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苍凉的长歌-北巷长歌悠是哪首诗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357948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首苍凉的长歌-北巷长歌悠是哪首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首苍凉的长歌-北巷长歌悠是哪首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首苍凉的长歌-北巷长歌悠是哪首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首苍凉的长歌-北巷长歌悠是哪首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首苍凉的长歌-北巷长歌悠是哪首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首苍凉的长歌-北巷长歌悠是哪首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首苍凉的长歌|北巷长歌悠是哪首诗 假如我们把生活着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比方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的话,那么那些大大小小的河流就是巨人身上纵横交错的血管,而它的骨骼就是由众多山峦组成的,那些山峦属于大兴安岭山脉。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这是第一部描述中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实状况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似一壁饱得天地之灵气,令人惊叹却难得其解的神奇岩画;又似一卷时而安恬、时而激越,向世人诉说人生挚爱和心灵悲苦的民族史诗。该部小说在收获杂志上登载以来,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热切关注,被媒体称为“最值得期待的书”之一,是中国第一部描述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实状况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女作家迟子建以一位年

2、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终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向我们讲述了这个弱小民族顽强的抗争和优美的爱情。小说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小说以小见大,以一曲对弱小民族的挽歌,写出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悲伤,其文学专题含有史诗品格和世界意义。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群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和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她们在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在日寇的铁蹄,乃至种种当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她们有大爱,有大痛,有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然而,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独特民风,一代又一代的生死传奇,显示了这个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精神。小说

3、一发表就赢得了好评,小说以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四部分贯穿全篇,预示着老酋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不平凡的一生。也暗含了鄂温克民族由盛而衰的过程,是作者为这个民族唱的挽歌。由早唱到晚,由年轻唱到衰老,由兴盛唱到消亡。小说由一位九十多岁的女酋长自述,她的身上,表现了真正的悲悯,真正的大爱,真正的对生命的热爱,和令人屏息的人格魅力。像一位老奶奶又在讲着北极村的童话,然而这个童话有太多的悲凉、不幸和无奈。女酋长在一天之内讲述了森林、驯鹿和民族的百年演变史,这其中隐喻着一个民族对“自我”文化百年如一日的坚守,更表现了拯救将要消亡的“自我”文化一日如百年的紧迫感。这一叙述角度符合作者一贯的第一人

4、称叙述风格。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题材和视角独特,它关注的是一个很小的民族和群体。作者没有采取宏大的编年式的铜浇铁铸的叙事骨架,没有重大历史事件,和议论人生的哲理思索。对历史的书写采取的是另一个路径,是一个日常叙事方法,一个轻逸灵动的风格。这可能和她的历史观相关,“在我眼中,真正的历史在民间,编织历史的大全部是小人物;因为只有从她们身上,才能表现最日常的生活图景,而历史是由无数的日常生活画面连缀而成的。”她从鄂温克人生活的细部入手,从部落的一般人入手,深入到她们日常生命活动的肌理中,以部落和个体的命运作为叙事动力,从而将这个民族生存的每一个步骤和细胞全部摄入笔下,日常起居,生老病死,从生活资料的获取

5、到风俗的禁忌,使民族的整体存在如一个鲜活的有机体一样展现出来。因此,即使迟子建在作品中给出了这个民族百年历史中的很多人类史的重大事件,如异族入侵,如文化大革命,不过并不是叙述的关键,更不能认为这些事件对日常生活有本质性的影响,这符合作者一贯的用小人物写大事件的风格。小说最让人难忘的是乌托邦式的原生态的生命,“我们的驯鹿,她们夏天走路时踩着露珠儿,吃东西时身边有花朵和蝴蝶伴着,喝水时能看见水里的游鱼;冬天呢,它们扒开积雪吃苔藓的时候,还能看到埋藏在雪下的红豆,听到小鸟的叫声。猪和牛怎么能跟驯鹿比呢?” 鄂温克人的情爱也是那么原始、纯朴和美好。小说里这么描写道:“她亲吻着我的一对乳房,称它们一个是

6、她的太阳,一个是她的月亮,它们会给她带来永远的明”一个鄂温克小男孩看到她心爱的驯鹿既喜爱舔舐盐又喜爱饮河水时,就把食盐撒到河里让驯鹿喝,但发觉盐消失了,河水却一点咸味也没有,于是,她充满了愤怒,认为河里有魔鬼偷了她的盐,今后再也不理那条河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久违的天真烂漫。鄂温克族以放养驯鹿为关键生活方法,她们终年流转,逐水草而居,在长久的和特定自然地理的交互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法和世界观,发明了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一个过分依靠大自然的世界,是一个朴素、简单、漂亮而忧伤的世界。这么的生活当然远离了外部世界强悍而迅捷的当代文明。带着浓浓的泥土的气息,带有额尔古纳河水的清冽。这也符合作者一贯的创作风格,对家园的亲近或就在家园中领受它的四季冷暖和隐秘灵性。这是迟子建从不改变的情感和信念,在不变中让这种信念和情感清楚和深化。这部小说是作者专心血构筑的一个弱小民族不朽的民族史诗,我们只有用虔诚的心灵,才能走进作者的心灵,才能体会作者那种悲悯的情怀,才能读懂一个民族的不屈和抗争,才能领会额尔古纳河右岸神秘的风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