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3577477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常州市xx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积累与运用1. 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在括号里。鲁迅先生的这段文字一点不带笑声,竟(_)把一个喧嚣(_) 而又充满杀l(_)的时代,描写得活灵活现。文字的功力,还有老手的驾y(_)本领吸引着我,长大后我一定要买一部鲁迅全集随身xi(_)带。【答案】 (1). jng (2). xio (3). 戮 (4). 驭 (5). 携【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嚣”字只读“xio”,没有其它的读音。可根据意思识记读音。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

2、专业术语和熟语。如“戮”“携”笔画比较多,平常就得多写几遍。“戮”要注意与“戳”的区别。(黄永玉无愁河边的浪荡汉子)2.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西游记不仅奠定了现实主义小说的基础,拓宽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领域,而且是中国小说中极少见的描绘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B. 孙语空一怒之下推倒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后来悟空三岛求方,终于用观音菩萨的净瓶水救活了人参果树。C. 鲁滨孙(即鲁滨逊)给野人起“星期五”这个名字,主要是自己在星期五这天救了他,这样既便于称呼,也可以纪念这个日子。D. 鲁滨孙把自己在荒岛遇到的情况,按坏处与好处加以比较并记载下来,这是他为了减轻独处荒岛的苦闷

3、而采取的做法。E. 无常中那几张荒唐可笑的药方,使我们认识到旧社会的庸医装神弄鬼、草管人命的罪恶。这篇散文表达了“我”对父亲深切的爱。【答案】AE【解析】试题分析:A“描绘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错。西游记是长篇章回体浪漫主义神话小说。E无常的主题是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应将“无常”改为“父亲的病”。3. 下面是漫画等待和雨帘,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我选择的漫画是_主题:_【答案】 (1). 示例一:等待 主题:主题:坐等机遇降临,终是一场空。 (2). 示例二:雨帘 主题:主动出击,风雨过后是艳阳。【

4、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根据自己的观察选一幅你最理解最有话说的漫画。然后综合画面内容,把画作寄寓的感情或深刻含义表达出来。要注意漫画标题的文字内容。这些文字内容往往揭示漫画的主题。如何概括漫画主题?可进行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类比联想是在审读、想象的基础上,将画面信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在类比中明晓漫画寓意的过程。如第一幅可理解为坐等机遇,第二幅可理解为主动出击。然后说清楚这两种行为的不同结果即可。4. 阅读唐朝诗人张旭的绝句,完成填空与简答。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1)这是借用东晋_的桃花源记意境而

5、写的一首诗,我给这首诗拟定的题目是_(2)这首诗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_【答案】 (1). (1)陶渊明 (2). 桃花溪 (3). (2)由远而近【解析】试题分析:(1)一空,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此题考查是唐朝诗人张旭的绝句。二空,可提取“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中的“桃花”和“溪”并进行整合作为题目。答此题要读懂诗句,掌握诗歌所描写的意境后再考虑答案内容。这首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所以用“桃花溪”

6、作为标题比较抒情浪漫。(2)考查写景的顺序。起笔写远景: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下面画近景。近处,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岛如屿(石矶);那飘流着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渔船在轻摇,景色清幽明丽。所以这首诗是按照由远而近的顺序来写景的。5. 阅读材料,探究“智慧社区”应该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合理需求。常州市正全力打造智慧社区,与之配套的“一站式”受理平台2019年底将覆盖全市。智慧社区,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一种创新模式,指的是以社区群众的幸福感为出发点,充分借助互联网,将网络通信新技术融入社区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实现从家庭无

7、线宽带覆盖、家居安防、社交服务、家居智能、家庭娱乐,到路网监控、云计算、电子商务等小区智能化管理联为一体的理想生活,从而加快和谐社区的建设,推动区域社会文明的进步。从调研数据来看,智慧型社区似乎更受年轻人的追捧,对老年人的关照还不够周全。 (材料综合采自新华文摘中华活页文选和常州网等)_【答案】要将智慧社区建设与社区居家养老相结合,构建科学、完整、切实可行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构建多元化的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要仔细观看图片,可从图片中的画面推断现实生活中老人在居家养老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提出智慧社区应该如何关注和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如

8、智慧社区建设如何使社区居家养老更加切实可行,如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如何为老人构建科学、完整多元化的服务等。总之要看懂漫画材料的内容,理解好文字材料的意思。6. 默写。(1)晓镜但愁云鬓改,_。 (李商隐无题)(2)_,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奄渔家傲)(3)亲贤臣,远小人,_,亲小人,远贤臣,_。 (诸葛亮出师表)(4)请为下图配上符合画意的连续的两个古诗词名句。_, _。【答案】 (1). (1)夜吟应觉月光寒 (2). (2)浊酒一杯家万里 (3). (3)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4).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5). (4)示例:盈盈一水间 (6). 脉脉不得语【解析】试题分析:(1)至(4)小

9、题,属于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颓”等字的书写。(5)属于理解性默写。首先要仔细观看漫画,可从周围环境、人物穿着、人物行为等推断图片中的人物名字。进而推断所描绘的故事情节的内容和描写此情节的诗句。通过观察,可分析出画的是“鹊桥相会”的故事,所以可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一句概括其所描写的内容。阅读两个文言选段,完成后面小题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

10、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乙针,生于山中,处于室堂。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长其尾而锐其剽,头铦达而尾掉缭。无知无巧,善治衣裳。不盗不窃,穿洞而行。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尾生而事起,尾收而事已。既以缝表。又以连里。既能合纵,又善连横。无羽无翼,反复甚急。日夜合离

11、,以成文章。下覆百姓,上饰帝王。功业甚博,不显贤良。簪以为父,管以为母。用时则出,不用则藏。 (选自荀子赋,有删改)【注释】 生于山中:缝衣针用金属制成,而矿石在山中,所以说“生于山中”。尾:线。剽(piao):针尖。铦达:锐利挑达,畅通无队。掉缭:摇曳而缠绕的样子.形容线的长。尾收而事已:线尾打结就新衣完工。簪以为父:簪,大针。一般小针由这种大针磨细而成,所以说“簪以为父”。管:存放针的圆管状工具。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_)(2)持就火炀之(_)(3)则第二板已具(_)(4)长其尾而锐其剽(_)(5)以成文章(_)8.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2、1)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2)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9. 甲段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请把空缺的三个步骤填在横线上。设置铁板 _ 放置铁范 _ _ 按平板面10. 对甲、乙两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段“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板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说明字印数目是活的。B. 乙段从多方面介绍针,尤其是运用多种修辞,生动展示了小小缝衣针上下穿梭,默默无闻为人们赶制衣裳的可爱特点。C. “铁范置铁板上”和“上饰帝王”中的“上”意思不相同;“不用,则以纸帖之”和“不用则藏”中的“不用”意思相同。D. 甲段语言平实,乙段语言华丽,但都充分体现了说明

13、语言的准确性。乙段多用四字句式,因而科学严谨,表意清晰。【答案】7. (1). (1)蒙,盖 (2). (2)靠近火 (3). (3)准备好 (4). (4)使针尖变得锐利 (5). (5)花纹 8. (1)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 (2)刚开始产生的时候很大,但制作成功后却很小。 9. (1). 纸灰冒之 (2). 密布字印 (3). 持就火炀 10. D【解析】7. 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冒”:蒙,盖。所以千万

14、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点睛: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3、语法推断法。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5、邻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