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学考试学前教育本科心理学28044重点整理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3563837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自学考试学前教育本科心理学28044重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自学考试学前教育本科心理学28044重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自学考试学前教育本科心理学28044重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自学考试学前教育本科心理学28044重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自学考试学前教育本科心理学28044重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自学考试学前教育本科心理学28044重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自学考试学前教育本科心理学28044重点整理(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良好的教师心理特征及其培养(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 (1)学生期望的教师社会角色模范公民、知识传授者、团体领导者和纪律维护者、家长代理人模范公民:幽默,开朗,直爽,守纪律,言行一致知识传授者:兴趣广泛,知识渊博,精通业务,语言明了团体领导者和纪律维护者:民主公正,合作,处事灵活家长代理人:温和亲切易亲近,耐心仁慈体谅(2)有效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教师的认知特征(一般智慧,知识准备,特殊智慧能力)教师的人格特征(热心和同情心,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教师的期待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教师的职业倦怠(3)罗森塔尔效应(RobertRosenthal Effect)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P

2、ygmalion Effect) 或“期待效应”,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也就是说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递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4)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想象行为和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是解释教师内在动机的一个关键因素,对教师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具有重大的影响(5)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差异专业知识,专家擅长的领域,专家运用知识比新手更有效问题解决的效率,专

3、家擅长的领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洞察力,专家有更大的可能找到新颖和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可在课时计划,课堂教学过程,课后教学评价三方面表现出(6)认知学徒制1989年,科林斯等基于情境认知理论提出的,其实质是让学生以社会互动的方式参与真实的实践活动,这与已经证明比较成功的手艺学徒制有些类似。2、理解与应用(1)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递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影响:教师通过对学生不同的期望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1) 制造心理气氛。教师通过听取和接受学生意见的程度、评价学生的行为反应等,为高期望学生创造亲切心理气氛,低期望学生制造紧张气氛

4、(2) 提供反馈;(3) 向学生输出信息;教师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难度不同、数量不等的学习材料,对问题作出程度不同的说明、解释、提醒或暗示(4) 输入信息。包括教师允许不同期望的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机会、听取学生回答问题的耐心程度等教师传来的不同期望信息被学生获得后便进行归因产生自我认知和评价,从而对教师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进一步强化教师原先形成的期望长此以往,循环反复,学生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变化。寄予高期望的学生越来越好,低期望的学生越来越差。(2)缩小新教师和专家教师之间的差距教学常规和教学策略的训练对教学经验的反思认知学徒制外部支持(3)教师的职业倦怠与教学指教师对从教工作缺乏事业的动机

5、和兴趣,勉强维持教学工作,在内心产生一种对教书育人的厌烦和心力俱疲的状态,导致教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降低的一种现象。不利影响: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水平的发挥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第二章 学生素质及其心理发展 1、识记(1)心理结构及其分类理论从发展的观点看学生的心理结构及其分类具体分为过程和结果两方面,从过程看,心理发展一般经历许多性质不同的阶段;从结果看,长期心理发展结果形成了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发展心理学把心理发展分为认知和言语发展;人格、社会性和情感发展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前者发展结果形成作为个体独立的人格特征的能力和认知方式;后者形成个体稳定人格特征的人格特

6、质(性格、动机、气质等)从学习的观点看学生的心理结构及其分类心理发展由外部环境影响加个体内部基因相互作用造成。前者通过学习实现,后者体现为个体的自然成熟,学习心理研究要区分两者结果心理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学习结果导致人的知识、技能或能力变化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变化(2)加涅的学生素质结构观学生素质由先天素质、习得素质、发展中形成素质构成,先天素质三阶段影响因素(信息输入:视敏度;内部加工:工作记忆容量;信息提取:概念提取速度)习得素质五种结果(智慧技能: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认知策略:含元认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发展性形成素质有两个(能力或智力;人格特质)(3

7、)皮亚杰认知发展四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4)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艾里克森认为,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对个体提出不同的要求,在个体自身的需要和能力与社会要求之间就出现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给个体带来紧张感。艾里克森将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引起的紧张和矛盾称为心理社会危机。他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前五个阶段为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每个阶段都存在着特有的心理危机。他认为个体人格的发展过程是通过自我的调节作用及其与周围

8、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断整合的过程。人格发展任务完成得成功或不成功,就会产生人格发展的两个极端,属于成功的一端,就形成积极的品质,属于不成功的一端,就形成消极的品质。如果不能形成积极的品质,就会出现发展的“危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展积极的品质,避免消极的品质。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形成的良好人格品质分别是:(1)婴儿前期(O2岁):这一阶段的主婴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发展危机:信任与不信任(2)婴儿后期(24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发展危机: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3)幼儿期(47岁):这一

9、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发展危机:自动自发对退缩愧疚(4)童年期(71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发展危机: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5)青少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发展危机:自我统合对角色混乱(6)成年早期(1825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7)成年中期(2550岁):这个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8)成年后期(50岁以后)

10、: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品质。艾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特点如下:(1)人格发展是自我逐渐形成的过程(2)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观点,即他将个体一生人格发展视为连续的而又具有不同阶段特质的统一的过程(3)人格发展是连续一生的发展进程,他的心理发展阶段划分包括从出生到衰亡整个人生历程(4)二维性的发展阶段说,即他不是一维的纵向发展观,而是强调人格发展成功与否与横向维度上的两极内容有关。(5)影响社会化的三个主要因素 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2、理解与应用 (1)加涅的学生素质结构观的教育含义教学应该避免超越人类潜能教育应该适应学生在

11、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和习得素质的个体差异素质教育是对学生习得的五类素质的教育(2)心理因素与学习原理认知与元认知因素:(学习过程的本质;学习过程的目的;知识的建构;策略性思维;对思维的思维;学习的情景)动机与情感因素:(动机与情绪对学习的影响;学习的内部动机;动机对努力的影响)发展性与社会性因素:(发展性因素对学习的影响;社会性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个别差异因素:(学习中的个别差异;学习与多样化;标准与评价)(3)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教育含义理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12、,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第二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新发展区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承认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独自解决问题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意义:理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理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达到新的发展水平根据这一理论,学前教育必须研究和确定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选定

13、合适的教育内容,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不断促进学前儿童从“现有发展水平”向“最近发展区”发展。即先行教育原则。(4)自我意识发展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5)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化因素 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第三章 学生的个别差异 1、识记(1)学生认知方式差异的四种主要表现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沉思型与冲动型整体型与序列型辅合型与发散型(2)学习困难又称学习乏能。指那些在理解和使用口头言语与书面言语方面有一种或几种基于心理过程障碍三条件:个体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一般认为智商在80以上无法在正常的教学条件下从事有效的学习,学习效果远未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只有接受特殊的教育服务才能学习成功他们的学习困

14、难不是感官障碍、情绪困扰或缺乏学习机会等因素造成的。(3)特殊儿童的四种主要类型天才儿童能力缺失儿童(感觉障碍,躯体障碍,智力障碍,言语障碍,学习困难) 2、理解与应用(1)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2)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影响:性格差异会影响学习方式(外向者与内向者;独立者与顺从者)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习的速度与质量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应用:开设面向高一级学校的提高性选修课、面向生产部门的职业性选修课、拓展学生科学视野的拓展选修课、发展学生技艺特长的发展性选修课,宫不同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的学生选择提倡非指导性教学(3)多元

15、智能理论的教育意义美国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是由八个相对独立的因素所构成,每一个因素都是独立的功能系统,但各个系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整体的智力活动。意义:要求教师了解学生智力的优势与弱点,从多角度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指导应该多样化,适当地增加一些教育活动来促进学生多种智力的发展。同时教师又需要避免在每一个教育活动中都要求八种智力全面发展。(4)特殊儿童特殊性的教育含义在理解特殊儿童的基础上热爱特殊儿童特殊教育要从医学模式向社会生态学模式转变坚持因材施教,提供合适的教育坚持正常化,推行融合教育第四章 学习概论 1、识记 (1)学习的定义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能力或行为倾向的相对持久变化。注意三点:并非人们从事的任何活动都产生学习,只有那些对人的能力或行为倾向带来变化的活动才是学习其变化是由后天经验引起其变化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