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精品课堂)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3553161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精品课堂)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同步精品课堂)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同步精品课堂)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同步精品课堂)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同步精品课堂)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步精品课堂)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精品课堂)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A 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B 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C 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D 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答案】B【解析】【详解】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 “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根据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2炼丹家们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但这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在他们的著作中甚至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

2、、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据此判断,制约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 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B 统治者对工艺的漠视C 社会发展需求的不足D 科技发展基础的薄弱【答案】A【解析】【详解】 3下表是1617世纪中国、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中国古代科技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以应用技术为主明清科技发达,领先世界西方科技采用观察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科学西方医学落后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都是属于实用性的传统应用技术,而且都是总结性的科技巨著,故符合题意;明清时期我国并没有象西方那样产生近代自然科学,故不能说明清我国科技领先世界,所以排除含

3、有的选项;哥白尼的日心说和伽利略、牛顿的成就都属于近代科学技术,其研究方法是观察和逻辑推理,而且哥白尼和牛顿的属于理论科学,只有伽利略的属于应用科学,故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提到西方的医学,并不意味着其医学落后,故排除含有的选项。所以B是正确答案,故选B。4元稹为白居易长庆集作序说:“牛童走马之口无不道(其诗),至于缮写模勒(刻)炫(叫)卖于市井。”说明在唐代,白居易诗的传播途径,除手抄外,还有活字印刷雕版印刷口头传播碑刻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 5下面是我国古代书籍记录的农作物品种表(部分)。据此可知,我国古代作物种类品种数量(种)朝代记载文献粟86北朝齐民要术稻46北宋禾谱笋

4、98北宋笋语荔枝32北宋荔枝谱柑橘27南宋桔录蔬菜105明朝本草纲目 A 农学成就居世界之首B 农作物产量稳步增长C 农作物品种数量丰富D 饮食结构趋于单一化【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表格中作物种类不仅繁多,其中品种分类和数量也比较繁杂,比如蔬菜就有105种,体现出农作物品种数量丰富,故C项正确;材料表格没有比较中国和世界农学成就信息,故A项错误;表格只是列举农作物数量,没有涉及农作物产量稳步增长的信息,故B项错误;品种数量多并不能说明饮食结构趋于单一化,故项错误。6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冶,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

5、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三大发明A 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B 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能变革C 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D 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答案】B【解析】 点睛: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中国古代科技方面的成就,长期领先于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7宋代文化教育相对普及,史载:“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为这种现象提供技术条件的是A 活字印刷术

6、的发明B 科举取士人数的增加C 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D 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答案】A【解析】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技术条件”的限定词,学生据此可以联系活字印刷术的相关知识,即可结合材料信息进行正确判断。8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 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 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 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不论老童、低秀才还

7、是没有怎么读过书的人,都以“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一现象说明书籍在人们的生活和日常交往中影响较大,体现出当时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D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只是是书籍的普及,不能得出学术文化水平的高低,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士大夫地位的提高及经世致用的思想,故排除B、C。点睛: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以说明、表明、反映等为设问词语的试题年年都有。从能力要求看,这类题目往往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分析和探究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考查方式主要有二:一是从一个现象(情境)切入,考查政治、经济或者文化等任何一个方面,解题时需要准确理解题目提供的现象(情境),透过这一现

8、象(情境)并结合时代背景做综合分析,看到现象(情境)所关联的问题的实质,才能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二是以一类或者多种历史现象(情境)为切入点,考查政治、经济、文化等任一方面,解题时需要透过这些现象(情境)再结合时代背景或者历史环境综合分析,找出其共性或差异,得出相关的规律、趋势。9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载:“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 造纸术的突破B 科举制的完善C 图书买卖兴盛D印刷术的发展【答案】D 10由古代中国传到欧洲,使得反天主教会、反封建的书籍大大流传,从而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思想基础的发明是A 造纸术和印刷术

9、B 印刷术和指南针C 火药与造纸术D 火药与指南针【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后,使得反天主教会、反封建的书籍大大流传,从而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思想基础,故A项正确;指南针的传入,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打开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火药传入欧洲,使欧洲在武器制造方面逐渐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因此BCD项排除。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沈括梦溪笔谈(注:沈括的记述是非常具体翔实的,其中

10、包括制作活字、排版、印刷等完整的工序,限于篇幅简略。)材料二 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修复过程中,曾发现北宋崇宁二年(1103)前后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残页。不少专家以其中“杂色金刚”的“色”字倒置等为据,推断此无量寿佛经为北宋泥活字印本。材料三 南宋绍熙四年(1193),文人周必大在给友人的信札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1)材料二、三,对于印证材料一有什么作用?(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沈括的梦溪笔谈有什么历史价值?(3)活字印刷术的外传对西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1)材料二为考古资料,材料三为文献记载,均能从一个方面印证沈括记载的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真实性。(2)沈括的梦溪笔谈具体翔实地记载了毕升活字印刷的完整工序,材料三表明到南宋时人们还在利用沈括的记载,采用毕升的活字印刷术印制书籍。由此可见,沈括的梦溪笔谈为后人保存了大量科技史料。(3)印刷术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欧,有利于科技思想的传播,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发展。 (2)本题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保存科技史料的角度回答沈括的梦溪笔谈有什么历史价值。(3)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文化传播、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方面回答活字印刷术的外传对西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