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勃伦效应概述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3560694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凡勃伦效应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凡勃伦效应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凡勃伦效应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凡勃伦效应概述(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凡勃伦效应概述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提出凡勃伦效应: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它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编辑凡勃伦效应有一天,一位禅师为了启发他的门徒,给他的徒弟一块石头,叫他去蔬菜市场,并且试着卖掉它,这块石头很大,很美丽。但是师父说: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只要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这个人去了。在菜市场,许多人看着石头想:它可作很好的小摆件,我们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称菜用的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几个小硬币。那个人回来。他说:它最多只能卖几个硬币。师父说:现在你去黄

2、金市场,问问那儿的人。但是不要卖掉它,光问问价。从黄金市场回来,这个门徒很高兴,说:这些人太棒了。他们乐意出到1000块钱。师父说:现在你去珠宝市场那儿,低于50万不要卖掉。他去了珠宝商那儿。他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竟然乐意出5万块钱,他不愿意卖,他们继续抬高价格-他们出到10万。但是这个门徒说:这个价钱我不打算卖掉它。他们说:我们出20万、30万!这个门徒说:这样的价钱我还是不能卖,我只是问问价。虽然他觉得不可思议:这些人疯了!他自己觉得蔬菜市场的价已经足够了,但是没有表现出来。最后,他以50万的价格把这块石头卖掉了。他回来,师父说:不过现在你明白了,这个要看你,看你是不是有试金石、理解力。如果

3、你不想要更高的价钱,你就永远不会得到更高的价钱。在这个故事中,师父要告诉徒弟是关于实现人生价值的道理,但是从门徒出售石头的过程中,却反映出一个经济规律:凡勃伦效应。我们经常在生活中看到这样的情景: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的鞋店卖80元,进入大商场的柜台,就要卖到几百元,却总有人愿意买。1.66万元的眼镜架、6.8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顶级钢琴,这些近乎天价的商品流通,往往也能在市场上走俏。其实,消费者购买这类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即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由于这一现

4、象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步由追求数量和质量过渡到追求品位格调。了解了凡勃伦效应,我们也可以利用它来探索新的经营策略。比如凭借媒体的宣传,将自己的形象转化为商品或服务上的声誉,使商品附带上一种高层次的形象,给人以名贵和超凡脱俗的印象,从而加强消费者对商品的好感。这种价值的转换在消费者从数量,质量购买阶段过渡到感性购买阶段时,就成为可能。实际上,在东南沿海的一些发达地区,感性消费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而只要消费者有能力进行这种感性购买时,凡勃伦效应就可以被有效地转化为提高市场份额营销策略。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按照菜市场、黄金市场、珠宝市场的层级看,目前职场犹如菜市场,你的身价就是你的工资,领导层犹如黄金市场。所以找对人,找对环境很重要。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