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飞向太空的航程》语言特色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354930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飞向太空的航程》语言特色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完整word版)《飞向太空的航程》语言特色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飞向太空的航程》语言特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飞向太空的航程》语言特色(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飞向太空的航程语言特色、准确而有气势的词语:上午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句中“九时整”“橘红色”体现了新闻词语的准确性。“惊天动地”“喷射”“托举”“拔地而起”“直刺九霄”等词语分别从听觉和视觉写出了火箭点火、发动机工作、离开地面、进入空中的过程,这些词语不但准确生动,而且十分有气势,传神地写出了火箭发射的壮观场面。、内涵丰富的语言:年月日清晨,朝阳辉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这句话表面上看,是写中国这次发射载人航天飞船的时间和地点,实际上还蕴含着作者的主观感情祝福与自豪。“朝阳”预示着此次发

2、射活动圆满成功,也预示着共和国航天事业前途光明;“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发射活动的壮观气势,饱含着作者的自豪与敬佩之情。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 段中“金色的秋日”有双重含义,一是实指,因为十月份正第 1页是金秋;一是喻指,表明经过四十多年的辛勤耕作,中国航天人终于迎来了收获的秋天发射载人飞船。从万户说到杨利伟,表明中国人的航天之路非常曲折,但中国人的步伐并没有停止,而在不断地走下去。、充满鼓动性的语言:这篇通讯,不只是报导中国成功发射载人飞船这一事实,更在于通过这一事实鼓舞全体中国人,所以文中的语言充满鼓动性。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这是在写前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之后,作者发出的感叹,并且用逗号将“中国”两字隔开,意在强调,读毕此句,中国人都有一种时不我待之感。响彻全球的“东方红”乐曲,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这短短的一句话,既写出了中国首次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后的喜悦,又充分激发了全体中国人的斗志。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这是本篇通讯的最后一句,作者将此句单独列段,意在强调这次发射活动的伟大意义,并使读者看到了中国航天事业光辉的未来乃至一个民族光辉的未来,读毕热血沸腾,备受鼓舞。第 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