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总)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3560192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总)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总)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总)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总)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总)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总)(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原始美术一、原始器艺术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1、器的制作特点及装饰手段 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 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 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制工艺是新石器时代最突出最丰富的艺术创造,主要代表有:仰韶文化的红和彩,马家窑文化的彩,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的黑等。 按器的用途可分: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器的著名文化遗址黄河 上游:马家窑文化;中游:仰韶文化;中下游:龙山文化;下游:大汶口长江 中游: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 下游: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北方地

2、区:红山文化3、新石器时代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 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仰韶、马家窑、下游素面大汶口、龙山 1仰韶器:新石器时代早期,今、一代:分半坡类型鱼纹是装饰纹样的典型母题,图案多画在盆侧人面鱼纹盆属于什么文化.其装饰纹样的涵义有哪些.出土于半坡。其图案装饰于盆壁,展现人面与鱼的简练造型和生动组合:人面为圆形,画有鼻眼,头上有饰物,两耳左右各有一条小鱼,口又衔两条小鱼;人面图案与鱼或网并列相伴。这种图案有一定神秘色彩,被认为与半坡氏族公社的原始信仰有关。最早的原始绘画遗迹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其具体涵义主要有崇拜鱼图腾说、祈求捕鱼丰收说、祈求生殖繁衍的祝福说等。该作品耐人寻味,是仰韶文化

3、半坡类型的绘画杰作和典型器物。庙底沟类型图案多画在器物的腹部外壁,以花瓣纹为多,多采用二方连续的方式人头形器口彩瓶鹳鱼石斧缸在彩绘上表达美的意识和愿望,但受实用性的约束,形体变化不大。 Ps:蒸煮食物的炊具鼎,青铜器鹰鼎主要通过尖嘴、勾喙、利爪三方面表达鹰的凶猛。2马家窑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今、一代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 半山类型器代表新石器彩艺术的最高水平纹样以自然物象演变的几何形图案最多,有较浓的生活气息。舞蹈纹彩盆马家窑类型3龙山文化:外表装饰相对简单,但造型变化丰富。许多器皿已摈弃了实用目的。 4大汶口文化:1、色泽多样化,2、黑制作成熟,3、雕刻技术兴旺镂孔随之开展

4、、纹饰多样。龙山文化 使用了快轮制术。 二、原始绘画原始时期的绘画与雕塑是附属于制工艺的1、原始绘艺术 分图案和图画两大类,图案居多, 2、早期地画、壁画、岩画 地画:82年,安湾仰韶晚期遗址发现地画。 岩画:蒙阴山岩画、*花山岩画、将军崖、贺兰山等 壁画: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古老的壁画墨迹。三、原始雕塑1、史前塑艺术品的造型种类 新石器时代雕塑有实用性和象征性两大特征,最具代表性的雕塑是玉器和塑。塑造型有动物和人物两大种类。 2、新石器时代石、玉雕刻的两个中心及主要风格 南北两个中心,南方为良渚文化,北方为红山文化。 南方良渚:采用平面浅浮雕和线刻结合

5、的手法,描绘对象主要为礼器上的神人像,造型庄重神圣,较强的意味。 北方红山:采用圆雕的技法,描绘生活中或神化中的动物,造型生动活泼,带有较强的装饰性。碧玉龙 原始雕像的特征:多为裸体,形体夸,突出女性特征及生殖局部,而面部和四肢都被异常简化。Ps: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萌生阶段是以定居农业为根底的新石器时代。第二章 先美术一、先青铜艺术青铜器是指红铜和锡和铅的合金器物,因为颜色呈青灰色,故名青铜器。发端于黄河流域。1、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开展过程及各阶段的风格特征 1夏代青铜工艺处于初级阶段,造型稚拙、体态较薄,很少有装饰纹样。曾铸造九鼎象征九州。2商代冶炼技术进步,种类丰富,以酒器和食器最为突出,

6、装饰纹样多以兽面纹、夔龙纹等动物纹样及几何纹样。充满了神秘威慑特征。早期:兽面乳钉纹方鼎盛期:四羊方尊司母戊大方鼎商后期,最大,纪念品,刻铭文3西周铭文开场盛行。风格趋向简朴,纹样转化为环带纹、窃曲纹,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风格凝重典雅、洗练朴素。毛公鼎大盂鼎2、青铜器的分类 :按用途分:食器、酒器、艺术性较强水器、乐器、兵器。按功能分:礼器、实用器具、饰品或雕塑 礼器: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青铜器主要研究对象3、青铜器的装饰纹样的主要分类及其特征青铜器纹饰主要分为动物纹饰造型及主体装饰和几何纹饰底纹或细部两大类。特征:a、根据动物形态造型,被称之为“尊;b、将人或动物形象与青铜器造型融

7、为一体;c、以主体动物形象作为青铜器的 春秋主要有蟠魑纹繁缛莲鹤方壶战国出现了生活气息浓郁的狩猎、习射、采桑、宴乐、攻占等图案。4、青铜艺术的分期: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5、青铜器的形制特点:夏朝器形小,器壁薄。 商朝器形大,稳定厚重周朝铭文盛行 春秋战国饰纹世俗化春秋时期,青铜器的礼器性质减弱,生活实用的性质加强,制作上也出现了新方法:失蜡法、模印法。二、先雕塑艺术1、青铜雕塑的两种类型 a、以动物形象进展造型,大多表现在尊上,器物多为凝重宽博。 b、表现于器物的耳、盖、扣、嘴等上的立体雕塑。 2、简述先时期的雕塑艺术 就制作材料来看,大致可分为青铜雕塑、玉石雕塑、雕三类。 A、青铜

8、雕塑主要指青铜器的主体雕塑和青铜器上的立体雕塑,可分为动物形象造型和器物立体雕塑。 广汉三星堆商代晚期遗址神面像B、玉石雕塑历史悠久,商代的成就最为显著,有大型石立雕,也有表现动物的小型雕塑 。妇好墓玉凤C、塑相对青铜玉石,为数较少,商代中期容逐渐增加,商代后期以后由于玉石雕塑显著增多,塑大为减少。 3、漆木雕梅花鹿战国三、先绘画战国时期绘画、雕塑开场脱离工艺装饰的地位殷商时期,虎纹大石磬所刻的线纹虎形表现出当时的绘画水平一、先帛画1、战国帛画的用途、容及艺术特色是什么.战国帛画主要指楚墓出土的两幅旌幡性质的帛画。 容:1人物龙凤图3122.5CM 、容:细腰长裙的贵族妇女;凤鸟翅膀伸展、引颈

9、似飞;神龙举双足、体态腾飞。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独幅人物画。2人物御龙图37.528CM 、贵族男子戴冠、长袍、佩长剑、侧身持缰;长龙似舟、飞向天国用 途:葬仪中的旌幡,墓主肖像,表示在龙凤的指引下,灵魂不朽,升归天国。主题:引魂升天艺术特色:帛画人物作侧面立像,比例匀称,仪态肃穆;画面勾线流利挺拔,设色采用平涂与渲染兼用的方法,风格庄重典雅。缯书写在绢帛上以文字为主,四周画有神及动物的形象。最为突出的是三头人物形象。2、战国帛画对后世人物画的影响 用笔用色等绘画创作实践上积累了一定的经历,墨线勾画人物的技法为后世传统绘画表现技法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根底。 二、先漆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造漆器的文明古

10、国。画法为毛笔画成。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棺漆画,同墓出土的木盒漆画舞乐图。 战国漆奁上绘制的车马人物出行图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风俗画作品。四、书法 目前发现最早的竹木简牍是战国时期的,主要有楚简和简第三章 汉美术一、汉绘画A、帛画1、西汉马王堆1号墓帛画主题:乞求灵魂归天;特点: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有机的将三局部贯穿起来,罕见的表现手法,画面突出了墓主的高贵身份。呈T型,上中下三局部,永恒天堂、自然世界、死后阴域2、西汉马王堆3号墓帛画的绘画技巧绘画技巧: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应用正侧半侧等多种手法。3、金雀汉帛画的绘制方法灵活运用淡墨线与朱砂线起稿,然后分别用各种色彩平涂。没骨画法的先驱B、壁画包括

11、宫室殿堂壁画、墓室壁画。1、汉墓室壁画兴起的原因:受壁画盛行风气的影响。2、汉代墓室壁画重要代表:望都1号东汉墓壁画,汉代帛画主要反映墓主企望升天以及表现死者生前的显赫生活。题材有80多项,如城池幕府,乐舞百戏,庄园生产,孝子列女等等。西汉不千秋墓室壁画升仙图3、汉代宫廷绘画的主要职能:出于宣传或政治目的4、汉代文人画家代表人物:衡,褒,蔡邕,歧等二、汉雕塑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第一个顶峰。A、被称为我国古代园林景观雕塑第一丰碑的是汉代池时刻牵牛像、织女像。B、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石雕像是西汉的伦先人墓石人。1、代塑兵马俑的主要艺术特点 皆为手塑,人物形态各异,风格写实,形象纯朴,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

12、重复,气势雄伟。三号坑为军事指挥部。 2、西汉霍去病墓石刻的手法及代表性的石雕 手法上采用因材施雕的技巧,被称为“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为冢象祁连山。代表性的石雕是马踏匈奴用象征的手法 马踏匈奴雕像的艺术特征:置于霍去病墓冢前面,是群雕中的主体和代表作品。雕像高1.68米,以一匹气宇宣扬、傲然卓立的战马来象征这位汉代大将军;以战马将侵略者踏翻在地的情节来歌颂霍去病抗击匈奴战争中的勇敢;以仰面倒在马下手持弓箭的敌人形象表现失败者的垂死挣扎。马踏匈奴的造型,轮廓准确有力,马头到马背局部作了大起大落的处理,形象醒目,主题突出,风格古朴雅拙、凝重雄健,是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典,也是西汉雕刻艺术

13、成就的标志性作品。3、 汉代俑的主要分类:王侯兵马俑,民间日用俑 无影汉墓乐舞杂技俑群4、东汉青铜塑像的出色代表作品:马踏飞燕三、汉画像石、画像砖汉时期建筑装饰,包括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瓦当。1、画像石、画像砖的概念 画像石:以石为地,以刀代笔,兼绘画和雕刻两种特点的绘画艺术。容丰富,艺术手法纯朴。 画像砖:在泥坯上模印画像后烧成的砖块。戈射收获图它们用于墓室或祠堂等建筑的装饰构件。 2、画像石的雕刻形式:阴线刻、减地平面雕、浅浮雕、凹面雕、高浮雕、透雕3、兴盛原因:封建统治者为满足其奢侈生活或出于辅助政教的需要,厚葬风气。 4、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主要分布地区及艺术表现特征 画像砖西汉以、

14、为中心,东汉以、江浙为多;大邑戈射收获图 画像石大致分布在的北部等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地。嘉祥武梁祠东汉;出土的斗牛 艺术表现特征:绘画技法较为粗拙凝重,风格质朴粗放,自然平实,构图独立、简率,却黑白比照清楚,富有装饰趣味。5、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题材与表现容a、反映劳动与生活的情景:如农民劳动场面、统治者奢华生活等。 b、反映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的四、汉工艺美术1、漆器和丝织工艺最为突出2、满城窦绾墓的“长信宫灯,将人物造型、通烟、照明灯相结合,是审美与实用完美的统一。五、汉建筑A、表威仪等第的建筑物是门阙B、宫、阿房宫是代最重要的宫殿群。第四章 晋南北朝美术一、佛教美术按其类别,分为佛教壁画

15、、佛教雕塑、佛教建筑。1、 石窟壁画2、 *克孜尔千佛洞,题材多为佛本生故事。风格敦煌莫高窟,壁画容;佛像画、故事画、装饰性图案、民族传统神话题材尸毗王本生图鹿王本生图北2、石窟雕塑A、南方: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的风格特点 源于秣莵罗风格,抽象、脸型短圆、眼球框较大,发型有螺状肉髻、螺发、肉髻三种。B、北方佛教造像按其风格演变1、敦煌莫高窟:彩色泥塑,塑像饱满圆润,肌骨匀称,神像庄重细腻,体态高大强健,给人以雄伟和威严之感,衣饰紧贴身体,衣褶较密以阴线刻画,造型概括装饰简朴,敷色单纯。2、麦积山石窟:佛教造型清新秀丽,明显有别于云冈、龙门的庞大造像。被誉为“中国彩塑博物馆,其中北西时期的彩塑表达了“秀骨清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