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3564195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材料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材料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材料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材料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力学系别 : 专业 : 姓名 : 学号 : 班级 : 工程力学在材料中的应用 在我们所学习的孟凡深版工程力学中的绪论谈到工程力学包括理论力学的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的有关内容,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和有关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理论的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工程力学是研究有关物质宏观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工程力学提出问题,力学的研究成果改进工程设计思想。从工程上的应用来说,工程力学包括:质点及 刚体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流变学,土力学,岩体力学等。 人类对力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的认识,一直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在中国古代及古希腊的著作中,已有关于力学的叙述。但在中

2、世纪以前的建筑物是靠经验建造的。1638年3月伽利略出版的著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材料力学著作,但他对于梁内应力分布的研究还是很不成熟的。纳维于1819年提出了关于梁的强度及挠度的完整解法。1821年5月14日,纳维在巴黎科学院宣读的论文在一物体的表面及其内部各点均应成立的平衡及运动的一般方程式 ,这被认为是弹性理论的创始。其后,1870年圣维南又发表了关于塑性理论的论文水力学也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墨翟就在墨经中叙述过物体所受浮力与其排开的液体体积之间的关系。欧拉提出了理想流体的运动方程式。物体流变学是研究较广义的力学运动的

3、一个新学科。1929年,美国的宾厄姆倡议设立流变学学会,这门学科才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它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与计算两个方面。但两者往往是综合运用,互相促进。工程力学: 包括实验力学,结构检验,结构试验分析。模型试验分部分模型和整体模型试验。结构的现场测试包括结构构件的试验及整体结构的试验。实验研究是验证和发展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的主要手段。结构的现场测试还有其他的目的:1.验证结构的机能与安全性是否符合结构的计划、设计与施工的要求;2.对结构在使用阶段中的健全性的鉴定,并得到维修及加固的资料。结构理论分析的步骤是首先确定计算模型,然后选择计算方法。固体力学包括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

4、、复合材料力学以及断裂力学等。尤其是前三门力学在土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广泛,习惯上把这三门学科统称为建筑力学,以表示这是一门用力学的一般原理研究各种作用对各种形式的土木建筑物的影响的学科。土力学在二十世纪初期即逐淅形成,并在40年代以后获得了迅速发展。在其形成以及发展的初期,泰尔扎吉起了重要作用。岩体力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组织专题学术讨论,其后并已由对具有不连续面的硬岩性质的研究扩展到对软岩性质的研究。岩体力学是以工程力学与工程地质学两门学科的融合而发展的。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前半期,连续体力学的特点是研究各个物体的性质,如梁的刚度与强度,柱的稳定性,变形与力的关系,弹性模

5、量,粘性模量等。这一时期的连续体力学是从宏观的角度,通过实验分析与理论分析,研究物体的各种性质。它是由质点力学的定律推广到连续体力学的定律,因而自然也出现一些矛盾。于是基于二十世纪前半期物理学的进展 ,并以现代数学为基础,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理性力学。1945年,赖纳提出了关于粘性流体分析的论文,1948年,里夫林提出了关于弹性固体分析的论文,逐步奠定了所谓理性连续体力学的新体系。随着结构工程技术的进步,工程学家也同力学家和数学家一样对工程力学的进步做出了贡献。如在桁架发展的初期并没有分析方法,到1847年,美国的桥梁工程师惠普尔才发表了正确的桁架分析方法。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现代化实验设备的使用

6、,新型材料的研究,新的施工技术和现代数学的应用等,促使工程力学日新月异地发展。质点、质点系及刚体力学是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所谓刚体是指一种理想化的固体,其大小及形状是固定的,不因外来作用而改变,即质点系各点之间的距离是绝对不变的。理论力学的理论基础是牛顿定律,它是研究工程技术科学的力学基础。 在二十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电子计算机和有限元法的出现,逐渐形成了一门交叉学科即计算力学。计算力学又分为基础计算力学及工程计算力学两个分支 ,后者应用于建筑力学时,它的四大支柱是建筑力学、离散化技术、数值分析和计算机软件。其任务是利用离散化技术和 数值分析方法,研究结构分析的计算机程序化方法,结构优化方法

7、和结构分析图像显示等。 如按使结构产生反应的作用性质分类,工程力学的许多分支都可以 再分为静力学与动力学。例如结构静力学与结构动力学,后者主要包括:结构振动理论、波动力学、结构动力稳定性理论。由于施加在结构上的外力几乎都是随机的,而材料强度在本质上也具有非确定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20世纪50年代以来,概率统计理论在工程力学上的应用愈益广泛和深入,并且逐渐形成了新的分支和方法,如可靠性力学、概率有限元法等。在人们运用材料进行建筑、工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材料的实际承受能力和内部变化进行研究,这就催生了材料力学。运用材料力学知识可以分析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材料力学还用于机械设计使材料在相

8、同的强度下可以减少材料用量,优化结构设计,以达到降低成本、减轻重量等目的。 在材料力学中,将研究对象被看作均匀、连续且具有各向同性的线性弹性物体。但在实际研究中不可能会有符合这些条件的材料,所以须要各种理论与实际方法对材料进行实验比较。包括两大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材料的力学性能(或称机械性能)的研究,而且也是固体力学其他分支的计算中必不可缺少的依据;另一部分是对杆件进行力学分析。杆件按受力和变形可分为拉杆、压杆(见柱和拱)、受弯曲(有时还应考虑剪切)的梁和受扭转的轴等几大类。杆中的内力有轴力、剪力、弯矩和扭矩。杆的变形可分为伸长、缩短、挠曲和扭转。在处理具体的杆件问题时,根据材料性质和变形情况的

9、不同,可将问题分为三类: 1.线弹性问题。在杆变形很小,而且材料服从胡克定律的前提下,对杆列出的所有方程都是线性方程,相应的问题就称为线性问题。对这类问题可使用叠加原理,即为求杆件在多种外力共同作用下的变形(或内力),可先分别求出各外力单独作用下杆件的变形(或内力),然后将这些变形(或内力)叠加,从而得到最终结果。 2几何非线性问题。若杆件变形较大,就不能在原有几何形状的基础上分析力的平衡,而应在变形后的几何形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这样,力和变形之间就会出现非线性关系,这类问题称为几何非线性问题。 3.物理非线性问题。在这类问题中,材料内的变形和内力之间(如应变和应力之间)不满足线性关系,即材料

10、不服从胡克定律。在几何非线性问题和物理非线性问题中,叠加原理失效。解决这类问题可利用卡氏第一定理、克罗蒂恩盖塞定理或采用单位载荷法等。在许多工程结构中,杆件往往在复杂载荷的作用或复杂环境的影响下发生破坏。例如,杆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疲劳破坏,在高温恒载条件下因蠕变而破坏,或受高速动载荷的冲击而破坏等。这些破坏是使机械和工程结构丧失工作能力的主要原因。所以,材料力学还研究材料的疲劳性能、蠕变性能和冲击性能。 工程力学在材料等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大到机械中的各种机器,建筑中的各个结构,小到生活中的塑料食品包装,很小的日用品。各种物件都要符合它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要求才能够安全、正常工作,所以材料力

11、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生活中机械常用的连接件,如铆钉、键、销钉、螺栓等的变形属于剪切变形,在设计时应主要考虑其剪切应力。汽车的传动轴、转向轴、水轮机的主轴等发生的变形属于扭转变形。火车轴、起重机大梁的变形均属于弯曲变形。有些杆件在设计时必须同时考虑几个方面的变形,如车床主轴工作时同时发生扭转、弯曲及压缩三种基本变形;钻床立柱同时发生拉伸与弯曲两种变形。 利用工程力学中卸载与在加载规律得出冷作硬化现象,工程中常利用其原理以提高材料的承载能力,例如建筑用的钢筋与起重的链条,但冷作硬化使材料变硬、变脆,是加工发生困难,且易产生裂纹,这时应采用退火处理,部分或全部地材料的冷作硬化效应。 在生活中我们用的很

12、多包装袋上都会剪出一个小口,其原理就用到了材料力学的应力集中,使里面的食品便于撕开。但是工程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减少构件的应力集中。 在工程中,静不定结构得到广泛应用,如桁架结构。静不定问题的另一重要特征是,温度的变化以及制造误差也会在静不定结构中产生应力,这些应力称为热应力与预应力。为了避免出现过高的热应力,蒸汽管道中有时设置伸缩节,钢轨在两段接头之间预留一定量的缝隙等等,以削弱热膨胀所受的限制,降低温度应力。在工程中实际中,常利用预应力进行某些构件的装配,例如将轮圈套装在轮毂上,或提高某些构件承载能力,例如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螺旋弹簧是工程中常用的机械零件,多用于缓冲装置、控制机构及仪表中,如

13、车辆上的缓冲弹簧,发动机进排气阀与高压容器安全阀中的控制弹簧,弹簧称中的测力弹簧等。 生活中很多结构或构件在工作时,对于弯曲变形都有一定的要求。一类是要求构件的位移不得超过一定的数值。例如行车大量在起吊重物时,若其弯曲变形过大,则小车行驶时就要发生振动;若传动轴的弯曲变形过大,不仅会使齿轮很好地啮合,还会使轴颈与轴承产生不均匀的磨损;输送管道的弯曲变形过大,会影响管道内物料的正常输送,还会出现积液、沉淀和法兰结合不密等现象;造纸机的轧辊,若弯曲变形过大,会生产出来的纸张薄厚不均匀,称为废品。另一类是要求构件能产生足够大的变形。例如车辆钢板弹簧,变形大可减缓车辆所受到的冲击;又如继电器中的簧片,

14、为了有效地接通和断开电源,在电磁力作用下必须保证触电处有足够大的位移。现在我们具体看看几个有关的生动事例:第一个例子发生于1912年4月14日晚,从英国的南安普敦首航美国纽约的“泰坦尼克”号撞上了一座巨大的冰山而沉入海底。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这次著名海难的原因最近,美国的一个海洋法医专家小组在获得初步的证据后认为,除了船速太快以外,这艘船的铆钉质量太差可能是导致这场海难的主要原因。当时冰山不是直接撞在“泰坦尼克”号上的,而是与船体相擦,冰山的尖刀与船壳钢板相擦,钢板受到强大的剪切与挤压应力在船壳受到冰山挤压时,壳体钢板间的铆钉承受了极大的剪切应力。这样,即使船体钢板质量再好,但铆钉材料不

15、能抗高剪切应力也会造成同样的断裂结果调查发现,船上铆钉的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数据是在室温下做的,而这些铆钉由于内在质量的原因,它在零度以下的破坏应力要远低于室温下的破坏应力。因此,铆钉承受的高剪切应力造成船体裂缝,且长达6个船舱。而按设计,如果海水仅进入4个船舱,船是不会沉没的,但在6个船舱都进满水后,船体的头尾失去了平衡,头重尾轻,船体尾部翘起引起船从当中弯曲断裂,最后沉入大西洋底。另外,一个例子发生于1984年的中国一大型钢厂从西欧某国引进价值2千多万元人民币的精密锻压机发生曲轴断裂经过钢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校的力学工作者通力合作,找到了事故原因:曲轴的弯曲处过渡圆角尺寸过小,造成局部应力集中;加上该处材料微观组织上的加工缺陷(表面上的细小刀痕),在交变载荷作用下。最终导致曲轴断裂。由于我方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最终获得了外商全额赔偿。还有就是于1954年,英国海外航空公司的两架“彗星”号大型喷气式客机接连失事,通过对飞机残骸的打捞分析发现,失事的原因是由于气密舱窗口处铆钉孔边缘的微小裂纹发展所致,而这个铆钉孔的直径仅为3175 mml J。 1984年,中国一大型钢厂从西欧某国引进价值2千多万元人民币的精密锻压机发生曲轴断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