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3550491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水平目标:了解作家作品;积累词语、掌握音形义;体会课文写景的精妙;把握作品主题。过程和方法目标: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角度深思课文的主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联系自我实际,思考自己如何走好成长途中的每一步。【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教学难点】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1、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2、有些难解的词语。【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的相关本课的资料。2、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突破方法】朗读、合作讨论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

2、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1、 识记积累相关字词和文学、文体常识。2、 学习准确地形容、准确地表述动作,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教学重点】1、抓住特点写景和写景中确切使用形容词、动词。【教学难点】1、准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2、有些难解的词语。初 备备注一、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童年的歌谣、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他46岁的时候,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一篇优美散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纯真、质朴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伴随这首优美的乐章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看一看鲁迅先生的童年和我

3、们的童年有哪些不同?二、了解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1、解题:我们一起来看这个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用了介词“从到”,大家想一想,我们从中能够获得哪些信息呢?2、理清结构:提问: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各是哪里?哪一段是中间的过渡段。 讨论并归纳:(1)百草园:从开头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2)三味书屋:从“出门向东”到完。(3)过渡段:第9自然段“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 3、口语表达:形式:一个 的童年(要求:根据课文内容

4、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形容词,并阐明理由)4、思考与交流:、百草园在我心中是什么地位呢?最关键的是哪一个句子?(“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那时”指什么时候?(在百草园学习的时候) 、“乐园”乐在何处呢?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对这篇课文做了整体了解,下节课我们作具体分析。作业布置:熟读课文,预习“百草园”部分。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写了两个地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先写了百草园,再写了三味书屋。 A、有趣的景物;B、有趣的故事美女蛇故事;C、有趣的活动雪地捕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课时)主备人:沈兰芳【教学目标】1、能学习本

5、文使用准确的词语表现景物特点、描写动作的写法,并使用到写作。2、能品赏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教学重点】1、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教学难点】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1、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初 备备注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对鲁迅的这篇散文做了整体把握,这节课我们作具体分析。二、品味感悟:、有趣的景物:1、我们共同来朗读第二段,请大家思考:你认为百草园里哪些景物写得最生动?为什么?2、学生自由发言。3、分析:这个段写了这么多的景物,重点是写哪个地方的景物?(泥墙根一带)用了一个怎样的句式把它们连缀起来?(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 “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

6、么?(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都是静物)“也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鸣蝉、叫天子、黄蜂;写的都是动物) “不必说也不必说”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静物到动物)大家再仔细观察观察,从菜畦到桑葚,在空间高度上有什么变化呢(从低到高)“也不必说”后,鸣蝉到叫天子呢(从高到低).“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中,哪个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单是就有”的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我们来看,泥墙根一带依次写了哪些景物?又是按照什么顺序呢?(从动物到静物).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个句式有什么好处呢?(体现有趣的景物很多).能否模仿课文,用这个句式来写一写我们美丽的校园呢?教

7、师示例:不必说明亮整洁的教室,干净舒适的食堂,也不必说优美动听的音乐铃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单是教学楼前一带就有无限风光。)百草园中还有什么值得“我”“乐”的呢?明确:冬天雪地捕鸟、美女蛇的故事齐读课文第7节,划出生动形象写出捕鸟方法的一连串动词,并讨论:这些动词的位置可否调换或可删去部分?大家想想,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好处?(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三、总结:作者把百草园描写得这么有声、有色、有趣、有味, 而实际上百草园是个什么样子呢?(我们看彩图)从照片上看,你觉得百草园真的那么有趣吗?(其实很普通,而且作者在文章中也讲了: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是荒园)1、

8、既然这只是一个只有野草的荒园,为什么作者把它看作是“乐园”,而且写得这么有趣?点拨:作者很怀念在百草园的生活,这是一段无忧无虑的生活回忆是美好的2、从中也可以看出童年的鲁迅是怎样一个孩子?(好奇,热爱自然)四、拓展:(口语表达)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童年时美好的记忆,鲁迅先生的百草园肯定也勾起了同学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能否说说你心中的那个“百草园“那些趣事呢? 提示要点:词语方面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角度方面形、声、色俱全;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作者用“扫开露出支起撒些系牵看走拉罩住”一连串动词,清晰准确地记下捕鸟的全过程,可见“我”的童年时代,对捕鸟十分爱好,这也反映了鲁迅小时的广泛兴趣。一是

9、写人的动作,二是写鸟雀的动作,三是写竹筛的动作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设计:景物百草园 捕鸟 乐园美女蛇的故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能比较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生活。2、能从多角度对文章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重难点】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初 备二 备一、导入新课:写百草园,始终围绕着一个“乐”字乐于观察百草园的景物,乐于听美女蛇的故事,乐于捕鸟活动,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那么在三味书屋的童年生活又如何呢?这节课我们来研讨三味书屋的部分。二、默读10-24段 ,思考:1从文中找出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三味书屋的环境是怎样的? 2文中还写到了作

10、者的老师,从文中找出这些句子,说说这是怎样的一位老师,你喜欢他吗? 点拨:抓住文中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去理解 极方正、质朴、博学,和蔼 A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 B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 C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D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总结: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3百草园中有许多趣事,如拔何首乌等,作者在三味书屋有没有?分别是哪些趣事? 三、讨论交流:1、 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点拨:对于生活的热爱,大

11、自然的热爱,对于知识的追求,天真幼稚,欢乐,细致的观察生活,好奇心 2、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的“我”和“我”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3、告别了童年的无忧无虑,鲁迅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自己的烦恼,自己的思想与见解了,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他能够逃避,不去上学吗? (成长。)4什么才是真正的成长,是年龄的增大?是体重的增加,结合课文,说说你的见解。(教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三、讨论文章的主题 从文中看来,作者觉得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 (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四、拓展延伸:你喜欢百草园还是更喜欢三味书屋?说明理由。课堂小结:全文主要内容由两部分构成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表现了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快乐的生活。 作业布置: 1、阅读练习探究一、二、三。2、配套练习第一课作业。点拨:第10段的描写。第17段的描写。第17段;读书;上课时的画画等生活比较枯燥,学习内容引不起兴趣,老师不允许问课外的知识,原来的贪玩到现在的用心学习,有趣的故事到听不懂的文章。对长妈妈的依恋到对老师的尊敬。板书设计:百忆 三味草 书 屋园忆甜美欢乐难忘 教学反思(作业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