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下)重点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3550246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下)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下)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下)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下)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下)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下)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下)重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 ( 下 )2.2 相关技术处理尽管理论上较为完备,但在应用上述方法计算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隐含碳的 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本文作了如 下处理:(1) 1992年以来,我国海关采用 HS编码体系(The Harmonization CodeSystem)来对进出口商品进行编码、分类和统计。HS码共有22大类98章,每章包括几十甚至上百种商品类型。受现有技术条件和资料水平的限制,不可能 以具体商品为单位来计算隐含碳进出口。因此,本文选择HS码二级分类作为本研究的基本商品分类,共 98类。(2) 我国现有的最新且最为详细的投入产出表为 2

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 2006) ,该表包括 122个部门。该表中的部 门分类与海关进出口统计中的 HS码分类不一致,在对应上存在一定困难。本文 以HS码二级分类为基本分类,根据投入产出表中得出的122部门产品的碳耗系数,依照典型商品对应的原则,确定了 98类商品的碳耗系数。(3) 理论上讲,从不同国家进口的商品,其碳耗系数应根据不同的投入产出 表来计算。但是,我国的贸易国有近百个,一一根据投入产出表来确定其各类 商品的碳耗系数难度较大。同时,在获取我国和各贸易国之间的进出口数据方 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出于简化的目的,本文选择日本作为进口国家的代表来 计算进口货物

3、的碳耗系数。选择日本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在各主要贸易 国中,日本在节能方面的技术水平最为先进,日本的碳耗系数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依据日本计算得出的隐含碳进口量可视为我国隐含碳进口量的下限 ( 亦即 我国净出口隐含碳的上限 ) ,这对于正确认识我国贸易中的隐含碳具有重要意 义;其次,日本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是我国最大的进口国家。从日本进口 的商品,主要为机械、电子类商品,在我国进口商品中较为典型。(4) 依据 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的碳耗系数仅代表 2002年水 平。如果应用技术方法将投入产出表调整到 2002 年之外各年,所需要的数据量 和工作量都将十分庞大,短时间内无法完成。

4、为了简化计算,本文对基准年之 外其他年份的碳耗系数,作了技术水平、价格指数和汇率三个方面的修正( 见表1)。(5) 对于涉及到二次能源的部门,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炼焦业、石油和核 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利用投入产出法计算得出的碳耗系 数,实质上包含两个部分,即:这些部门产品本身所具有的能源可能排放的二 氧化碳 (尚未燃烧排放 ),和生产这些产品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所排放的碳。其 中,第二部分为该部门产品的隐含碳。(6) 以国内消耗系数计算出口,国外消耗系数计算进口的方法,适用于一般 贸易,在加工贸易方面会有较大偏差。以中国和日本为例,日本生产的产品进 入中国,中国加工后再销往他国。

5、为了简单起见,设中国加工过程中没有实现 增加值,也没有消耗能源和排放温室气体。以该方法计算的结果,出口产品的 隐含碳高于进口产品。但事实上,二者应该相等。由于缺乏加工贸易进出口货 物的详细资料,本文对加工贸易作了如下处理:采用中国消耗系数计算加工贸 易中的隐含碳净出口,以日本消耗系数计算加工贸易中隐含碳的进口量,以净 出口和进口的和来计算隐含碳总出口。加工贸易进出口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 统计年鉴。3 结果3.1 中国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净出口估算上限如前所述,理论上讲,从不同国家进口的商品,其碳耗系数应根据不同的 投入产出表来确定。但是受资料的限制,我们目前还不能对所有贸易国展开分 析。在中国的诸

6、多贸易国中,日本的能源利用效率最高。选择日本产品的碳耗 系数作为所有进口产品的碳耗系数,计算结果可视为我国贸易中的隐含碳进口 下限。同时,以中国的投入产出表和出口数据为基础,计算了我国贸易中的隐 含碳出口量(见图1) 。图 1中,隐含碳进口线为我国的隐含碳进口下限,实际 情况可能高于该线。隐含碳出口线则接近实际,但受加工贸易的影响,实际情 况可能比此线略高。灰影部分表示隐含碳净出口量,其值可视为我国的隐含碳 净出口上限。为了方便比较,列出了 19972006年我国的碳排放情况 ( 见图 2) 。可以看出, 19972002年,我国的碳排放是一个缓慢增长的过程, 2003 年 之后增长加速。从图

7、 1 中,我们可以看出, 19972006 年,我国进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都 在逐年增加,但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总量大于进口产品中的隐含碳总量。通过 隐含碳的形式,中国实际上为国外排放了大量的碳,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19972002 年隐含碳净出口量占当年碳排放总量的 12%14%,2002 年之后迅 速增加,到 2006 年,该数字已达 29.28%。19972006 年累计隐含碳净出口达 1821Mt 碳当量,超过 2006 年全国碳排放总量。与隐含能相比,隐含碳净出口占当年碳排放的比例,比同期隐含能净出口占当年能源使用总量的比例要略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能源使用结构以煤为主,同能效情况下碳

8、排放要略3.2 中国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净出口估算下限中国的主要贸易国包括美国、日本、欧盟等,这些国家的能源效率都高于 中国。用中国的技术水平和能源使用结构计算出的隐含碳进口量,可视为我国 的隐含碳进口上限 (即假设进口产品都在中国生产 ) 。同时,该计算结果也反映 了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这是因为:对于一件无差异商品来说,通 过从发达国家进口,可以节约相当于我国同产品碳耗水平的能源,从而减少了 相当于我国同产品碳耗水平的碳排放。因此,用中国技术水平估算进口产品中 的隐含碳,除了可以估算隐含碳进口上限,对分析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碳排放的 影响也具有重要意义。图 3 表示了中国贸易中的隐含碳净

9、出口估算下限。图 3 中,隐含碳进口线 为我国的隐含碳进口上限,实际情况低于该线。隐含碳出口线则接近实际,但 受加工贸易的影响,实际情况可能比此线略低。灰影部分表示隐含碳净出口 量,其值可视为我国的隐含碳净出口下限。从图 3 可以看出,即使保守估计,我国仍为隐含碳净出口国。 19972004 年,隐含碳净出口占当年碳排放总量的比例在 0.5%2.7%之间, 2004年之后迅 速增加, 2006 年该数字达 10%左右。保守估计和乐观估计表现出了相同的增长 趋势。但保守估计和乐观估计之间差别较大,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能耗水平、 碳耗水平达到日本时的节能潜力和减排潜力。4 结论和讨论4.1 近年来我

10、国碳排放总量的飞速增长与日益扩大的贸易顺差密切相关19972006年,中国存在大量的隐含碳净出口, 2003 年以后增长明显。保 守估计下, 2006 年的隐含碳净出口量占到当年碳排放总量的 10.32%;乐观估计 下,这一数字达 29.28%。中国碳排放总量的快速增长和贸易顺差的日益扩大是 一致的。这些增长的碳排放所创造出的经济成果,有很大一部分被外国人所占 有和消费。中国承担了本应进口国承担的碳排放量。4.2 受资料的限制,本文仅估算了隐含碳净出口的上限和下限,但这对于 全面认识我国的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要做到隐含碳的准确计算,除了需要双边贸易的详细数据之外,还需要各 贸易国当年的投入产出表

11、。一般来说,大部分国家的投入产出表每5 年更新次,要了解其他年份的投入产出情况,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需要投入大 量的工作。除此之外,本文还采取了许多近似方法来简化计算过程,这也给计 算结果带来了一定误差。尽管离准确计算还有一定差距,但通过上限和下限, 揭示了我国隐含碳净出口的一些基本情况。4.3 以价格为基础的投入产出法,扭曲了各国技术方面的真实差异,这是 投入产出法的一个重要缺陷这种假设实际上以碳排放增加为代价掩盖了高额的增加值。以价格为基准 的投入产出法,不能反映各国能源效率方面的真实差异。如果对每一类产品均 采用购买力加权(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 , PP

12、P方法加以改进,该缺陷可 能会有所改善。4.4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受益者,都应该对气候变化负 责自1972年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提出“污染者负担原则(Polluter Pays Principle) ”以来,污染者付费已成为国内外在治理环境问题上的一个基 本原则。然而,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这一原则并不适用。发达国家为了降低其 碳排放和改善环境,往往将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将发 展中国家装扮成“生产者”的模样。这种情况下,只要求生产者付费是不合理 的。作为受益者,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应该对气候变化负责。4.5 发达国家技术水平较为先进,生产低能耗低排放产品;发展中国家技 术水平较低,却生产高耗能高排放产品,这种分工增加了全球碳排放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表明,世界上劳动生 产率不同的国家,通过国际商品交换,都能给交换的双方在经济上带来利益。 即使在各个生产领域生产率都比较低的国家,通过生产和出口那些自己具有相 对优势的产品,仍然可以获得利益。遗憾的是,在双方都获得利益的情况下, 环境受到了损害。既然不能由发达国家来生产全部产品,那么,发达国家对于 发展中国家必要的技术转让或援助,对于全球环境来说,就显得非常必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