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大课型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3558619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大课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大课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大课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大课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大课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其自身的特点决定着国家、地方和 学校都无法以章、节的形式提出课程的内容,而只能从活动的类型、涉及 的领域对其做出相对的规定。具体实施中,在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同时 应从课程目标、内容、活动过程等方面综合权衡,有所侧重,灵活地借鉴 下列几种便于操作的基本课型。1、选题指导型。“问题即课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 思考生活背景中的现象与问题,搜集与分析材料,通过讨论与交流,逐步 提出自己感兴趣或关注的问题,然后由小组或班集体汇总、归纳、整理后 确立活动主题。当然,在该课程的实施初期,也可教师提出,学生选择, 或学生提出,教师指导,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自主拟定出“

2、有趣、新奇、 富有研究性价值”的主题。老师在热情参与全程中,要适时调控、合理引 领。2、方案设计型。适当的方案是成功的一半,精明的设计本身就是创 新。拟定方案应统筹兼顾活动资源分布与学生的爱好特长之间的关系。在 结构上,一般包括活动名称、目的、实施过程、条件准备、时间安排、预 期效果等;在形式表达上,一般可采用填表式、过程记录式、计划书式等 具体的设计要充分发扬民主,形成集体合力,应从内容到形式力求方便操 作,动态调整,使其能服务于活动,指导于活动。3、知识普及型。知识只有通过主体自主建构才可能转化为能力。让 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形成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 取向之一。引导学生

3、对综合知识自主建构和运用,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 和问题意向,然后以构建知识模块的形式进行,在建构中一般应沿着“自主定向自主搜集自主整合自主运用自主评价”的方向循序推进。4、自我发展型。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中心环节,“发展自我” 也是该课程关注的一个焦点。在这个领域,一般可引导学生围绕“学会做 事、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尊重、学会合作”等公众关注的活动主题, 采取“个体、小组、班级活动”,“校内、校外活动”,“课内、课外活 动”等基本形式,通过“事件评析、角色扮演、实践体验”等多种方式发展自我,成就自我。5、专题研讨型。在一段时间内,学生群体会对生活、学习中某一倾 向性的问题特别感兴趣,经

4、过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讨论,形成集体共同关 注的主题后,就可以集中集体的智慧开展专题实践性研究。在研究中还要 切实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好能以小课题的面目出现,在专题研讨 活动中除了要利用好教师的特长外,还要突出发挥好家庭及校外辅导员的 指导作用。6、设计制作型。“人人动手制作,个个动脑创造”也是综合实践活 动课程的价值取向之一。学生劳动体验的获得、技术素养的形成离不开课 堂内外的反复演练,许多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在科技小制作、小设计、 小发明及文化、艺术等动手与动脑的创意实践中度过的。在设计与制作过 程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其中的个性张扬和深度的探索体验。8、家庭体验型。有些综合实践活动的

5、主要地点是在家庭中,对主题 活动涉及到的某些知识和技术给学生讲解后,要自觉寻求家长的配合与支 持。家庭体验型的主题活动经常以“小课题,长作业”等形式有机融入到 家庭生活中,要通过教师的跟踪指导、家长的热情服务、学生的自主努力,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9、社区实践型。以社会考察和社会参与为任务取向 的实践活动主要在学生熟悉的社区进行,在参观、考察、访问、生产劳动 和社区服务等活动中,使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生活,丰富社会阅历, 积淀文化内涵,获得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实现感。该类活动一般沿着 “在尝试中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深入实践”这一轨迹进行。10、成果交流型。“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该课程的中心任务。” 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可以对前一阶段的活动情况进行总结交流、成果展示。要 有物化成果的交流,更要有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交流。对学生的可持续 发展来讲,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是学生活动后所取得的比物化成果 更重要的成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无论那 一种类型,其实施都必须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活动过程。以上所列举的1 0类课型,我们在选用时要注意扬长避短,凸显实践,切实让学生有所知 有所得、有所悟,真正做到融“综合性、实践性、主体性、创造性”于一 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