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开元寺保护规划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3556836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开元寺保护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开元寺保护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开元寺保护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开元寺保护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开元寺保护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开元寺保护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开元寺保护规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亿牌地板陈晨15172411677黄家湖地板烽火地板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开元寺保护规划施寄尘(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62000)提要 开元寺保护规划是在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的分项规划,它采用量质结合的评价方法,划定保护等级与范围,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关键词 泉州开元寺;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规划Abstract: The protection planning of the KaiYuan Temple is the subentry planning under the instruction of the master protection planning

2、 of the historical site of the Sea Silk Road in Quan Zhou. With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the protection extent and scope is set off and relevant measures are taken.Key words: KaiYuan Temple in Quan Zhou, The Sea Silk Road, Historical sites, Protection planning 红霞地板江夏地板南湖地板长江子都1 背

3、景概况海上丝绸之路是与陆上丝绸之路相对应的连接东西方的伟大通道,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宋元时期的泉州,在世界航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为了更好地保存这段历史,展示古代泉州的辉煌成就,泉州市政府决定开展“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前期准备工作,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作为申报文本主要附件之一的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保护的主要编制工作,泉州开元寺是其中多元文化的重要史迹点。2 历史和特色(1)泉州开元寺(图1)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泉州市鲤城区西街北侧,北邻大寺后,西接新华路,东边则与民宅相邻。初唐时,此地原是一片大桑园,公元686

4、元,由尊胜院匡护大师主持建寺工程,寺名叫莲花寺,公元692年改名兴教寺,公元705年再改名龙兴寺,至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赐名开元寺。 图1 开元寺外观五代和两宋是泉州开元寺的大发展时期,周围建有一百二十所支院。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赐名“大开元万寿禅寺”,住有僧人一千多名,鼎盛一时,与洛阳的白马寺、杭州的灵隐寺、北京的广济寺齐名。泉州开元寺从建成到现在已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各个朝代都有兴修。现存的主要殿宇是明代的建筑,占地五十余亩。它不是建在奇岩峭壁、群峰拥翠的名山上,也没有水波荡漾柳暗花明的自然景色作为衬托,它只凭着宏伟的规模,非凡的气势,严整的布局,精妙的建筑以及

5、不同一般寺庙的规制,而闻名海内外。(2)泉州开元寺的建筑布局宏伟壮丽,矗立在东西草坪上的两座石塔(图2), 图2 石塔外观更把开元寺衬托得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东西塔全部是用花岗岩石建成,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石塔。双塔于南宋期间先后建成,均为平面八角仿木结构五层楼阁式建筑。东西塔不只是为了建筑布局的对称,更重要的是包涵着宗教的内容,从佛教的观念来说,东塔代表东方娑婆世界,西塔代表西方极乐世界。塔上的浮雕更是琳琅满目,洋洋大观,两塔共有佛、菩萨、高僧、罗汉、神将一百六十尊,都是高米宽米左右的浮雕,加上塔神、侏儒、佛传故事、花鸟狮龙等雕刻,共计三百八十四尊(方),其中有胡须的观音菩萨像表明在南宋时还保留

6、着印度佛教男性观音的造像。东西塔上精妙生动的石刻造像和雕刻艺术是研究佛教人物造型的实例,是南宋海外交通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经济繁荣的象征。(3)在开元寺拜庭中央明朝石雕熏香炉的稍后左右两侧有两座南宋(1145年)印度窣堵波式的方形石塔,上面雕刻着萨埵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系印度佛教在南宋时留下的痕迹,是难得的文物。(4)在大雄宝殿前的月台束腰部分,嵌着七十二方辉绿岩浮雕的狮身人面像,姿态种种,风格别致,这是明朝时候从倾圮的印度教寺庙废址中移来的,保留了宋元时期泉州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方面的珍贵史迹,成为我国佛教建筑中绝无仅有的装饰。(5)大雄宝殿后廊檐下正中两根十六角形的辉绿岩石柱也是明朝洪武年

7、间从倾圮的印度教寺庙废址中移来的,石柱的上中下部位雕成三块四方形座台,共雕刻二十四幅印度教大力神克里希那(黑天)的故事和花卉卷草图案,是元朝遗留下来的十分珍贵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实物。(6)大雄宝殿内五方佛的前上方两排石柱和桁梁的接合处,有二十四尊木雕的迦陵频伽(意为妙音鸟),都是人首鸟身的美丽女郎,手中分别棒着香花鲜果,文翰宝卷,有的持抱各种乐器于佛前歌舞。这些迦陵频伽是大雄宝殿建筑的艺术装饰,又是梁柱结构的重要部件,这种迦陵频伽形的斗拱,在国内寺庙建筑中实属罕见。3 现状存在问题()周边环境问题:历经多年沧桑,现在开元寺周边范围已遭多方蚕食。()交通问题:大量的旅游客车一般在新华路边停靠,然后

8、游客经西街步行由山门进入寺内。而一般的小轿车则停放在东塔边上的停车场内,对景观及环境均造成很大的破坏。()现存建筑问题:开元寺内现有的办公、商店建筑多为简易搭盖,且风格与寺庙建筑不甚协调。至于寺外缓冲区内的建筑,一部分新建建筑的色彩、尺度、质感、风格与传统民居不甚协调,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冲击。4 保护规划在省内外专家的指导下,规划紧扣海上丝绸之路这一主题,按各个史迹点在海上丝绸之路活动中承担的职能和产生的影响分为三大类,泉州开元寺属于多元文化史迹类。4.1 保护范围及高度控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和履行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要求,将保护范围划分为三个等级。(1)保护

9、区-为了保护文物的完整和安全所必须控制的周围地段以及与单体文物保护互为依存的相对完整的区域。泉州开元寺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自身和其组成的四边界线范围即为保护区。按照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和履行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要求,泉州开元寺作为世界遗产登录地的遗产范围,该范围内的新建筑不应超过一层,檐口高度不超过3. 5米。(2)缓冲区-为了保护文物和海上丝绸之路主要风貌带的完好所必须控制的地段。结合地形划定西起新华路,东至台魁巷,北起大寺后,南至西街、象峰巷,该范围设为缓冲区,该范围内的新建筑不应超过二层,檐口高度不超过6.0米。(3)环境协调区-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影响波及的范围,即在更广阔的范

10、围内,为保持整体风貌协调和自然环境的景观而对开发建设实施一定控制的地段。该范围内的新建筑不应超过两层,檐口高度不超过.0米。4.2 建筑风貌评价建筑风貌评价可分为如下四类:一类:重点保护的文物建筑。二类:整体建筑形式保留较为完整的闽南传统古大厝式民居。三类:建筑形式与环境基本协调,保留较为完整的非闽南传统古大厝式民居。四类:违章搭建建筑及构筑物;破烂不堪、风貌无存的闽南传统古大厝式民居;建筑体量、风格与传统风貌剧烈冲突的新建筑。4.3 建筑保护与更新对策为指导保护区和缓冲区内建筑物的保护和整治工作,对建筑质量和风貌提出量化的评价标准。综合考虑泉州开元寺保护区和缓冲区内的建筑质量和风貌状况,将建

11、筑保护与更新对策分为四类:(1)保护-对已经划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单体、构筑物和文物保护点,应从严格的文物意义上进行保护,它们的外观、内部以及环境除了必须的复原外,原则上不做任何改造,整修必须保持历史信息的原真性。对没有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但具有较高的科学、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参照文物建筑进行保护。保护建筑可以寻求新的用途,但必须小心谨慎,与原来的建筑功能相接近。任何改动都必须履行审核手续,在文物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2)整治- 对建筑质量较差的传统闽南古大厝式民居在保护建筑格局和风貌的前提下,治理外部环境,按照传统做法修缮并保留原作和修作之间清楚而细微的界线,保存时代延续的

12、真实信息,保持建筑物本身的真实性历程,同时,允许对其内部进行修缮更新;对尺度符合历史建筑要求,但色彩、形态、细部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应采用整理修饰的手段,使之与传统风貌相融合;对质量较好,但尺度、形态、色彩不符合传统风貌要求的多层建筑,应予以局部拆除及进行外观整治。(3)拆除-对传统建筑风貌及空间形态影响大且无法以整治措施消除其负面影响的严重障碍性现代建筑、没有传统特色的无保留价值的危房、各类违章搭建建筑及构筑物,必须予以拆除。(4)保留- 对于保护区及缓冲区以外、环境协调区以内,质量较好并且与环境冲突不大的建筑,采取保留的态度,维持原状,仅对其粉刷和外立面装修提出要求。4.4 环境整治(1

13、)对紫云壁东西两侧各50米范围内的沿街建筑进行外立面“洗脸式”整治。(2)将开教小学搬迁,除了“虎豹”楼作为“慈儿院”遗址进行保留外,其余场地改为桑树林。(3)拆除次入口搭建的建筑,取消东塔边的停车场,将其恢复成绿地。建议将停车场设在象峰巷原泉州线厂的位置。(4)拆除寺内的简易搭盖建筑,对旅游工艺品商店统一进行整修。(5)拆除天王殿两侧的建筑,恢复八字墙。(6)开元寺范围内的所有电线,自来水管均须埋地设置。(7)对各个细节要全部加以整改,如:拆除铁栏杆,更换果皮箱,拆除高音喇叭,拆除东西塔上的射灯,排水涵洞口铁栅改为石栅,山门内的售票处、平面图要移位,金刚前的石栏杆要改式样,殿内的管线要隐蔽,

14、大殿内的搭盖要改成木作,沉船博物馆范围内的围墙要拆掉,防火标志和古树名木标志须更改设置方式等等。5 结束语开元寺保护规划是在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的分项规划,它充分地保护史迹的风貌特色,有效地解决了史迹与周边自然、人文环境的融合问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城市规划法和世界遗产申报的精神,按照真实性、保护历史环境、可持续利用、公众参与等四项原则进行保护规划的编制。在文物个点的保护与群体风貌的保护方面,明确提出真实性与保护历史环境原则,既符合世界遗产条约的要求,又符合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特殊的存在环境条件。强调在城市建设范围内史迹保护的整体性和可能性,从可操作性的角度,理智地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保护规划项目”获得了2003年度建设部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参考文献1 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上海,20022 庄景辉, 海外交通史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厦门,19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