围的D、E线隧道结构、隧道基坑支护不在施工范围,隧道附属工程、道路工程、施工期间交通疏解包括在土建七标工程范围内.D线里程为00DK+296.94,E线里程为EK0+00338461,其中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具体设计范围:新建下穿广深铁路通道桥D线(K0+。65DK0+255段

6、)、新建下穿广深铁路通道桥E线(EK045.242K0+145.653段)。2。3地质及地下水情况2.1地质情况根据钻探揭露,本场区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全新统冲积层(4l)、上更新统冲积层(Qa)、第四系残积层(Qel)以及白垩系止统大朗山组三元里段(Kl)和燕山三期第一阶段().按各岩土层岩性及状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l)杂填土:广泛分布于场区。呈灰色、褐色、砖红色、杂色等,结构松散稍压实。主要由粘性土、中细砂、花岗岩碎石、砖块等建筑垃圾和少量生活垃圾组成,硬质物含量占有1065%不等。该层均揭露于场区地表,层厚.05.20m,平均厚度11.

7、该填土层顶0.20。30m为沥青或混凝土路面.素填土:较广泛分布于场区,呈褐灰色,褐黄色,主要由粉质粘土、细中砂组成,局部含少量碎石,结构松散稍密实。此层揭露于地表或位于杂填土层之下,顶界埋深。003,层厚0。0.3m,平均厚度2。9m。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l)淤泥质粉质粘土:一般呈似层状或透镜状断续分布。深灰色,饱和,流塑。含有机质,具臭味,局部含少量粉细砂和腐木,该层位于人工填土层之下,顶界埋深505。0m,层厚0。502。40,平均128.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al)粉质粘土:呈层状连续分布于场地。褐红色,灰黄色或白色,部分花斑状,可塑。具砂感。顶界埋深0。0720m,层厚不均,0

8、.59.m,平均.09m。松散粉砂、细砂:一般呈透镜状或似层状分布。灰黄色、灰白色,饱和,松散,颗粒不均匀,含少量粘性土。一般位于淤泥质粉质粘土层或粉质粘土层下,顶界埋深3。07.50m,层厚。02.6,平均1。39m。松散中砂:以中砂为主,局部为粗砂。一般呈透镜状或似分布。灰黄色、灰白色,饱和,松散,颗粒不均匀,含少量粘土和石英砾石。一般位于人工填土层、淤泥质粘土层或粉质粘土层下穿,顶界埋深1。805.0,层厚。803.5m,平均2.13m。稍密中砂、粗砂:一般呈透镜状或似层状分布。灰黄色、灰白色,饱和,稍密,颗粒不均匀,含少量粘性土和石英砾石。一般位于粉质粘土层下,顶界埋深。38。0,层厚

9、0。50.40m,平均1。3m。碎屑岩风化残积层(Qel)分布广深铁路以南.岩性为粉质粘土,呈暗红色、褐红色,局部灰白色,主要为砂岩或砂砾岩风化残积土,其中为砂砾岩风化的粉质粘土砂感强烈,层中多见残留的石英质砾石,砾径2.05。0cm不等,次棱角状。残积土遇水易软化.按稠度状态可划分为:可塑粉质粘土:呈层状连续分布。可塑。位于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之下,顶界埋深506。70m,层厚0。906.90,平均202m。硬塑粉质粘土:呈层状连续分布。硬塑.顶界埋深5。39。6m,层厚不均匀,一般为0.56.30,平均218m。花岗岩残积土(el)分布于广深铁路以北,岩性为砂质粘性土,呈褐黄色,夹灰白色,

10、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土,除石英外,长石、云母矿物均已风化呈土状,土质遇水易软化崩解.按稠度状态可划分为:可塑砂质粘性土:呈层状连续分布.可塑。顶界埋深1。00。90,层厚1010。0,平均5。0。硬塑砂质粘性土;呈层状连续分布。硬塑。顶界埋深2017。0,层厚1.2017.10m,平均厚度5。2.白垩系止统大朗山组三元里段(K2dl)场地于广深铁路以南揭露白垩系止统大朗山组三元里段(Kdl)陆相碎屑沉积岩,岩石呈暗紫红色、紫红色。岩性组合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砂砾岩、砾岩,泥质或碎屑状结构,中厚层状厚层状构造。一般以泥钙质胶结为主,含铁质。砂砾岩及砾岩分别含约4及80%砾石,砾石成分以灰岩、砂岩及

11、流纹岩为主,砾径0.54。cm 不等,次棱角状-次园状。基岩顶板较平缓,顶界埋深为01130m,标高081.82。按岩石风化程度可划分以下四带:全风化带:揭露于局部,呈透镜状分布。岩石风化强烈,岩芯一般呈坚硬土柱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带顶埋深1.880m ;带厚为1。00。0m,平均.87m。强风化带:呈连续层状分布,岩石风化强烈,岩芯呈坚硬土柱状、半岩半土或碎块状,岩质软,岩芯遇水软化崩解,岩块用手可折断,局部该带岩石风化不均,夹中风化或微风化透镜体,夹层厚度在002。30m之间,中风化或微风化夹层岩芯呈块状及扁柱状,局部呈柱状,岩质硬,锤击声哑易碎。该强风化带顶界埋深3.302.50 m;带

12、厚不均匀,为 0。507。6m,平均2。54m.中风化带:呈连续层状分布。岩石裂隙发育,岩芯呈块状、,扁柱状及短柱状为主,局部柱状,岩质稍硬,锤击声哑易碎。带顶埋深。202。0m,带厚0605.60 ,平均1。91m。微风化带:呈连续层状分布。岩石裂隙一般不甚发育稍发育,岩芯呈短柱或柱状,岩质新鲜坚硬,锤击声脆。顶界埋深8.27.0,揭露带厚2。1。7.2.3.2地下水情况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孔隙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承压水.上层滞水:人工填土层结构较疏松,含上层滞水,但含水量不大,其动态受季节性控制。上层滞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生活用水的渗入补给。孔隙承压水:赋存于第四系上更新统河流相冲积之砂

13、层中.砂层透水性良好,含丰富的地下水,主要接受上覆含水层的越流补给和上游地下水迳流的侧向补给。基岩孔隙裂隙承压水:赋存于强风化和中风化花岗岩和断裂带碎裂岩、角砾岩孔隙裂隙之中,含一定水量,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垂直渗透补给和上游地下水迳流的侧向补给。2。4 技术标准立交支线隧道技术标准表(下穿广深铁路通道桥线、E线)技术标准项目名称单位规范取值D线设计值E线设计值设计车速Kmh002圆曲线设超高推荐半径m4040圆曲线线设超高最小半径m2020圆曲线最小长度028。62131.29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2020最大纵坡%4.0%3。4纵坡地估最小长度6088。7586.47最大超高横坡度2停车视距m2

14、022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1250180凹形曲线一般最小半径5200680车行道设计净高m5.5(受广深铁路限制,满足消防通道安全要求)45(受广深铁路限制,满足消防通道安全要求)抗震烈度按度设防D线为单向三车道,同时承担了西往南右转和西往北左转的两个方向的车流,横断面宽度为11.0米车行道+3米人行道.E线为单向两车道,横断面为8。0米机动车道+米人行道。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道路工程1填土方m53952挖土方m13013换填碎石3204换填石屑m263新建沥青砼路面m24804新建复合式路面m2984旧路加铺沥青路面m2265仿花岗岩砖3030*5cmm2209预制C30砼侧石605020mm7201预制0砼侧石30*05m411预制C0砼平石25*1012cmm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