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章节中常见成语及释义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355664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经典章节中常见成语及释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儒家经典章节中常见成语及释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儒家经典章节中常见成语及释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儒家经典章节中常见成语及释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儒家经典章节中常见成语及释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家经典章节中常见成语及释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经典章节中常见成语及释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儒家典型章节中常用成语及释义 (高考冲刺资料)【罢黜百家】:罢黜:废弃不用。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履行儒家学说。也比方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她形式。【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典型的重要。【邦以民为本】: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觉得万民百姓是国家的主线。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主线。【不塞下流,不止不行】: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履行。现比方不破除旧的、坏的东西,新的、好的东西就建立不起来。【存心养性】:保存赤子之心,修养善良之性。旧时儒家宣扬的修养措施。【大同境域】:古代儒家宣扬的“人人为公”的抱负社会。也指共产主义社会。【甘贫乐道】:甘贫:情愿受贫困;乐道:乐于

2、守道。甘于受贫,乐于守道。是儒家所倡导的处世态度。【攻乎异端】:攻:钻研;异端:旧指不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旧指钻研和实行儒家以外的主张。也指对异端的斥责。【毁不危身】:儒家丧制。指居丧哀毁,但不应因此丧生。同“毁不灭性”。【君子交绝不出恶声】:绝:断绝;恶:坏;声:话。君子虽然同别人断绝交往,也不说其坏话。这是儒家宣扬的处世准则。【克己复礼】: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孔孟之道】: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老手宿儒】:宿儒:长期研究儒家典型的人。指年辈大的教师或知识渊博的学者。【离经畔道】:指思想、言行背离儒家典型和规范。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3、求志达道】:指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抱负的人生观。【仁义礼智】:仁:仁爱;义:忠义;礼:礼仪;智:见识。遵守仁爱、忠信、礼仪并勤学以增见识等伦理规范。是儒家的伦理思想。【儒家经书】:中国儒家学派的典型著作。【洒扫应对】:洒水扫地,酬答来宾。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诗书礼乐】:六代儒家六经的名称,即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乐经。【诗云子曰】:诗经所说和孔子所言。两者均为历代儒者遵奉的信条。因用以泛指儒家言论或典型著作。【授受不亲】:授:予以;受:接受。旧指男女不能互相亲手递受物品。指儒家束缚男女的礼教。【四书五经】: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

4、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典型。【天下大同】:原是古代儒家宣扬的“人人为公”的抱负社会。现也用以借指共产主义抱负。【微言大指】:微言:精微的言辞;大指:深刻的意旨。精微的言辞,深刻的道理。多就儒家经书而言。【微言精义】:微言:精微的言辞;精义:深刻的道理。精微的言辞,深刻的道理。多就儒家经书而言。【温良恭俭】: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等美德。这原是儒家倡导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少斗争性。【温良恭俭让】: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倡导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少斗争性。【温良俭让】:温:温和;良:善良;俭:节制;

5、让:忍让。儒家倡导待人接物的准则,泛指态度谦恭,举止文雅。【五经库】:五经:儒家的五部典型,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比方熟读五经的人。【下愚不移】:移:变化。下等的愚人,决不也许有所变化。旧时儒家轻视劳动人民的观点。也指不求上进,不想学好。【小道大成】:儒家即礼乐政教以外的学说、技艺。虽是小技艺,却能获得大成就。【小受大走】: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觉得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觉得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阳儒阴释】:阳:表面上;儒:儒家;阴:暗地里;释:释迦牟尼,泛指佛教。表面上阐【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方面因

6、之而快乐,另一方面却因之而胆怯。【阳儒阴释】:阳:表面上;儒:儒家;阴:暗地里;释:释迦牟尼,泛指佛教。表面上论述儒家学说,暗地里在宣传佛家观点。形容表里不一。【一代儒宗】:儒宗:儒家学者的宗师。指一种时代的城学大师。【一致百虑】:一致:趋向相似;百虑:多种考虑。趋向虽然相似,却有多种考虑。儒家指虑虽种种,理归于一。【依仁游艺】:旧指儒家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根据,用六艺之教陶冶身心。泛指从事道德修养和技艺的锻炼。【以文乱法】:文:指儒家的典型。引用儒家的典型,非议国家法令。【饮食男女】:饮食:食欲;男女:性欲。儒家的观点,泛指人的本性。【正始之音】:指魏晋玄谈风气。浮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

7、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指纯正的乐声。【正心诚意】:原是儒家倡导的一种修养措施,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觉得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郑卫之声】: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觉得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子曰诗云】:子:指孔子;诗:指诗经;曰、云:说。泛指儒家言论。【邹鲁遗风】:孔子是鲁人,孟子是邹人,故以“邹鲁遗风”指孔孟遗留下来的儒家风气。【恶紫夺朱】:原指厌恶以邪代正。后以喻以邪胜正,以异端

8、充正理。【涅而不缁】:涅:矿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缁: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方品格崇高,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掠美市恩】:掠美:夺取别人的美名或功绩觉得己有。市:买。掠夺别人的美意,博取人家的感谢。指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高山仰止】:高山:比方崇高的道德。仰:仰望。止:句末语调词。意为品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佩她。后比方对有气质、有修养或有崇高品德之人的崇拜、仰慕之情。【选贤任能】:亦作“选贤与能”、“选贤举能”。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举直错枉】: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方邪恶之人。【杞

9、宋无征】:指资料局限性,不能证明。【告朔shu饩x羊】: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后比方照例应付,敷衍了事。【力不同科】:同科:同一级别。指人的力量有强弱,不能等同。【父母在,不远游】: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虽然有事情要出门也要把家里安排好一会才出去【讷言敏行】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1、任重道远:任:承当;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方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2、循循善诱:循循:有顺序的样子;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3、 登堂入室: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背面是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方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循

10、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4、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逼迫她放弃主张。出处: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以德报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她好处。 、不亦乐乎: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调助词,这里相称于“吗”。用来表达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7、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8、仁人志士: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目前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天下归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10、朽木不可雕:这个成语也称“朽木粪土,比方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11、既往不咎: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

11、责怪了。、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出处: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3、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对抗、起义。1、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15、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16、斐然成章: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1、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同凭,冯河,过河不用工具(如船、木筏之类),赤脚蹚水。比方有勇无谋,鲁莽冒险。18、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方内部发生祸乱。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19、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她的话,还要看她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20、

12、言过其实:实际。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干。后也指话说得过度,超过了实际状况。2、恶衣恶食: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22、手足无措: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23、惠而不费: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24、言不及义:及:波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25、用行舍藏: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6、欲速不达:欲:想要。想求迅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见贤思齐:看到德行高的人,就想学得与她同样。出处: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示例:知足下追踵古人,见贤思

13、齐。(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28、近悦远来: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快乐,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29、司马牛之叹:比方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慨。30、饱食终日:终日:成天。成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出处: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示例:人如果,无所用心,那是最没有出息的。反义词:废寝忘食。31、过犹不及:过:过度;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同样,都是不合适的。2、简在帝心:指能被皇帝所知者。33、举一反三: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懂得其他许多事情。比方善于学习,可以由此及彼。 、言必信,行必果:说话算数,行动

14、要坚决。35、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6、后生可畏:后生:青年人,后辈;畏:敬畏,佩服。指青年人势必超过前辈,令人敬畏。37、怨天尤人: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38、循序渐进:循:按照;序:顺序;渐:逐渐。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环节逐渐进一步或提高。、割鸡焉用牛刀:也做“杀鸡焉用牛刀”。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方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4、从井救人:意谓跟着跳到井里去救人。原用以比方对别人并无好处而徒然危害自己的行为。后亦用以比方冒极大危险去拯救别人。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虑:考虑;忧:哀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浮

15、现眼前的忧患。表达看事做事应当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4、当仁不让:遇到应当做的事就积极积极去做,不推让。 3、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 4、理屈词穷:理:道理,理由;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5、学而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尚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46、中道而废:中道:半途。半路就停止了。47、以文会友: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友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48、道听途说:道:道路;途:路途。路上听来的又在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4、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然有人可以作为我的教师。指应当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方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1、富贵浮云: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漂。比方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2、无可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