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制度(含防雷、防静电)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3581105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制度(含防雷、防静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制度(含防雷、防静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制度(含防雷、防静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制度(含防雷、防静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制度(含防雷、防静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制度(含防雷、防静电)一、检查和管理制度1、应按规定正确安装、使用电器设备,相关人员必须经必要的培训,获得相关部门核发的有效证书方可操作。各类设备均需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效合格证明并经维修部确认后方可投入使用。电气设备应由持证人员定期进行检查(至少每月一次)。2、防雷、防静电设施定期检查、检测,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每年至少检测一次并记录。3、电器设备负荷应严格按照执行,接头牢固,绝缘良好,保险装置合格、正常并具备良好的接地,接地电阻应严格按照电气施工要求测试。4、各类线路均应以套管加以隔绝,特殊情况下,亦应使用绝缘良好的铅皮或胶皮电缆线。各类电气设备及线路均应定期检

2、修,随时排除因绝缘损坏可能引起的消防安全隐患。5、未经批准,严禁擅自加长电线。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安全小组、维修部人员检查加长电线是否仅供紧急使用、外壳是否完好、是否有维修部人员检测后投入使用。6、电器设备、开关箱线路附近按照本单位标准划定黄色区域,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并定期检查、排除隐患。7、设备用毕应切断电源。未经试验正式通电的设备,安装、维修人员离开现场时应切断电源。8、除已采取防范措施的部门外,工作场所内严禁使用明火。9、使用明火的部门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做到用火不离人、人离火灭。10、场所内严禁吸烟并张贴禁烟标识,每一位员工均有义务提醒其他人员共同遵守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二、

3、防静电装置(一)储罐、输送管理道必须根据有关设计规范的要求做防静电接地,防雷接地可兼做静电接地,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防静电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0欧姆。(二)防静电接地装置,应定期进行检测,每年不得少于两次,对不符合要求的,必须进行即使修复和更换。(三)防静电接地装置应建立档案,编号并登记。(四)在爆炸危险区内进行接地装置电阻值测量时,所使用的仪表必须式防爆、隔爆或安全火花型的。三、防静电危害“八不准”(一)不准在原料输送过程中,进行储罐的检尺、测温和采样作业。(二)不准使用导体和绝缘体两种材质组(制)成的检尺,测温和采样工具(包括绳索)进行作业。使用导体材料时应与罐体跨接,且操作不得猛拉

4、快提;上提速度应不大于0.5M/S,下落速度应不大于1M/S。(三)不准喷溅式灌装甲醇燃料,并严禁使用塑料桶或绝缘材料制作的容器盛装甲醇燃料。(四)不准穿戴易产生静电的化纤等外衣(内衣不应穿两件以上涤纶、腈纶、尼龙等才衬衣)、非防静电鞋以及丝绸或人造纤维袜子进行作业,上罐时不准戴手表或戒指等无关金属物。(五)不准在爆炸危险场所梳头、穿脱任何服装、拍打衣服和互相打闹。(六)不准在爆炸危险场所用化纤织物拖擦工具、设备和地面。(七)不准用压缩空气清扫输送管线和储罐。(八)不准用表面电阻率大于106电阻/CM的材料铺设爆炸危险场的地面通道。四、避雷管理制度(一)避雷设施的设计、安装及电阻值要求,检测等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要求(二)避雷接地装置应由专职电工进行管理与检查,每年至少检测两次,并做好记录。(三)对不符合要求的,必须及时进行修复和更新,(四)避雷装置应建立档案,并编号登记。(五)遇有雷雨天气,应停止收、发作业,使设备复位。登高作业人员应立即清理现场,返回地面。潍坊众谊汽车配件有限公司2011-10-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