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统计方法实习精编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3586248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90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统计方法实习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气象统计方法实习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气象统计方法实习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气象统计方法实习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气象统计方法实习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象统计方法实习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统计方法实习精编(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实习一 求 500hPa 高度场气候场、距平场和均方差场 31、资料介绍 32要求 33、实习结果 31 )、FORTRAN 源程序3(2)、 grads 文件 5(3) 、实习结果6实习二 计算给定数据资料的简单相关系数和自相关系数 1-11、资料介绍 1-1-2、要求1-1-3、实习结果 1-2-(1 )、 Fortran 源程序 1-2-(2)、程序运行结果: 1-4-实习三 分析中国夏季降水线性趋势的分布特征1-51. 资料介绍及要求: 1-5-2. 实习结果 1-5-(1 ) .matlab 程序 1-5-(2) .程序运行结果1-6-实习四 求给定数据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1-7

2、-1、资料介绍及要求1-7-2、实习结果 1-8-(1 )、MATLAB 程序18-( 2)、程序运行结果1-8( 3)、结果分析 1-9-实习五 对给定的海温数据进行EOF分析211、资料介绍 2-1-2、要求2-1-3、实习结果: 2-1-( 1)、 FORTRAN 源程序2-1( 2)空间场和时间序列的 ctl 文件 2-3( 3)运行结果2-4-( 4)分析 2-6-实习三(附加) 计算给定数据的1 1 年滑动平均和累积距平 2-81、资料介绍 2-8-2、要求2-8-3、实习结果 2-8-实习四(附加) 求给定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3-11、说明3-1-2、要求3-1-3、实习结果:

3、 3-1-( 1) Matlab 源程序 3-1( 2)运行结果3-5-实习一 求 500hPa 高度场气候场、距平场和均方差场1、资料介绍有一 500hPa高度场资料,文件名h500.dat,范围:60150E, 040N.时段:1982.11985.12 共 48 个月。水平分辨率:2.5*2.5,格点 数: 37*17 。2要求编 fortran 程序,求 500hPa 高度场的(1 )气候场;(2)距平场;(3)均方差场。并能用 Grads 做出图形,实习报告中气候场、距平场、均方差场任意 给出两张图,图注要清楚,即要注明是哪个时间的图形,并做简单分 析。注:h500.For给出了如何

4、用fortran读取ASCII码资料h500.dat.3、实习结果1)、FORTRAN 源程序program ex_gradsimplicit noneinteger,parameter:nx=37,ny=17,nz=4,nt=12integer i,j,iz,itreal var(nx,ny,nz,nt),cl(nx,ny,nt),sum,jp(nx,ny,nz,nt),jfc(nx,ny,nt)! Opening file open(10,file=g:gradsdatah500.dat) do iz=1,nzdo it=1,nt read(10,1000) read(10,3000) (

5、var(i,j,iz,it),i=1,nx),j=1,ny)enddoenddo1000 format(2i7)2000 format(37f6.2)3000 format(37f8.1)4000 format(37f7.2)close(10)!Output open(16,file=g:gradsdatah500.grd,form=binary) do iz=1,nzdo it=1,ntwrite(16) (var(i,j,iz,it),i=1,nx),j=1,ny)enddoenddo!Calculating the Climatological Fielddo it=1,ntdo i=1

6、,nxdo j=1,nysum=0do iz=1,nzsum=sum+var(i,j,iz,it)enddocl(i,j,it)=sum/4enddoenddoenddo! Output climate-file open(12,file=g:gradsdataclimate.grd,form=binary) do it=1,ntwrite(12) (cl(i,j,it),i=1,nx),j=1,ny) enddo!Calculating the Anomalydo iz=1,nzdo it=1,ntdo i=1,nxdo j=1,ny jp(i,j,iz,it)=var(i,j,iz,it)

7、-cl(i,j,it) enddoenddoenddoenddo open(13,file=g:gradsdataanomaly.grd,form=binary)!Output anomaly-filedo iz=1,nzdo it=1,ntwrite(13) (jp(i,j,iz,it),i=1,nx),j=1,ny)enddoenddo!Calculating the Mean-square Deviationdo it=1,ntdo i=1,nxdo j=1,nysum=0do iz=1,nzsum=sum+(jp(i,j,iz,it)*2enddojfc(i,j,it)=sqrt(su

8、m/4)enddoenddoenddo!Output mean-square deviation-file open(14,file=g:gradsdatadeviation.grd,form=binary) do it=1,ntwrite(14) (jfc(i,j,it),i=1,nx),j=1,ny) enddoend(2)、grads 文件open g:gradsda ta*.c tl(*为所求场对应的ctl 文件名)set lat 0 40set lon 60 150set lev 500enable print g:gradsdata*.gmf (*为所求场名称) i=1while(

9、i=48(或 12)set t id hprintci=i+1endwhiledisable print3)、实习结果 、原始场1982年1月the bC;Ch11 ci H siz -1 L ic Ic/ Uci2 c ri1982年7月5Bjii5B50-56605F0-驱65B4O-5B5QWE100110120E150;57fin-579iT泗Qthe 500hPa Height Field/1982 July肿结果分析:冬季(此处以1月为代表)等高线分布整体平缓,表明高度场分布相对均匀,且北部接 近极地位势高度低,赤道地区位势高度高,这与太阳直射点在1月在南半球,使北半球整体 的辐射

10、吸收随纬度增加而减小有关。北半球的气块受热随纬度递增而递减,因而膨胀率递减, 故南方接近赤道地区的气体膨胀大,位势高,而北方近极地地区气体膨胀小,位势低。夏季(此处以7月为代表),大洋上空出现副热带高压(588线位置),在东亚地区存在较 为明显的位势高度槽,即东亚大槽。夏季在30 N以北的地区位于西风带中,从图中可看出 明显的西风带长波特征。除东亚大槽外,在中亚地区也存在一长波槽,这些槽线发生长波调 整时,会在部分地区发生较剧烈的天气变化。此外,从图中可以看出, 1982年7月副热带高 压脊线的平均位置位于25。N ,125。E附近,我国华东地区位于副高北侧西南气流控制下, 西南气流为水汽输送

11、的主要通道,该地区发生降水较为频繁。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冬夏季的位势高度分布存在明显差异,这与太阳直射点的年纪变化密 切相关。 、气候场2月C75鮎411013:二小门三 Vriribl;/ nf 5CuhDn/Fr.i.1M-5700570C1-S7.S0-8月曲口100E110E130E150the Jirnctc- Vuneb ity a MOP,二/A.:结果分析: 气候场是多年数据中同时段的平均值序列,表征了区域内多年平均的位势高度变化。从气候场图形可以看出多年平均的500hPa高度场中,冬季(此处以多年平均的2月气候 场为代表)等高线较平直,大陆上等高线较稀疏,而海洋上等高线较密集,这

12、表明大陆上空 的位势高度变化率较海洋小。此外,冬季等位势高度线分布平直,还说明冬季的天气变化显 著。夏季(此处以多年平均的8月气候场为代表)在太平洋上有副热带高压,副高是深厚的 系统,所以可以一直延伸到500hPa高度。东亚地区存在明显的西风带长波槽,即东亚大槽,东亚大槽的移动和变化配合副热带高压和夏季风的影响,会使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造成强烈 变化,如形成大范围降水或强对流天气。同时,孟加拉湾处存在一低涡。由于高原的阻挡作 用,这一系统对我国的影响并不显著。图中副高脊线8月的多年平均位置位于30 N以北,且 东部长波槽位于110。E附近,故由气候场分析,华北地区位于长波槽前,又槽线受到副高的

13、阻挡作用,因而华北地区容易形成降水。 、距平场1982年1月?0mi:ii?i:i民、C?L1flU11EHOE1501982年7月th c A - om g IHecht Hied c -二匚h ;门/1 汀巴 7 c n.the AnomciIolis Height Field of 500hPa/1982 July工二 丿厂-二二结果分析:距平场指示了位势高度的震荡趋势,因距平的平均值为0,则大于0的值表明位势高度偏 高,小于0的值表示位势高度偏低。从图中可看出冬季(此处以1982年1月距平场做代表)在大陆位势高度为正距平,而在 大洋则存在明显的负距平。则由距平场的性质得,冬季在大洋上位

14、势高度偏高,在大陆上位 势高度偏低。其原因是,海水的比热大于陆地,则冬季海洋温度比陆地高,所以海洋上气块 膨胀更多,位势高度更高。夏季(此处以1982年7月距平场做代表)相反,大洋上位势高度偏低,而陆地偏高。在 70 E90 E附近位势偏高的原因在于夏季青藏高原接受太阳辐射使之在对流层中层形成热 源,位势高度因比大陆其他位置高。由此可见,位势高度的变化不仅与海陆差异有关,同时也与地形有关。在海洋上副热带高压所在的位置存在证据平值。 、均方差场6月K:Hliil H:l1.5CHE12月1lll:lthe iVlea n S q u a re Deviational H eigh t Field of SOOhPa/Dec1 H:l3:lthe Wean Square Devi口tforiQl Height Field of 500hPa/June结果分析:均方差场反应同一时段内的位势高度变化幅度的大小。由图可以看出,整体位势高度在大陆上的变化幅度比海洋小, 且海洋上冬季的变化幅 度比夏季大,而陆地上相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