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8]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3555824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8]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8]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8]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1课时维护秩序一、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知道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正常运转,保证人们安居乐业;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人们应自觉遵守社会规则。2、 能力目标懂得生活中的各种规则,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二、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教学难点: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思考:以上图片展示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教师过渡:引出课题维护秩序。播放八达岭老虎伤人视频。(二)新课讲授1、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种

2、类活动一:自主学习了解社会秩序阅读教材P23第一段。(1)思考:什么是社会秩序?(2)常见的社会秩序有哪些?教师总结: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种类: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2、社会秩序的作用活动二:情境讨论雨天的校门口(展示图片及阅读教材P24“阅读感悟”)(1)思考: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2)你认为应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态?(3)“阅读感悟”让你对社会秩序有了怎样的认识?教师总结:社会秩序的作用:(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教师过渡:怎样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呢?3、规则的种类、作用及含义活动三:

3、小组讨论感受规则的力量P24页 探究与分享1讨论:材料中有哪些规则?2如何理解规则?小组讨论,让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总结:(1)种类:人们约定的原则、劳动合同、纪律、法律、道德等。(2)含义: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4、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P25页 相关链接1活动四:“一米线”的提醒“一米线”,要求后面等候的人员与前面办理业务的人员保持一米的距离,不要紧跟或围拥。这一规则有其心理学依据。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至亲好友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约为一米。越过这个安全距离,人们就会感到紧张,觉得个人安全和隐私受到了侵犯。遵循“一米线”规则,既是尊重他

4、人隐私的要求,也是自身文明素养的体现。1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上述事例的规则?2如何理解社会规则对我们的影响?教师总结: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P25页 相关链接2活动五:身边的规则铁路安全管理条例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者在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域吸烟,按照违法行为的情节和后果,对吸烟行为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吸烟导致列车火灾等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16年

5、,铁路部门规定:乘客在动车组列车吸烟,除接受罚款外,还需持本人身份证到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签订协议书,方可再次购买动车组车票。1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规定?2不同时期,对违反规定者的处罚有什么不同?3铁路部门对吸烟者的处罚是强制性的还是非强制性的?为什么?教师总结: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知道了生活需要秩序,有了良好的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懂得了维护秩序靠规则,规则有很多,如道德、法律、纪律等。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四、板书设计维护秩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