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学计划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3564161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学计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学计划计划一 一、复习目标:1、使学生比较系统的牢固的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的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的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3、使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画图、测量等技能。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5、使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的

2、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独立的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复习重点: 整、小、分数四则运算,混合运算和简算,解方程和解比例。 复合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几何形体知识。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复习难点: 使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常见数量关系系统化,并能融会贯通。 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和方法。 准确的进行计算。四、复习关键:掌握双基,并能灵活运用。五、复习方法: 分阶段复习系统复习,24课时左右。专题复习,12课时左右。综合检测,查漏补缺,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复习主要采用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法

3、进行。六、复习时间安排:第一阶段24课时左右 数和数的运算(6课时)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数的意义、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四则混合运算 代数的初步知识(3课时左右)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 辨析。、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 应用题(7课时左右)这节重点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简单应用题(1课时)、复合应用题(2课时)、列方程解应用题(2课时)、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2课时) 量的计量(2课时

4、左右)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单位、名数的改写 几何初步知识(5课时左右)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平面图形的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立体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面积和体积 简单的统计(2课时左右)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平均数、统计表、统计图注:在复习第一阶段中,需要穿插4份综合练习。第二阶段:专题 复习训练(12课时左右) 四则混合运算、简算、解方程、解比例的强化训练。 几何形体公式的实际综合应用。 各类应用题的训练。 填空题和判断题的强化。第三阶段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综合练习和评讲

5、,及时查漏补缺。七、复习中的注意点:1、注意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进行合理的整理和复习。2、注重双基训练,夯实知识功底。3、以教材为本,扣紧大纲。4、加强反馈,注意因材施教。5、力求作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水平,进一步发展数学能力的重要部分,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因此,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质为目标,培养出合格的小学生为服务宗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6、,提高复习效率。二、复习内容及重难点1、数与代数: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量与计量、比和比例。重点:整、小、分数四则运算,混合运算和简算,解方程和解比例。难点:使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常见数量关系系统化,并能融会贯通灵活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2、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测量与计算、图形的位置与变换;重点:图形的计算及应用。难点:准确的进行计算。3、统计与可能性:统计与可能性。三、复习目标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让学生在对知识的回顾与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

7、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对学生加深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发展应用意识,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的程度。3、查漏补缺。结合学生学情实际,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特别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能力相对欠缺,没有空间想象能力-)。被学的组织培优补差,让每个学困生都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四、总复习措施1、全面系统地对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查漏补缺。2、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讨论、合作学习等多

8、形式的组织复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巩固已学过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探索精神。3、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复习和整理,重视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法则、性质的基础上留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法则、性质系统化。对于易混淆的内容要加强比较,(如求比值与化简比)使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4、强化应用题的基本训练,常见数量关系的积累和运用,使学生牢固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五、复习时间安排第一阶段20课时左右数和数的运算(5课时)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

9、运算上。、数的意义、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四则混合运算代数的初步知识(2课时左右)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解决问题(6课时左右)这节重点放在问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的实际应用。、解决简单问题(1课时)、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2课时)、列方程解决问题题(2课时)、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2课时)、量的计量(2课时左右)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单位、名数的改写、几何初步知识(5课时左右)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平面图形的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立体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面积和体积、简单的统计(2课时左右)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平均数、统计表、统计图第二阶段:专题复习训练(6课时左右)四则混合运算、简算、解方程、解比例的强化训练。几何形体公式的实际综合应用。各类实际问题的训练。填空题和判断题的强化。第三阶段: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综合练习和评讲,及时查漏补缺。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