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570030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4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卷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字迹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3.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综合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个体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

2、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2014广东第1题,3分)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B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2014广东第2题,3分)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尽丢。为此,秦孝公BA.实行分封制 B.任用商鞅变法 C.推进大一统 D.推行汉化政策(2014广东第3题,3分)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

3、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CA.削弱中央军事力量 B.增强地方军事权力 C.皇帝亲自控制军权 D.丞相、太尉职位合一(2014广东第4题,3分)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吐蕃位于题4图中的AA. B. C. D.(2014广东第5题,3分)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头目颁发了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为抵挡这只“鹰”的进攻而做出重要贡献的是AA.康熙帝 B.雍正帝 C.乾隆帝 D.道光帝(2014广东第6题,3分)下列属于我

4、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水利工程有C都江堰 长城 大运河 赵州桥A. B. C. D.(2014广东第7题,3分)题7图时间:1839年6月地点:广东虎门人物:林则徐意义: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综合题7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A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2014广东第8题,3分)他的译著很快传遍全国,“天演论”、“物竞”、“天择”等词语逐渐成为报刊上的常用词语,他是BA.魏源 B.严复 C.康有为 D.陈独秀(2014广东第9题,3分)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

5、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B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2014广东第10题,3分)状元实业家张謇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的情况下,历经艰辛创办了大生纱厂。该厂的创办体现的主张是DA.变法图强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2014广东第11题,3分)观察题11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D 题11图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 曹汝霖等免职令 拒签和约的报道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2014广东

6、第12题,3分)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C甲: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丙: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昌城。丁: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2014广东第13题,3分)张学良回忆(1901年-2001年)说:“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张学良“36岁”时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是B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2014广东第14题,3分)有学者说:“

7、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转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这位学者述说的历史事件是C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2014广东第15题,3分)某导演准备拍摄一部反映1949年共和国诞生的纪录片。其中,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可选的画面是CA.淮海战役 B.渡江战役 C.开国大典 D.三大改造(2014广东第16题,3分)60年前,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的法律文献是B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014广东第1

8、7题,3分)见题17表,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三年三大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D 题17表 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统计表1980年粮食产量5.02亿千克1981年粮食产量6.70亿千克1982年粮食产量7.15亿千克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A.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人民公社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2014广东第18题,3分)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的改革,史称B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贩卖黑奴的广告 北方军队中的黑人士兵题19图C.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2014广东第19题,3分)贩卖黑奴的广告 北方军队中的黑人士兵

9、题19图题19图反映了美国历史上黑人地位的变化。引发美国大批黑人加入北方军队的重要文件是D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C.宅地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2014广东第20题,3分)世界巨人百传丛书即将出版时,有人曾评价道:“每一位伟大人物,都蕴藏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如果你想了解近代欧洲科学家的故事,可以选读AA.牛顿传、达尔文传 B.伏尔泰传、马克思传C.华盛顿传、拿破仑传 D.爱迪生传、丘吉尔传(2014广东第21题,3分)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题21图是不同时期世界形势示意图。其中能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形势的是A柏林 罗马 东京轴心 题21图 A B C D (201

10、4广东第22题,3分)安妮日记中记载,从1940年开始,犹太人被禁止“拥有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去电影院”直到实行种族灭绝政策,被禁止“活下去”。该材料主要反映的是CA.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B.意大利法西斯的暴行C.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D.“协约国”的暴行(2014广东第23题,3分)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不同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冲突,“应该如何组织人类社会?”成为国际社会的重大课题。而美苏两国做出的反应是CA.发动战争以解决争端 B.寻求世界和平与发展C.采取全方位的对峙与竞争 D.加强国际谅解与互信(2014广东第24题,3分)警示片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中说,苏联共产党只有20万党员时打

11、败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政权;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保卫了政权;2000万党员时却自己打败了自己,失去了政权。苏联共产党“自己打败自己”发生在DA.新经济政策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C.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D.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2014广东第25题,3分)25图是小米手机的零部件世界采购图。此图反映出CA.中国的零部件质量最好 B.世界各地科技水平一致C.世界各地经济了解紧密 D.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立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3分,27小题12分,共25分。)(2014广东第26题,13分)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历史上,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中国已重回

12、世界,并正在逐步影响着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辉煌】材料一 西域开通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近代屈辱】材料二 甲午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 顾明义主编中国近代外交史略材料三 见题26图 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漫画)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 【当代复兴】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材料五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5年4月)(1)材料一中,“这条道路”被后人称为什么?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这条道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主要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刚刚兴起的岛国”是哪个国家?并说出材料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