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试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3555965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课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幼儿园课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幼儿园课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幼儿园课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幼儿园课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课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课程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课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的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分,共 8 分 )请将正确选项前1.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A. 知识体系B.学习经验C.行为习惯D. 道德品质2.活动课程强调知识和智慧真正的源泉是()A.游戏B.生活C.实践D.上课3. 活动课程是以 ()为中心来组织学习内容的。A.学科B.问题C.儿童D.概念4.间接教学经常借助的中介有()A. 教具和学具B.提问和启发C.表情和动作D. 物质材料和人际环境5.瑞吉欧教育方案的灵魂和核心是()A. 项目活动B.作业教学C.关键经验D. 游戏活动6. 在 H

2、IGH/SCOPE 课程方案中,学习经验的设计者是 ( )A.教师B.幼儿C.教师和幼儿D.教师和家长7. 教师指导幼儿区域活动时,属于自主阶段的指导方式是 ()A. 先介绍,后开放B .以小组活动方式进行8 .活动区的活动多为 ()的活动。A. 幼儿自选B. 教师指定C.家长参与D.师生商定二、填空题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 学问中心课程注意的焦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的 。2. 以影响学生的方式为标准,课程可以分为 和隐性课程。3. 论理组织法是根据 而组织课程内容的一种方法。4. 用可以具体观察或测量的幼儿行为来表示的目标称为 目标。5. 间接教学中幼儿的学习方式以 学习为主。6.

3、 陈鹤琴主张幼稚园课程的组织方法为“ ”,俗称“单元教学法” 。7. 蒙台梭利的教具大致可分为生活训练教具、 、学术性教具和文化艺术性教具等四类。8. 维 果 斯 基 将 儿 童 已 经 达 到 的 发 展 水 平 和 即将 达 到的 发 展 水平 之 间 的 差 距 称 为9. 幼儿园的学科活动仍强调与生活的联系,强调 。10.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逐一布置各个活动区时要注意 问题、自理问题、心理气氛问题和规则问题。三、是非判断题(判断下各题是否正确,在题后括号内对的打“V”,错的打“X”。每小题1分,共 8 分 )1. 幼儿园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要形式。 ()2. 经验中心课程关注学生的个性形成

4、和自我实现。()3. “专业化”的教师指的是受过专业教育的教师。4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安排要遵循动静交替的原则。5乌索娃等人认为,作业教学有利于儿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和认识方式。()6陈鹤琴活动教育的目的是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7单元主题活动中选择主题的出发点即是从现有的“内容”和“材料”出发。()8幼儿园的学科活动基本上是一种“前学科”课程。()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8分)1隐性课程2幼儿园课程组织3心理组织法4. 单元主题活动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 幼儿园课程具有什么特点 ?2. 幼儿园课程内容有哪几个基本组成部分?3. 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原则是什么?4. 简述

5、蒙台梭利教育法中“有准备的环境”的主要要求。5. 皮亚杰式的学前教育课程有哪些主要特点?6. 单元主题活动和项目活动有哪些区别?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应如何充分利用时间资源?2. 试述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七、案例分析题 (8 分 )以下是一位教师对幼儿建筑游戏“搭高速公路”的指导记录:几个男孩在搭建高速公路。 我开着车停下来问 “我的车在哪里交费 ?“对不起, 还没有建 好呢,请过一会再来!”我注意到他们只搭了两条同向通行的车道,于是又问:“回来时我从哪里走 ?”孩子们一看不对劲儿。 “哎呀 !对面来的车要是也从这儿过,不是要撞上了吗 赶快

6、在旁边搭条反向的车道吧 ! ”可是,建筑区已经没有地方了。孩子们你看我,我看你,不 知如何是好。我在旁边出主意: “有没有什么资料可以查一查啊 !”一句话提醒了他们。一位 小朋友从一幅公路图片上受到启发: “我们可以像搭立交桥似的,搭一个立体双层公路收费 站!”请运用“支架式教学”的原理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八、活动设计题 (8 分 )设计大班项目活动“公园”的主题网。要求写出主题网的制作过程,并画出主题网络图。幼儿园课程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8 分 )二、填空题题 (每小题 1 分,共 10分)1. 学术发展2. 显性课程3. 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4. 行为5. 发现

7、6. 整个教学法7. 感官教具8. 最近发展区9. 直接经验10. 安全三、是非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8 分)1. X3. X5. V6. X7. X8. V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但却实实在在地构成了学生在校学习1. 隐性课程是在学校政策和课程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 经验中常规、有效部分的教育实践和结果。2. 幼儿园课程组织是创设良好的课程环境,使幼儿园课程活动兴趣化、有序化、结构化,以 产生适宜的学习经验和优化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3. 心理组织法是根据学习者的经验、能力、兴趣、需要来组织编排课程内容的方法。4. 单元主题活动是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

8、内容(即主题 )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五、简答题 (每小题 5分,共 30 分)1. 启蒙性,生活性,游戏性,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潜在性。2. (1)有助于幼儿获得基础知识的内容;(2) 有助于掌握基本活动方式的内容;(3) 有助于发展幼儿智力和能力的经验;(4) 有助于培养幼儿情感态度的内容。3. (1)整体性原则;(2) 系统性原则;(3) 可行性原则;(4) 时代性原则;(5) 缺失优先原则;(6) 辩证性原则。4. (1)秩序。(2) 自由。(3) 真实与自然。(4) 美感与安全。5. (1)高度重视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2) 强调活动与游戏的教育价值。(3) 尊重儿童发展的年龄

9、特点和个别差异。6. (1)单元主题活动是教师预先计划好的,而项目活动是慢慢地发展出来的;(2) 单元主题活动教师事先设定好目标, 而项目活动的目标是经由孩子和教师的商议发展出 来的;(3) 单元主题活动中所有的孩子都从事相同或相似的工作,而项目活动中孩子自由选择活 动;(4) 单元主题活动课程持续时间较短,而项目活动课程持续时间较长。六、论述题 (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1)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以减少等待。(2) 过渡环节可提供一些有趣的活动,以减少消极等待。(3) 活动安排要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如设计有趣的活动形式,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以 避免活动过程中的隐性时间浪费

10、。(4) 不要对幼儿照顾过度,以避免教师忙不过来、幼儿消极等待的现象。(如维(5) 养成幼儿良好的常规和专心做事的习惯, 这样可以节省教师在活动中用于班级管理 持秩序、处理不当行为 )的时间。2.当前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区域活动性质的认识上,二 是对活动区域的材料投放上。(1) 从对区域活动性质的理解上来看,目前主要有三种认识:第一,把活动区视为分组教学 的场所;第二,把活动区活动视为作业教学的“延伸” ;第三,把活动区看做在集体活 动之外的一个自由活动环境。对策:第一,要保证幼儿在区域活动的充分自由,不要干预过多,更不要直接控制;第 二,适当地把区域活动的隐性学

11、习与显性学习结合或融合起来。(2) 从材料的投放上看,最大的问题于在互相攀比,追求高档化、逼真化、成品化,不仅造 成财力、人力、物力的浪费,还大大降低了活动的教育价值。对策:要充分多地投放相对原始而基本的材料、半成品。 (1 分 )七、案例分析题 (8 分 )所谓“支架式教学” ,指的是教师和儿童在最近发展区内有效的教学互动;儿童的“学”好像 一个不断建构着的建筑,而教师的“教”则像一个必要的“脚手架” ,支持儿童不断建构自己 的心灵世界。在上例中,教师的支架性行为表现在:(1) 注意到幼儿只搭了两条同向通行的车道,发现了幼儿游戏中存在的问题;(2) 通过提出“回来时我从哪里走?”的问题,提出了具有挑战性、能引发幼儿新旧经验之间冲突的任务,引导幼儿意识到问题和冲突;(3) 通过提醒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线索,有效地启发幼儿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搭一个立体 双层公路收费站。八、活动设计题 (8 分 )主题网的制作过程:(1)脑力激荡:尽可能多地写出与“公园”有关的字词。(2)归类:将写出的字词进行分组,必要时可添加字词。(3) 命名:选择合适的字词对每组进行概括,并写下一个相应的标题。(4) 连网:将一组组字词使用“网状”形式连起来。画出主题网络图。儿乘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