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常见异常指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357068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检常见异常指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体检常见异常指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体检常见异常指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体检常见异常指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检常见异常指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检常见异常指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台橡(南通)实业有限公司台橡宇部(南通)化学工业有限公司1)2)3)3.白细胞减少者注意事项结石性胆囊炎,大部分是胆汁潴留继发感染而引起的,胆囊炎与胆石症二者同时存在互为因果,胆石体检常见异常指标:白细胞减少白细胞较少凡外周血液中白细胞数持续低于 4X 10A 9/L时,统称白细胞减少症,若白细胞总数 明显减少,低于2X 10A 9/L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 X 10A 9/L,甚至消失者,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前者临床主要表现以乏力、头晕为主,常伴有食欲减退、四肢酸软、失眠多梦、低热心悸,畏寒腰酸 等症状;1. 疾病病因-骨髓损伤 药物、化学毒物苯、砷等、X线、中子、免疫因素、感染、异常

2、细胞浸润骨髓、癌 肿骨髓转移,造血系统恶性病及骨髓纤维化等造成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Z3细胞成熟障碍 如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影响DNA合成,髓造血活跃,但细胞成熟停滞而 破坏于骨髓内。周围循环粒细胞分布异常。丄血管外组织内的粒细胞需求增加,消耗加速。-混合因素 如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等,临床上上述白细胞减少常混 合存在。2.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与假性白细胞减少的区别部分病人在体检时或其他原因偶然发现白细胞总数减少,由于对血液系统疾病的紧张心 理,会采用各种方法进行积极治疗,而事实上并不等于能达到升高白细胞数的目的,并且给病 人带来不必要的精神及经济负担,这类病人由于以往已

3、经长期服用中西药治疗,因白细胞不上 升,产生了心理障碍,经常自觉有头晕乏力等身体不适。此时寻找不到引起白细胞减少之原因,激发实验提示为阳性, 考虑为假性白细胞减少。这类病人无须治疗,应对病人做解释工作,让其了解仅为数量减少之假性白细胞减少,与病理 性白细胞减少有根本区别,让患者放下精神负担,克服焦虑情绪,注意饮食、生活和精神调理。 亦可动态观察白细胞数量。健康知识宣传安环品保宣2011年6月注意饮食:避免生冷及不洁饮食以免消化系统感染。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以防止 呼吸道感染。避免服用造成骨髓损害或白细胞减少的药物。注意临床用药:慎用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及 解热镇痛药

4、,应定期检查白细胞,严格掌握药量、用药时间,一经发现白细胞减少,应立即停药。4)避免接触造成骨髓损害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5)对患传染病、血液病、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6)对营养障碍者,应有针对性检查及纠正。7)升白细胞的药物,如利血生20毫克,每日3次;维生素B420毫克,每日3次;鲨肝醇50毫克, 每日3次;肌苷0. 4克,每日3次口服或每日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 200600毫克;辅酶A50毫 克,每日肌肉注射1次等。还可试用碳酸锂250毫克,每日3次口服。以上药物可选用12种 连续使用3个月左右,无效时可更换其他药物。肝囊肿是肝脏内的常见良性疾病 肝囊肿病因数种,常见先天性

5、胆管淋巴管发育障碍。老年者发现较 多的为脏器退行性变、血供不良所致。肝、肾囊肿检出率越高,提示与老年性有其相关性值得进一步 深入研究。囊肿较大者可以突出于肝表面,或对周围脏器有挤压现象。肝囊肿最初被超声检查发现时 多为单发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演变成多发性,少数仍为单发性。肝囊肿生长缓慢,其中以3.0cm以内变化甚为缓慢,3.0 cm以上肝囊肿增长相对较快。胆囊结石是最常见的胆系疾病 近年来胆囊结石发病率逐渐增加。其形成原因认为与人们食物成分比 例不合理(高脂饮食、低纤维素成分),进餐方式不良(不食早餐、晚餐过饱食)及家族遗传倾向等 有关。胆囊结石出现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常误诊为胃肠疾病或心

6、绞痛。结石越小越易引起胆绞痛, 而较大的结石可无症状。胆囊结石的超声影像有特异性表现:胆囊腔内强回声光团,变动体位时可移 动,其后方出现声影。胆囊炎胆囊炎是指胆囊壁的急慢性炎症反应,根据胆囊炎是否有胆囊结石可分为结石性胆囊炎和非 症发病的危险因素除了传统的危险因素外, 还包括环境因素,主要为饮食结构及不良习惯,特别是膳 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过多摄入,因此胆囊炎、胆石症,首选科学合理的饮食营养加强防治。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为胆固醇性息肉,其次为炎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主要原 因是胆固醇局部代谢紊乱,造成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增高,而沉积于胆囊黏膜固有层,超声图像为黏 膜表面突出的小结节

7、,常为多发,体积较小,直径多小于1 cm,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一般无症状者,定期体检观察即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简称转氨酶,在氨基酸代谢中有重要作用,它是最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 它主要分布在肝脏,其次是骨骼肌、肾脏、心肌等组织。由于ALT在肝细胞中的浓度比血清高7000倍,而且大部分都位于肝细胞的细胞浆中, 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ALT升高,因此, 它也是肝细胞损伤最敏感的指标之一。1. 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在急性肝炎早期,ALT就会大幅度升高,可达正常上限的 20-50倍,甚至100倍以上。但在急性重症肝炎时,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血中ALT可以只有轻度增高。对于慢性

8、病毒性肝炎病人来说,经常检查肝功非常必要,通过ALT等项目监测,可以判断病情的发展变化,加重或减轻,稳定或活动等。慢性肝炎活动期或稳定期往往转氨酶轻度上升 (100-200U/L) 或正常,到肝脏炎症的晚期可以发生肝硬化,此时转氨酶测定值的大小取决于肝细胞进行性坏死 程度,在终末期肝硬化时转氨酶往往正常或降低。2. 饮酒引起的肝脏损伤:大量饮酒可以造成肝脏损伤,ALT 升高,如果长期、反复、严重的损伤,会出现酒精性肝炎或酒精性肝硬化,所以经常饮酒的人更应该经常检查肝功能。3. 药物引起的肝脏损伤:由于几乎所有药物均要在肝脏代谢,因此,服药期间要密切检查肝功。4. 肝内、外胆汁淤积:胆囊疾病如炎

9、症、结石、息肉、癌症等均可以引起肝功异常,这是由于胆汁排泄不畅通,导致胆汁在肝脏淤积,引起肝细胞的损伤,ALT可以升高,但幅度不大。5. 其他:所有引起肝细胞损伤的因素都会引起 ALT 升高。脂肪肝、肝癌等可以出现 ALT轻度升高。另外体重增多、剧烈而长期的运动、慢性酒精摄入者、40岁60岁中老年人等生物学因素均可导致AL T有10 %80 %等不同程度的升高。随着人们预防接种意识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在 AL T增高者中,由于饮食过量、饮食结构不当、 嗜酒无度、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所致者占的比重逐年上升,而由病毒性肝炎导致者所占比重下降。当体检发现ALT升高HBsAg阳性者,即现症乙肝病人,建

10、议及时认真治疗;ALT正常HBsAg阳性 者,即乙肝病毒携带者,则因人而异,建议定期复查,不必勉强用药;乙肝两对半全阴者,则建议打 乙肝疫苗;HBsAg阴性ALT升高者,单项ALT值异常而无明显的临床表现,是其他病毒性肝炎感染的 一种表现形式,在甲肝和戊肝中ALT增高是临床诊断甲肝和戊肝的1项指标,所以当通过控制生活方 式不能降低ALT时,我们应该增加对 ALT升高者的检测项目,查清 ALT升高的原因。ALT异常者,请注意平衡膳食结构,适宜锻炼,避免过量饮酒,劳累,及滥用药物。温馨提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 T)升高者,体检前1周避免饮酒,过度劳累和过多服用药物,且注意饮食 结构合理(清淡饮

11、食)及有充足的睡眠。前列腺健康注意1. 多饮水多饮水就会多排尿,浓度高的尿液会对前列腺产生一些刺激, 长期不良的刺激对前列腺有害。多饮水不仅可以稀释血液,还可有效稀释尿液的浓度。2. 不憋尿 一旦膀胱充盈有尿意,就应小便。憋尿对膀胱和前列腺不利。3. 节制性生活预防前列腺肥大,需要从青壮年起开始注意。关键是性生活要适度不纵欲,也不要禁欲。性生活频繁会使前列腺长期处于充血状态, 过分禁欲会引起胀满不适感,同样对前列腺也 不利。4. 多放松生活压力可能会增加前列腺肿大的机会,临床显示当生活压力减缓时前列腺症状会得到舒缓因而平时应尽量保持放松的状态。5. 洗温水澡洗温水澡可以舒解肌肉与前列腺的紧张,

12、减缓不适症状。经常洗温水澡无疑对前列腺病患者十分有益如果每天用温水坐浴会阴部1 2次同样可以收到良好效果。6. 保持清洁 男性的阴囊伸缩性大分泌汗液较多加之阴部通风差,容易藏污纳垢局部细菌常会 乘虚而入,这样就会导致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性功能下降。 因此,坚持清洗会阴部是预防前列腺 炎的一个重要环节。另外每次同房都坚持冲洗外生殖器是很有必要的。7. 防止压迫受寒不要久坐,因为压迫、寒冷可以使交感神经兴奋增强导致尿道内压增加而引起逆流。8. 避免磨擦为了防止局部有害的磨擦不要长时间骑车9. 调节生活 应尽量不饮酒、少吃辣椒、生姜等辛辣刺激性强的食品,以避免使前列腺及膀胱 颈反复充血加重局部胀痛的感

13、觉。由于大便秘结可能加重前列腺坠胀的症状,所以平时宜多进食蔬菜 水果减少便秘的发生。提高健康意识,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尿酸尿酸血症由来1. 尿酸产生多:原发性尿酸增多症、食物中嘌呤含量过高如动物内脏、肉类、海鲜等、饮酒,尤其是 啤酒,米酒类、核酸代谢增强,溶血等2. 尿酸排出少:各类肾病、高血压、副甲状腺素过高,甲状腺素过低3. 服用某些药物:利尿药,抗帕金森病药物等。高尿酸可致痛风症过量的尿酸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最常受累关节为手指关节和脚趾、踝关节等。受累关节表现为肿大,剧烈疼痛、活动障碍。尿酸沉积肾脏,可引起肾结石。尿酸高者注意:均衡饮食,减少高嘌呤食物的进食;戒酒,保持理想

14、体重。已患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者限制嘌呤食物 进食;每天喝8-10杯开水,以助尿酸排泄;喝茶对高尿酸血症并非是因为“茶碱中和酸”,而是其 中茶色素对降低原发性痛风性高尿酸血症,改善临床症状有一定作用(绿茶)。如有临床症状,可服 用药物治疗。高血脂血脂是血浆中脂类的统称,包含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磷脂等类脂。胆固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俗称“坏”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危害最大,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条件,它会在血管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不断增大, 使动脉逐渐狭窄甚至阻塞,引起心绞痛、心肌缺血、脑梗死、脑软化。这些斑块就像“不定时炸弹”,

15、 会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破裂,迅速堵塞血管,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胆固醇每降低 1%, 冠心病的发生率就会降低2%。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降低10%脑血栓的发生率就会减少15.6%。单纯轻-中度甘油三酯升高的患者,首选减轻体重及增加体力活动;中度升高患者可加用降甘油 三酯药物;如果甘油三酯水平较高,应特别关注,以预防急性胰腺炎。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不仅是预防血脂异常的根本手段,而且是治疗血脂异常的基础单纯饮食控制和运动可使胆固醇降低 7-9%。即使正在服用降胆固醇药物,也应坚持健康饮食和 规律运动。饮食疗法开始标准药物治疗开始标准治疗目标值动脉粥样硬化病(一)TC 5.72mmol/ L(220mg/ d1)TC 6.24mmol/L(240mg/dl)TC 3.64mmol/L(140mg/ d1)LDL-C 4.16mmol/ L(160mg/ d1)LDL-C v 3.64mmol/L(140mg/ d1)TC总胆固醇 LDL 低密度脂蛋白血脂异常防治饮食指南: 控制总热量:主食每天4两(女)、6两(男),以全麦面包、燕麦、糙米、土豆、南瓜为佳, 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