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的艾灸穴位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3562409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病的艾灸穴位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常见病的艾灸穴位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常见病的艾灸穴位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常见病的艾灸穴位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常见病的艾灸穴位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病的艾灸穴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病的艾灸穴位(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病的艾灸穴位1感冒:风池,大椎,风府,合谷急性支气管:肺腧,定喘,合谷 慢性支气管炎:肺腧,膻中,脾腧,膏肓腧,太渊 咳嗽:膻中,肺腧,膏肓,天突,风门,列缺支气管哮喘:定喘,肺腧,膻中支气管扩张:孔最,尺泽,膻中 肺结核:肺腧,太渊,三阴交,膏肓腧,足三里,太溪 胸膜炎:肺腧,内关,期门,阴陵泉,侠溪,膻中膈肌痉挛:中脘,足三里,内关,巨阙 急性胃肠炎: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 腹痛:气海,中脘,内庭,脾腧 胃下垂:百会,足三里,中脘,梁门,关元 胃痉挛:天枢,中脘,梁丘,幽门 消化性溃疡:中脘,梁门,足三里,胃枢 肠梗阻:足三里,天枢,支沟,下巨虚 便秘:足三里,天枢,大横,大肠腧,支

2、沟 失眠:三阴交,内关,足三里,百会 贫血: 足三里,关元 高血压:足三里,绝谷,曲池,血海 心绞痛:心腧,至阳,厥阴腧,膻中,少海,内关 无脉症:心腧,内关,太渊,厥阴腧 糖尿:关元,太溪脱肛:长强,百会,足三里胆囊炎:阳陵泉,期门,日月,胆腧,太冲,足临泣 肝硬化:期门,中脘,足三里,水分,三阴交 遗尿:关元,足三里尿潴留:三阴交,中极,膀胱腧 前列腺炎:阴陵泉,三阴交,气海,中极,会阴,腰阳关 前列腺增生(肥大):关元,曲谷,肾腧,命门阳痿:中极,关元,肾腧,命门男性不育:气海,关元,三阴交,命门,足三里 遗精:中极,肾腧,三阴交,关元,志室上热下寒:关元、神阙、 足三里、 血海、曲池、

3、太溪,每天灸一两 个,或者选两个长期坚持疏通脾胃:中脘退热:大椎保健前言艾灸疗法能健身、防病、治病,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 春秋战 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艾灸法,女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 孟子中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历代医学著作中更比比 皆是。艾灸能激发、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现介绍 几种常用的自我保健艾灸方法,它见效快,操作方便,相对无药物伤害之 忧,读者不妨一试。延年益寿保健灸艾灸穴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 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 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 3寸处)。分组:第一组,关元、气海、左侧足

4、三里;第二组,关元、气海、右 侧足三里。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分别对准第一组穴位,每穴悬灸 10分钟,以各穴位皮肤潮红色为度。第二天用同样的方法悬灸第二组穴位。 如此交替悬灸,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休息一周,再继续第二个疗程。 使用时注意力要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 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说明:关元、气海、足三里是人体强壮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 调整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人的抗病能力。成书于宋代的扁鹊心书 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兀、气海、命关、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 得百年寿。”特别是女士,艾灸此三个穴位后,神清气爽,容光焕发,全 身特别是小腹部十

5、分舒畅(此种感觉一般要连续灸半个月后才明显)。艾灸治冻疮穴位: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 足三里穴。方法:在冻疮局部先揉按5分钟。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对准 已发或将发冻疮处,各悬灸3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色为度。若冻疮在 上肢或耳朵,必须加灸合谷穴35分钟;若冻疮在下肢,必须加灸足三里 穴35分钟。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 不可灼伤皮肤。用本法连续艾灸3天,冻疮不再复发。艾灸治胃痛穴位: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 4寸处)、足三里穴。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在中脘穴、一侧足三里穴上各悬 灸10分钟,以穴位上皮肤潮红色为度。

6、胃痛可立即缓解。使用时要注意力 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 伤皮肤。说明:艾灸足三里穴能使胃痉挛趋于弛缓,胃蠕动强者趋于减弱;又 能使胃蠕动弱者立即增强,胃不蠕动者开始蠕动。因此,除胃溃疡出血、 穿孔等重症,应及时采取措施或外科治疗外,其他不论什么原因所致的胃 痛,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及胃神经官能症等,若以胃脘疼痛为主者,用本法艾灸,均能立时止痛。艾灸美容艾灸的美容与一般的化妆品美容,手术美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 是本质上的,另一个是表面上的。化妆品可以掩饰你的不足,手术可以改 造你的结构,可以满足你暂时的虚荣心,但这些都无法

7、给你真正的健康。 因为健康而使你青春常驻,容光焕发,思维敏捷,反应灵敏,那又是另一 种不同层次上的美。通过吃药,打针或者锻炼,你或许也可以或多或少地 达到你期望的效果。但没有灸疗好,艾灸是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 能,平衡阴阳的最有效的手段。有很多女人脸上不光滑洁净,这往往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实际上还是阳能不足,而不是像一般所说的上火。有这 么几种女性:1、脸上痘痘长得成片的女性,往往有严重的带下病,“清 热解毒”往往没有任何效果,因为她们的这种热往往是虚热,而不是实热, 补充阳能尚且不逮,何况雪上加霜。所以艾灸是最佳的选择。2、脸上长有黄褐斑的女性,往往肝肾亏虚,体质严重偏于酸性,用艾灸治

8、疗,往往 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3、虚胖的女性,并不是营养过剩,但营养过剩 不过是西医上的一个概念,中医里面没有这样的说法,如果哪个中医也这 样瞎嚷嚷,那肯定个半吊子。即使是肥胖的小孩子,也往往并不是营养过 剩,而是阳能不足,往往是因为在怀孕期间,父母还有不少的性生活,导 致孩子先天不足,肝肾机能失衡,脾脏运化无力。虚胖女性则往往有崩漏暗疾,失血过多。太过肥胖往往是因为脾肾阳虚,太过瘦弱,则往往是肝 肾不足。4、乳头过早地颜色变暗淡,或者乳头凹陷的女性,往往严重肝 肾亏虚,冲脉,任脉虚寒,有的甚至还有咳嗽的毛病。这些问题艾灸都有 很好的效果。制作方法艾灸疗法的主要材料为艾绒,艾绒是由艾叶加工而

9、成。选用野生向阳 处5月份长成的艾叶,风干后在室内放置 1年后使用,此称为陈年熟艾。 取陈年熟艾去掉杂质粗梗,碾轧碎后过筛,去掉尖屑,取白纤丝再行碾轧 成绒。也可取当年新艾叶充分晒干后,多碾轧几次,至其揉烂如棉即成艾 绒。1 艾炷的制作适量艾绒置于平底磁盘内,用食、中、拇指捏成圆柱状即为艾炷。艾 绒捏压越实越好,根据需要,艾炷可制成拇指大、蚕豆大、麦粒大 3种, 称为大、中、小艾炷。图146。2. 艾卷的制作将适量艾绒用双手捏压成长条状,软硬要适度,以利炭燃为宜,然后 将其置于宽约5.5厘米、长约25厘米的桑皮纸或纯棉纸上,再搓卷成圆柱 形,最后用面浆糊将纸边粘合,两端纸头压实,即制成长约20

1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的艾卷。3 间隔物的制作在间隔灸时,需要选用不同的间隔物,如鲜姜片、蒜片、蒜泥、药瓶 等。在施灸前均应事先备齐。鲜姜、蒜洗净后切成约2-3毫米厚的薄片,并在姜片、蒜片中间用 毫针或细针刺成筛孔状,以利灸治时导热通气。蒜 泥、葱泥、蚯蚓泥等均应将其洗净后捣烂成泥。药瓶则应选出相应药物捣 碎碾轧成粉末后,用黄酒、姜汁或蜂蜜等调和后塑成薄饼状,也需在中间 刺出筛孔后应用。艾灸方法大全艾灸法艾炷着肤灸法:压灸无瘢痕灸瘢痕灸法艾炷隔物灸法:隔姜灸 隔碗灸 隔纸灸 隔矶灸 隔醋灸 隔粉灸 隔蒜 灸隔葱灸隔盐灸隔树皮灸隔韭菜灸隔川椒灸隔豉饼灸隔巴豆灸隔 附子灸隔药饼灸隔面饼灸隔药末灸隔

11、泥饼灸隔蟾蜍皮灸隔甘遂饼灸 隔鸡蛋壳灸隔竹圈盐灸隔商陆饼灸隔蓖麻仁灸隔香附饼灸隔木香饼 灸艾条悬灸法:齐灸 排灸 温和灸 回旋灸 雀啄灸艾条隔物悬灸法:隔布灸隔药纱灸隔膏药灸隔药液灸隔药糊灸 艾条压灸法:指灸衬垫灸 灸笔灸 雷火针灸太乙针灸运动按灸 铺灸法:大灸敷灸长蛇灸艾熨灸日光灸艾灸器灸法:温盒灸温筒灸温管灸温架灸温罐灸熏器灸温篮灸 核桃壳灸多功能艾灸器灸温针灸及其他灸法:温针灸骑竹马灸隔姜温针灸麝艾温针灸电热 艾针灸隔橘皮温针灸禁忌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 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 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

12、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 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1. 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 观。2. 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 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 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3. 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 忌灸。4. 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 等忌灸。5. 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注意事项1. 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 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

13、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 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2. 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 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3. 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 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 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 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 以利于熄灭。4. 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 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5. 要防止感染:化

14、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 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6. 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 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7. 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 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 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 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 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 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 并躺下静卧,再加

15、灸足三里,温和灸 10分钟左右。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食指和中指 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 收到好的效果。11、穴位艾灸顺序:古人对于艾灸的顺序,有着明确的论述,就阴阳 而言,如千金要方说:“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明堂灸经 也指出:“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这是说艾灸的一般顺序 是:先灸背部,再灸胸腹部;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头部再灸四肢;就壮数而言,先灸少而后灸多,即由小逐渐增强;就大小而言,先灸艾炷小者而后灸大者,每壮递增。12、在临床上艾灸时,需结合病情,灵活应用,不能拘执不变。同时 艾灸某两个穴位的问题上,一般没有什么限制。13、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14、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 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15、饭后一小时内不宜艾灸。脉搏每分钟超过 90次以上不要艾灸;过 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灸;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16、手术后在体内埋钢钉或者其他东西的人,不要随便在做过手术的 位置艾灸。辨别艾条的好坏艾条质量的优劣决定着治疗效果的好坏,质量好的艾条取决于如下几 个条件:生长产地、采摘时间、制作工艺、储藏年限。一、产地:艾草在我国大部分地域均有生长,如以 长江南北来划分可 以分为大叶艾和小叶艾。长江以北为大叶艾,这种 艾叶厚而宽绒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