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3590116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心得体会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 篇)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 来,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你知道心得体 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心得体会(精选 3 篇),欢迎阅读与收藏。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心得体会1金秋十月,秋风送爽。在西子湖畔我参加了浙江教育报刊总社主 办的培训。此次培训的内容是“高中英语课堂改革与有效教学”。专 心聆听并学习了XX老师等专家的生动报告后,感触颇深,其中XX老师 提出的“对文本的有效解读”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一直以来,英语阅读教学中语言点处理和文本信息处理的关系是 我的困惑。阅读课

2、也似乎开始千篇一律地遵循着“读前有趣热 身”“读中提问和应答”“读后热烈讨论”最后的 “语言点讲解”这些步骤。教师在教授阅读文本时总局限于对课文意 思的理解、段落大意的概括、句子机构的分析、词汇短语的掌握,阅 读课上的训练活动也往往是围绕学习语言知识而展开。在这个阅读教 学过程中,只是为文中的信息而读,只是为文中的语言点而读。而葛 炳方老师提出的“对文本的有效解读”使我豁然开朗。他提出首先要 转变观念:阅读课是一种高度综合、培养思维能力的课型,需要我们 认真对待。首先,要充分解读教学。材料教材解读的核心指向是帮助教师做 好基于文本解读的目标定位与教学决策。其中要关注词汇教学,即把 握词汇数量和

3、词汇技能的关系;要关注阅读的深度,如评判性阅读, 把握文本理解与观点评价之间的关系;在设计读后活动时,要平衡活 动设计中的价值取向,把握注重强化语言运用的活动与基于评价的延 伸性活动之间的关系。简言之,就是要解读教材的背景、内容、语言 等等,如:文本以什么样的框架、借助什么样的语言、表达什么意思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要充分关注对教学材料的解读,要在解构文本的基 础上建构学生的学习。其次,通过基于教学过程的反思,我们或许能够细化一些现象背 后的成因,使之成为具体的研究问题。例如我们对每一个单元的“主 课文”的教学,常常用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讲内容,第二课时 讲语言点”,为什么?通过对阅读课教学的反思,

4、我们发现,我们应 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阅读课堂教学中“理解”与“语言点” 截然分离?再去思考我们课堂上组织阅读教学的行为,发现也许是因 为“理解”没有基于文本解读。以此为起点,我们着手对自己的教学 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等进行调控,做行动研究。基 于课堂观察,实实在在地研究本土的学生、教师及其英语教学活 动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综上所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对语言(词汇和结 构)和信息(文本的主旨大意和细节)进行(表层的)理解,而且还 要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关注作者观点、作者情感和态 度、写作意图,把握文本的脉络层次和结构特点,了解文本中遣

5、词造 句和谋篇布局等方面的技巧,进而鉴赏语言文化。“鉴赏是读者和文 本之间的对话,是一个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鉴赏以文本 为凭据,但又不局限于文本;它能促使我们联想和想象,引申和扩展 课文的主题思想,开发智力,唤起创新意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去理解作 者所要传递的信息,借此学习语言,并通过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提 高阅读能力,形成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自主阅读水平的过程。反思 自己的英语阅读教学过程,我在关注教学材料的选择与解读,特别是 关注对教学材料的深度解读方面做得不够到位。阅读是非常复杂的解 决问题的体验,这种体验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使得他们能够利用

6、 已有知识和背景知识从文本中建构意义。这次培训让我深深记住了 xx 老师的俩句话:深入浅出深入即解读,浅出即教学。举一反三举一即内容,反三即思维。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心得体会2古人说,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要有一桶水,我则认 为,作为21世纪的教师,我们要努力成为常流水。今年的7月 15日 到 26 日我参加了为期 12 天的教师成长专业培训。这次培训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每天的感觉都是新鲜的,因为每 一天都是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 一天都有不同的感受。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收获颇多,在感触较深 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因此,可以说这次培训来的 很及时

7、,培训内容很深刻,培训的效果将影响深远。不但使我提高了 认识,而且使我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开阔了视野、拓宽 了知识面,提高自身教育教学及科研水平,现将我的感受总结如下:一、通过培训,提高了我的思想认识通过这次培训,我对目前高中物理教育的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也清楚地知道了新课程改革对我们高中物理教师所提出的新要求。我 们要以新的目光看待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 育教学水平,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才能适 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二、通过培训,学习到了新的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到: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物

8、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知识的学习,优化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 促进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和拓展;通过对高中物理教学案例的观 摩和研讨,提升教师对物理课程的理解水平以及实施能力。三、通过培训,促使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古人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想这也是学生学习 物理这门课程的唯一准则,特别是刚接触物理的高一新生。物理学科,说白一点可以解释为“万物之理”,但是这些事物的 道理是要求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去认识和理解,而不是老师以解说员的 身份把一条一条的理论叙述给学生听,那样学生完全是在知道理论而 不是在理解接受理论。现在的学生在旧的教学方法的学习过程中无形 的被旧的学习理念所误导,认为老师在

9、上面讲是天经地义的,我们作 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在下面专心的听,这样就可以进行一堂成功的课。在这种学习心理的影响下,一些学生逐渐的觉得我在课堂上要是 有自己的意见就是捣乱,就是影响课堂秩序,有自己的观点也不敢发 表,有不同于书本上的理解也不敢随便的说出,老师说的话和书本上 写的,不管自己理不理解,也不管他为什么,一定是对的,长此以往 有相当的学生就在学习物理这门课程上迷失了方向,觉得学物理就是 解题,会做题目会背理论公式就可以了,而忽视了学习物理过程中的 探究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渐渐的对物理的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到后来越学越烦。做为 本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想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悲哀,因此针对新教材, 我

10、们的物理教学工作者更应当把扼杀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的方法 给彻底的抛弃。今年的 7 月,我参加了杭师大组织的高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培训为期 12 天,这段时间的培训内容丰富,感受很深,收益匪浅。既 有专家的讲座,得到理念的提升,又有中学同行的表演,感受新课改 的精神,同时还有领导的鼓舞和鞭策,让我们一线教师得到理论与实 践的充实。让我们感受较深的有富阳中学赵力红老师带来的高中物理实验教 学讲座,整个讲座过程中所有参加培训的老师都是聚精会神、目不转 睛地盯着 xx 老师,生怕错过哪个精彩的片段,听他的讲座就像观看一 场杂技表演,让我们深深体会物理的魅力。听完他的讲座,我们都在 想,原来物

11、理课可以上得这么精彩,这么有意思?这与我们平时上课的模式极不一样,平时我们有很多时间都用于 做题目、讲题目,好像只要会解题就可以了,回头想想,物理的基础 就是实验,实验教学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本来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无论是概念的理解还是规律的建立,很多时候借助实验可以省事 很多,而且多做实验还可以让物理课堂变得更有趣,可以培养学生自 主探究的精神。看来,以后我们物理组应该多研究研究实验,这个要 团结全组老师的力量。当然,这次培训中很多讲课的名师、专家们都频频提到了今年的 高考试题,对今年和去年的试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听取了这 些讲座后,我有几点很深的体会。我们今后在物理学科的教学是应

12、关 注以下几点:1、物理实验技能不能忽视。物理重在以物明理,正如杨振宁教授 所说“物理学时现象的物理学”,而不仅仅是做题的物理学。学生会 把滑动变阻器的接线画到滑片上,这些都是黑板上画实验,纸上谈兵 的恶果。从培养能力出发,探究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时今后的重要取 向,考前必要时还得动手做一做实验。2、教学中应多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 走向社会,也是今年来高考追求的方向。3、教学中对于探究性试题要探究。这类试题的共同点是,展示问 题情境,要求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培训中还有关于导课、情景设置、提问技巧等很多方面的内容, 可以说,这样的学习机会是难得的,是很宝贵的,我们都希望通过这 样的培训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使自己成为学习型和专家型的中 学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