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式直流稳压源课程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3583271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串联式直流稳压源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串联式直流稳压源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串联式直流稳压源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串联式直流稳压源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串联式直流稳压源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串联式直流稳压源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串联式直流稳压源课程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串联式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姓名::XXX学号:xxxxxxx组员XXX班级:电子102指导老师:成绩:2012.01.09一、任务及要求本课程是学习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之后,让学生运用模拟电子技术所学 知识,进行实际电子线路的设计、装接和调试工作,以加深电子电路基本知识的 理解,又能培养电路的实践技能,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针对模 拟电子技术课程进行的综合训练。本课程是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1、目的:加深电子电路基本知识的理解,培养电子电路的动手技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课程设计内容:串联式直流稳压电源设计3、设计内容及要求1. 用晶体管组成设计串联式

2、直流稳压电源电路2. 要求输出:输出直流电压Vo二12V0.2V输出直流电流Io = 0-200mA电网电压(220V)波动范围为10%输出内阻r二0.1Q输出纹波电压Voac二2mV有过流保护3. 画出电路图,写总结报告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二、设计原理本设计电路分为降压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调压稳压电路四大 部分,稳压电路部分又由基准电压源、输出电压采样电路、电压比较 放大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和输出电压调整电路组成。直流电源的输入为220V的市电,需要通过电源变压器降压后,再对交流电进行处理。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决定于后面电路的需X o变压器副边电压通过整流电路从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即

3、将 正弦电压转变为单一方向的脉动电压,但含有较大的交流成分,会影 响负载电路的正常工作。为了减小电压的脉动,需通过低通滤波电路滤波,使输出电压平 滑,理想情况下,应将全部交流分量全部滤掉,使滤波电路的输出电 压仅为直流电压。然而,由于滤波电路为无源电路,所以接入负载后 势必会影响其滤波效果。交流电压通过整流、滤波后虽然变为交流分量较小的直流电压, 但是,当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变化时,其平均值也将随之变化。稳压 电路的功能是使输出直流电压基本不随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变化的 影响,从而获得足够高的稳定性。1降压电路本电路使用的降压电路是单相交流变压器,根据要求要输出512V 稳定可调的电压,考虑到其他

4、波动因素,选择输出15V的变压器。2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的主要作用是把经过变压器降压后的交流电通过整流变成 单个方向的直流电。但是这种直流电的幅值变化很大。它主要是通过 二极管的截止和导通来实现的。常见的整流电路主要有全波整流电 路、桥式整流电路、倍压整流电路。我们选取单相桥式整流电路选择 4支IN4001构成整流桥。实现设计中的整流功能。3滤波电路采用电容滤波电路。由于电容在电路中也有储能的作用,并联 的电容器在电源供给的电压升高时,能把部分能量存储起来,而当电 源电压降低时,就把能量释放出来,使负载电压比较平滑。由于本电 路后级是稳压电路,因此可以使用电容滤波电路进行简单滤波。电容选取:电容的

5、取值应当有一个范围,由前面的计算我们已经得出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电压为15V,当输出电流为0.2A时,我们可以 求得电路的负载为60欧,我们可以根据滤波电容的计算公式:C=(35)2 Rl滤波申路来求滤波电容的取值范围,其中在电路频率为50HZ的情况下,T为20ms则电容的取值范围为500-834uF,保 险起见我们可以取标准值为1000uF额定电压为25V的电容。利用C2、 C4小电容滤去纹波。整流及滤波:T4A2-4基准电压稳定电路D1 D2基准电压电路作用是为后面比较电路提供一个基准电压,此处 %C1 C2采用一个红色发光二极管,其发光后电压稳定在V2V,且较稳压 二级管适合工作在小电流电路

6、中。红色发光二极管工作在玄彳10mA所以限流电阻上下限:D3 D4KznuRRT30KT21X红RRR U-UR=J lminjZ 1.65kQmaxI+ IzL maxRU-UR = | lmin J Z 27kQmaxI+ IzmL maxD1-D4:1N4001T1-T3,T5: 9013T4:1 取2Kq50V,3A5比较电路和放大电路比较放大电路连接在基准电压电路后面,为了实现电压可调固在 电路中引入了放大环节,加深电压负反馈以提高 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并且还抑制了温度的漂移。如 右图所示。由于在此对精度的要求不高,又从经济的角度上考虑后在此用一个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来实现。控制流过T2的

7、电流为1mA。R2上端的电位(滤波后)波动应为16V21V,故R2取20K Q。三极管选择两个9013的NPN管子。首先三极管工作必要有一个合适的静态工作点Q。在此滤波后电压V=20V, U =0.7V, R =20KQ, U尽量选在中间即10V。6.调整电路 在本电路中调整管是保证电路安全工作的核心元件,由一个大功率管T3T4(T4)和一个普通的NPN管(T3)组成复合 管。这是因为流过集电极和发射极的电流可 能很大,一般管子无法承受大电流故选用一 个大功率管。其基极接在差动放大电路的集 电极上,由于差动的集电极上电流过大,用万用表测量后发现T4的卩值为75,如果不用复合管至于那个单管,那么

8、,当输出电流为最大200mA时,基极 电流应为3mA左右,显然这里不能有3mA基极的电流,故此用复合 管对卩进行补偿,这样以后基极电流就可以小到uA级了。而集电极 接在滤波电路的后面,射极接上采样电路后从射极输出构成电压跟 随,这样有利于对电压的稳定。至于调整管的管功耗,当输出 5V200mA时,滤波后的电位器既调整管集电极的电位正常应为19V, 那么,管压降应为14V,功率应为P=UI = 14x0.2=2.8W所以本电路 的管功耗最多为2.8W。-7保护电路T5由于此电路的精度不高稳定性也相对较差所以在调整管的射极后 加上一个过流保护。如果电路正常工作时T5管子是不导通的,因为 PN结上没

9、有07的电压,而R4阻值又太小可以忽略不计,也就相 当于没有这个保护电路。但是当某种原因使得调整管的射极电流突然 增大,使得R4上的压降达到0.7V后T5管子导通。如果把保护电流 设在250mA,那么0.7R-=2-l 故 R4 取2.7 Q。基极和集电极又是反相的关系,既基极电位上升,导致集电极电 位下降,从而使得调整管的基极电位下降于是抑制了电流的持续增 大,这样就保护了电路里的元器件。也就相当于对调整管引入了一个 负反馈。不仅限制了电流,同时还顺便控制了温度。关于R4的选择,由于这里电流可能过大故选取一个大功率的电阻,8采样电路并且阻值要小尽量少分压。而T5就是一个普通的NPN管子。采样

10、电路是配合着差动放大和基准电压来实现电压 的可调。工作原理就是电位器的2号引脚上的电位和 基准电压近似相等,通过基准电压值和调节电位器改 变电位器2脚以下的电阻从而控制电流。再利用电流 在采样电路中几乎没有从电位器的2脚流走。故可推 断出整个采样电路的电压。在这里我们假设电位器2 脚的电位就是基准电压2V。所以,当电位器滑动到最上端时,输出电压最小,为Uoinin=&十W1十gW1+Rs UZ12V经综合考虑后R、R和W1分别选5.6KQ和1.5KQ电阻和5K Q的电位器。这样选下来电压可调的理论范围在4V16V。故优于设计条件的5V12V。三焊接与调试R42.7Q/1W1N4001:9013

11、50V,3A2c lu o c yz/A52BA红D22 T5TKz_ nu RR65K5 kk R6 V5R105PCT 讥 p Qwol cAHW9Z- XuJD1-D4:T1-T3,T5T4:2.所需设备清单:1. 单相0.5KW调压器或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模拟市电波动)2. MF47万用表3. 滑线变阻器(假负载)200Q/300W4. 30W电烙铁3材料清单:1块12.二芯带插头电源线1根电解电容1000u/25V2只三极管90135只大功率三极管 3A/50V1只红色发光二极管1只大电阻:2.7Q/1W1只1/4W电阻:510Q, 1.5K,2K ,5.6K瓷片电容:0.012只变

12、压器:15V/220V 5W1只2.3.4.5.6.7.8.9.10.80x100mm2万能印刷板10K,12K,各 1 只11.松香、焊锡若干4.准备工作 按电路图将各元件布局在通用板上,用万用表判断三极管极性,或在 网站上查询相关型号器件极性,布局完成,检查各处器件参数设置 妥当无误后开始焊接。四、性能测试电压变化范围经示波器观察,调电位器的电阻值,发现,电位器调到最大和最小时,输 出电压范围,V min=3.44V, Vmax=15.25V,纹波大小有200mv。五、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实际动手焊接,我们在一下几个方面有所认识:1:对理论有了初步的系统了解。2:提升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是

13、自己对专业只是有了更进一步 的了解。3:实训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无法学到的最实用、最基础的知识4: 通过这次实训也培养了我们胆大、心细、谨慎的工作作风。5; 操作期间我们还懂得了 Multisim 软件的运用,通过它更深刻的了 解了电路图的基本操作。6;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懂得了串联稳压电源原理,串联型稳压电路是 最常用的电子电路之一,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电子电路中。总的来 说,这次课程设计是一次很好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六、参考文献:1 童诗白,华成英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迟钦河等. 电子技能与实训,电子工业出版社3 陈大钦.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电子电路实验,设计,仿真),高等 教育出版社4 刘润华,任旭虎编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5 罗先觉,电路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参考网站:电子爱好者: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