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AGC试验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3550785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伏电站AGC试验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光伏电站AGC试验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光伏电站AGC试验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光伏电站AGC试验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光伏电站AGC试验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光伏电站AGC试验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伏电站AGC试验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伏电站AC试验措施光伏电站AGC试验方案批 准: 审 核: 初 审: 编制: xxxx公司xx电力科学研究院xxx年xx月1试验目的检验光伏电站AC逻辑功能的正确性及逆变器在AGC方式下升降负荷时的响应能力和逆变器各调节子系统的动态跟随能力.2试验条件逆变器运行条件:2.1 逆变器各调节子系统动态调试完毕,扰动试验合格,协调系统投运正常(大约需要启动后一周左右的时间)。2.2 逆变器运行稳定,负荷在210300KW。2.3 试验期间不应有重大操作(如其它逆变器投切)。2.4 逆变器各联锁保护正常投运.2.5 AG投运逻辑条件:2.6 AC目标负荷指令品质好,无突变;2.7 无RUOWN信号;

2、2.8 无负荷闭锁增减信号。 以上条件全部满足后,运行操作员可在LC操作画面中投运AGC,以上任一条件不满足则C自动切除。试验的技术措施:。1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调度端S系统进行系统稳定性检查和数据库检查,以保证在试验过程中负荷和数据库的稳定。3.1.1 检查调度端R工作正常。3.1.2 检查电站端RTU工作正常。3.1.3 确认C与S间的“AGC目标负荷信号量程设置统一、通道测试合格.3.1.4 审查电站监控系统中AG逻辑回路正确,CRT投切画面正常。3.1.5 电站协调控制方式(S)可正常投运.3.1.6 电站端做好试验趋势图。3.2开环试验:3.2.1 光伏电站逆变器处于BASE控制方式,

3、电站强制发出“CCS允许AGC投入信号,调度端确认收到该信号且状态正确。3.2.2 电站端强制发出“AG投入成功”信号,调度端确认收到该信号且状态正确。3.2.3 调度端从主站分别输入目标负荷值210KW、20KW、23KW、240W、250K、20、270KW、20KW、20KW、300KW,电站确认CCS接收到该信号且对应正确(另附记录表)。3.2.4 电站端恢复各强制值。以上调试过程中任何一环节出现错误,应立即停止试验,查明并解决之后方可继续进行。以上调试过程若无任何错误,则开环试验结束。光伏电站#1机AG开环试验模拟量记录表序号调度设定负荷指令值电站接收值备注20K22KW3230W4

4、240KW5250KW626KW77KW280KW20KW103光伏电站1机AGC开环试验开关量记录表序号信号接收值备注CS允许AGC投入(电站发)2A投入成功(电站发)3A投入有效(调度电话通知)4C退出 (调度电话通知)33闭环试验3.3.1 确认电站当前负荷为3KW,电站端投入协调控制方式,设定变负荷率为3KW/i(由于磨煤机调节特性不太理想,本次试验负荷变动率暂定为3KW/m)。3.3.2 调度端根据实际负荷设定目标负荷值为30W。3.3.3 电站端核对目标负荷值实际负荷一致后投入AC.3.3.4 逆变器在AC方式下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调度端将光伏电站1机目标值设定为2KW,电站CS将

5、自动进行降负荷.当逆变器负荷达到210KW时记录到达目标值时的时间及速度。3.3.5 逆变器在20KW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调度端将光伏电站#机目标值设定为300KW,电站CCS将自动进行升负荷。当逆变器负荷达到0KW时记录到达目标值时的时间及速度。以上调试过程中任何一环节出现错误,应立即停止试验,切除CC和DE遥控,按规程进行事故处理,查明并解决之后方可继续进行.调度通知电站将逆变器切除AGC控制方式,试验结束.整理试验数据。4参与单位的职责和分工4.1省调:主站端保证系统正常。主站端设点要求计算合理、正确、稳定。4.光伏电站电站:做好现场的安全措施。保证TU运行正常。保证逆变器DCS、DEH系

6、统正常运行。保证执行机构运行正常.3甘肃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确定现场试验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负责试验数据的记录、分析及试验报告的编制工作.5 试验的组织措施5。1成立由电站、调度、调试共同参与的试验领导小组,C试验小组设组长一名,成员部门包括运行、检修、DEH厂家、网调、省调等;组长: 冒爱民副组长:向 涛成员:省调技术人员 丁文涛 葛智平 胡广建 郭清高 彭海林 张英52 AC试验领导小组下设指挥组、监护组、操作组、测试组;5.2。1指挥组设组长若干名,成员由组长根据需要制定。组长:丁文涛成员:邓国荣 王东州 张得君 杜柏林 。2.2 监护组设组长一名,成员包括运行单位的机、炉、电运行专工及热工

7、技术负责、安监专工和消防专工等,此外,安装单位及调试单位也应有熟悉系统的有关技术人员各1名参与.组长:邓国荣成员:郭清高 周海宋清松 杨林 王东洲王恩泽 李卷成 韩永宏 杜新丰 叶万龙 刘 铭 张凡军邵敬元 安 虎 夏希渊赵凯 王新田。2.3 操作组设组长一名,成员为运行单位的运行人员.组长:当值值长成员:当值主值 、副值、巡检5。.4 测试组设组长两名,成员应包括调试单位机、炉、电、热工的有关人员及运行单位人员若干名.组长:葛智平成员:中试所调试人员5。3试验的每个阶段工作结束后,各小组组长应将结果汇总交指挥组,指挥组组长确定并经AG试验领导小组同意后方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5.4试验期间,

8、各小组应各负其责,精心组织,认真参与及配合,以及时处理试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5试验时的分工。5。1 AG试验试验领导小组:。511负责组织对本措施进行充分的审核与讨论;5.5。1。2负责决策何时和是否进行AG试验工作以及作AGC试验期间各方的协调配合时宜。5。2指挥组:5。5.2负责执行领导小组的决定,由指挥组组长下达AGC试验试验命令;5.5.2.2协调C试验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5。5.3监护组:5。3.负责监护逆变器负荷、转速、锅炉汽压、发电机电压等各项参数;5。5.32负责监护试验期间运行人员的各项操作工作;5.5。4运行单位应根据G试验方案制定详细可行的操作措施及反事故措施,负责

9、运行操作及与调度部门的联系;5。5甘肃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提供AGC试验措施、进行技术交底和试验的技术组织,承担AGC试验过程中的动态参数的记录、监视及分析计算,提交书面报告;55EH厂家及北京电科院负责软件完善及维护,确保A功能的正确实现。5.7 参与试验的人员必须服从指挥,未经现场总指挥批准,任何人不许擅自开展工作.58开始工作前,各相关检修人员对各自管辖的设备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并将检查的结果汇报现场总指挥。5.5。9运行操作人员要对运行方式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汇报现场总指挥。5.10在确认现场具备条件后,现场总指挥下令,当值值长与省公司调度联系确认对方的情况,联系结果要汇报现场总

10、指挥。5.5。1在双方调度对各项事宜确认无误后,由现场总指挥对当值值长下令,值长对操作人员下令,分步开始工作。每进行完一步后,操作人员必须将结果汇报当值值长,当值值长再汇报省公司调度及现场总指挥,经同意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12热控技术人员要实时监视试验的全过程,随时处理突发事故,并汇报值长按事故预想方案处理。6 试验的安全措施6.1所有参加试验的人员必须根据分工做好试验前的各项检查及准备工作,认真阅读本方案,熟悉方案中规定的方法、步骤及有关规定。6. 整个试验过程中,试验操作均按照本方案先后进行,作到人员分工明确具体,各负其责。操作程序及内容如与调度命令不符,应执行调度命令。63 整个试验应

11、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进行,任何操作应在指挥人发出命令后进行,没有命令不得操作任何设备。6.4 整个试验过程中要安排专人监视H运行稳定情况,监视发电机功率、频率变化情况,设备监视人员必须精力集中,加强监视,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汇报,并停止试验,待异常消除后再进行.如试验期间,发生电网事故,调度应立即中断试验,并按规程规定进行事故处理。 待事故处理结束,电网恢复正常运行状态,再继续试验。6。6在试验期间电站端在逆变器运行出现异常情况时可由运行操作员切除AG,进行紧急处理。各级领导及试验人员要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范处理,并及时汇报省、网调。6。7认真检查CS、DEH、RTU确保工作正常。逆变器各辅机

12、运行良好且有冗余量。逆变器热工调节子系统扰动试验合格,协调方式下负荷扰动合格。逆变器各项联锁保护投运正常。GC与CS间的通讯信号的接线、量程检查无误。TU至S的模拟量信号经测试衰减幅度在要求范围内.7 事故预想 为保证调试期间逆变器安全稳定运行,从运行角度做如下事故预想:7。试验前检查炉前燃油系统正常,可随时投运。7.2试验期间逆变器发生异常工况时,应立即停止试验,切除CS,并按规程进行事故处理,参加试验人员应迅速撤离现场,听从值长指挥,待逆变器运行正常后方可重新开始试验。.试验中增减负荷时要密切监视汽包水位汽压汽温等参数必要时进行人工干预。7.4试验期间发现负荷突增或突降15W以上时应切除CS,并查明原因。否则不得继续进行试验。75试验中发现任何RB动作条件时,应立即切除CCS,人为减负荷,并将汽包水位、汽压等参数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必要时投油助燃保持负荷达到要求值后及时恢复各系统正常。.6试验前全厂机、炉、电各系统必须在正常运行方式下,否则不得进行试验。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